08.17 「會診故事」一位特殊的患者,不是大病的“慢”病!

前幾天,尤邁健康扶貧公益項目接診了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特殊”患者華先生。

據他說,兩年前無明顯原因出現血糖忽高忽低,時常會感到眩暈,並伴有心臟不適,一陣陣地胸悶憋氣。每次犯病的時候,左眼、頭部、胳膊和手指都會發麻。兩年來,他辛辛苦苦地跑了不少家醫院,急診科、心內科、內分泌科去了不知道多少次,做了非常全面的檢查,可就是查不出原因,華先生很焦慮煩悶。

「會診故事」一位特殊的患者,不是大病的“慢”病!

北京尤邁慈善基金會邀請協和醫院心內科和神經內科的兩位知名專家為華先生進行了免費遠程視頻會診。專家們詳細詢問,瞭解到華先生工作非常繁忙,讓他操心的事情也非常多,導致心理壓力較大;從各自專業角度分析討論,專家們初步排除了華先生嚴重的器質性心臟病和糖尿病的可能性,一致認為華先生的症狀符合低鉀血癥的表現。

專家們告訴華先生,困擾華先生兩年之久的“結” 原來居然是體內鉀離子!治療這種病其實非常簡單,即在治療病因的基礎之上予以營養治療及補鉀治療。

看不見摸不著的鉀離子

鉀是維持細胞生理活動的主要陽離子,在保持機體的正常滲透壓及酸鹼平衡、參與糖及蛋白代謝、保證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會診故事」一位特殊的患者,不是大病的“慢”病!

人體內的鉀主要來源於食物,食物中的鉀90%以上短時間內在腸道被吸收,吸收入血液的鉀在4小時內即有90%從腎排出體外。鉀離子大部分存在於細胞內,少量存在於細胞外液,且濃度恆定。體內的鉀離子經常不斷地在細胞內與體液之間相互交換,以保持動態平衡。

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痺死亡。此外,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痺,加重厭食,出現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華先生出現的一些症狀就是因為間歇性缺鉀所造成的。

補“鉀”和補鈣一樣重要

「會診故事」一位特殊的患者,不是大病的“慢”病!

鉀是維持人體正常運轉的關鍵營養素之一,它主要有以下作用——

1、細胞的“維穩”擔當

鉀與大家熟悉的鈉,既是一對朋友也是一對冤家。

鉀主要存在於細胞內,而鈉主要分佈在細胞外,鉀與鈉既相互拮抗又相互協同,共同維持細胞正常的滲透壓以及酸鹼平衡。

2、心臟搏動的“汽油”

肌肉收縮、心臟泵血、肢體運動等都離不開鉀。

尤其是心肌,鉀低的時候,細胞活動就會受到損害,人會覺得疲勞虛弱,這其實就是心臟因為缺鉀而泵血無力了。

3、慢性病的“剋星”

  • 鉀有助降壓。

因過量攝入鈉導致高血壓時,鉀還具有降血壓的作用。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補鉀和限鈉同樣重要。鈉鉀共同捍衛身體細胞內外滲透壓、水分和酸鹼值的平衡,攝入足量的鉀,有助於置換出體內過剩的鈉,從而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

「會診故事」一位特殊的患者,不是大病的“慢”病!

  • 鉀可預防腦卒中。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研究人員表示,多項研究證實,富含微量元素鉀的食品能有效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 保腎控糖。

國際糖尿病學權威雜誌《糖尿病學》,刊登美國西北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血鉀水平低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5個表現,提醒您該補鉀了

「會診故事」一位特殊的患者,不是大病的“慢”病!

1. 疲勞。缺鉀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疲勞和虛弱,影響精神健康,出現疲乏無力感、思緒混亂、意識模糊等表現。

2. 手腳無力。全身無力也是缺鉀的重要信號。鉀能幫助肌肉與神經相互溝通,還能幫助肌肉收縮。人體一旦缺鉀,就容易出現程度不同的神經肌肉系統的鬆弛軟癱,尤以下肢最為明顯。嚴重時還會導致抽筋、肌肉痙攣、疼痛。

3. 消化功能紊亂。鉀含量偏低會使胃腸蠕動減慢,誘發或加重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便秘等症狀,甚至引發腸梗阻。

4. 心律失常。鉀和心臟功能之間關係密切。缺鉀會導致心悸、心跳不規則、心律失常、頭暈眼花等症狀。而攝入足夠的鉀能對抗食鹽引起的高血壓。

5. 煩躁不安。缺鉀會導致神經系統症狀,比如煩躁不安、倦怠、頭暈、淡漠等。

科學補鉀,學會“挑食”很重要

提到補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吃香蕉。然而,要想吃夠3600毫克的鉀,光靠吃香蕉怎麼能夠?要想補足鉀,你需要學會這樣“挑食”。

「會診故事」一位特殊的患者,不是大病的“慢”病!

1、選擇鉀營養素密度高的水果

選水果時,不能只是看鉀含量高低,而要看“鉀營養素密度”,也就是用鉀含量除以熱量的值。

如果按照這個指標來衡量,100克香蕉含鉀256毫克,熱量為93千卡,鉀營養素密度是2.75。如此計算,橙子的鉀營養素密度是3.31,哈密瓜為5.59,木瓜為6.06,都比香蕉高。

2、常吃薯類和雜糧

土豆、紅薯、芋頭和山藥等薯類鉀營養素密度特別高,還富含維生素C,對控制血壓十分有益。各種雜糧也是補鉀高手,比如小米和紅小豆的鉀含量分別是大米的5倍和14倍

​3、常吃菌類蔬菜

蔬菜的鉀含量都很高,比如菠菜、芥藍、莧菜等綠葉菜的鉀含量都超過香蕉。

菌類蔬菜的鉀含量尤其出眾,例如口蘑鉀含量為1655毫克/100克、蘑菇(鮮蘑)312毫克/100克、雙孢蘑菇307毫克/100克。

4、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鹽

低鈉鹽中含大約25%的氯化鉀,而氯化鉀中含鉀53%。也就是說,1克低鈉鹽中就含有133毫克的鉀。如果每天控制在6克鹽的量,僅低鈉鹽就能提供約800毫克的鉀。

最後,提醒大家一句:對於有腎臟疾病的人,由於腎臟排鉀能力下降,一次攝入過多鉀很可能導致高鉀血癥,這類人群不要吃太多富含鉀的食物!

本文部分科普素材選自《生命時報》

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或“尤邁健康”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和協和大專家背後的故事,若確認需要預約北京協和專家服務,可添加微信號youmaizs,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