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我为什么强烈建议晚婚的女人要经济独立?

我为什么强烈建议晚婚的女人要经济独立?

文|叶千金

有人认为,女人结婚选对象,靠的是身材和美貌。我不反对这种观点。但我觉得,除了这些“硬件设施”以外,女人,最好是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这个社会,拼颜值已经成为短暂性斗争。那些最终在婚姻里取胜的女人,很少有经济不独立的。反言之,那些全靠丈夫养着的女人,是很危险的。

同事小李32岁才结婚,对方是个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在二线城市,小李等了这么久,算是等来了对的人。

大家都是这么觉得的。他们是恩爱的一对,尽管晚婚,尽管经济不处于上层。

由于年龄关系,夫妇俩也着急要孩子,无奈之下,小李只好不顾母亲的反对,辞掉了月薪八千的工作,决心在家养好身子,再生个孩子。

无趣痛苦的一年终于过去了,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也正是因为是个女孩,婆婆不肯过来帮忙带,本来打算重返职场的小李,不忍心心头掉下的这块肉没有人管带,只好狠下心,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照顾好,断了继续工作的念头。

孩子一天天长大,小李的身材也一天天走样。产后的缺乏关爱和营养不均,将小李最后的青春风韵祛除得一干二净。丈夫回家后,不再是亲昵的呼唤,取而代之的,是动不动就怒吼,说自己挣钱有多难。

她再也穿不起那身显身材的职业装。出门买菜她也是穿一身运动服,自己还安慰自己这样比较悠闲。

我为什么强烈建议晚婚的女人要经济独立?

接下来的那三年,小李把日子过成了苦日子。三餐买菜都要向丈夫伸手要钱,减肥药还只能在丈夫的淘宝里下单。她在家里渐渐没了话语权,做事处处谨慎,家务活丝毫都不敢怠慢,仿佛就像家里的佣人。自己累死累活地付出,却没换来丈夫的一个好脸色。

小李受够了这样的日子。自己手上没几个钱,花的时候还盘算着丈夫会不会多想;看到促销的连衣裙,她驻足,却想起手里的钱是用来买今晚的酒菜钱。那天晚上,她撒着娇对丈夫说:“老公,我看到楼下的商城在搞促销,很多衣服都很便宜,要不我们明天去逛逛?”

丈夫不耐烦地翻了身,背对着她说道:“要逛自己去逛,明天公司加班,没空,我还要赚钱养家的。”呵呵,自己逛,他明明就知道小李手头没有半分钱。

那天晚上,小李的心里,像打翻了调料瓶,五味杂陈。她回想这些年,自己作为一个高龄产妇,大龄妈妈,过得是真的很压抑。

孩子四岁的时候,她想让孩子上当地最好的幼儿园,丈夫竟然不同意。

丈夫有意无意的一句话激怒了她:“这几年,你只会花钱,想过我赚钱有多难吗?”

她一气之下,决定重回职场,挽回自己在这段婚姻里,是一个妻子而不是一个保姆的地位。

我为什么强烈建议晚婚的女人要经济独立?

后来的故事,当然是她赢回了丈夫的尊重。

当然,并不是说,晚婚的女人都是这样的下场。我的小叔,38岁才结的婚。婶婶35岁,是个不怎么会打扮的女人。他们两个就生活得很好,婶婶是一名有编制的老师,每个月基本工资,算上工龄,有6000多。

家里人从来都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婶婶这样一个“大龄剩女”,大家都很喜欢她,觉得教师这一行,工作稳定,假期又多。这样一个有工作有稳定收入的女人,别人会说:“她晚婚,是在挑人啊!”

婶婶生孩子的时候,请了产假,休假后继续回去上课,生活照常。她没有被婚姻所束缚着,生了孩子也注重保养,孩子一天天长大,夫妻俩一起赚钱养家,一家人其乐融融。

反观这两个晚婚女人的例子。她们婚前同样都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婚后的选择却不一样。

小李选择了舍弃工作,婶婶则选择了继续工作,独立养活自己。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生活境遇。

不是人人都是范冰冰,不可能等到事业有成才晚婚。女人晚婚,在年龄,相貌上就已经处于劣势。男人呢,四十就还是一枝花。你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别人会说你晚婚是在等对的人。不然的话,你就成了“这么老还嫁不出去的大龄剩女”。

晚婚的女人,更容易迷失自己,以为等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殊不知,如果自己不能养活自己,那在婚姻里,自己又再一次处于劣势。到最后,不开心是必然的,婚姻失败的几率也是极大的。

经济独立,象征着你有能力养活自己。而婚姻,只是情感上的寄托,依靠单方面的经济投入,那势必会导致矛盾的产生。我建议晚婚的女人,一定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不是因为教唆他们在婚姻里搞分裂,我只是认为,既然是两个人的婚姻,就应当由两个人来经营。唯有经济独立,你才有话语权,你才不会沦为婚姻的傀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