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海到底有多深?

縋丶尋


海底的地形大概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海岭。大陆架是大陆的延伸部分,比如我国的东海、南海就属于大陆架海区,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另外世界主要渔场都位于大陆架海区。

在大陆架的边缘通常会出现一个坡度很陡,深度越来越深的陡坡,称为大陆坡,其深度从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甚至更深的大洋底部。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海底的沟槽,其深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11034米。

洋盆是大洋的主体部分,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可以理解为海底宽阔的深海平原。海岭是海底的山脉,通常海岭的高度高出海底可达3000至4000米,长度多在数千千米以上。


地理沙龙


大海到底有多深?

广义的海可以理解为洋(海是洋的边缘),全球有四大洋,从大到小分别为太平洋(面积约占49.8%)、大西洋(面积约大西洋26%)、印度洋(面积约20%)和北冰洋(面积约4.2%)。

四大洋平均深度:太平洋(3957米)、大西洋(3597米)、印度洋(3872.4米)、北冰洋(1097米);

四大洋最大深度:太平洋(11034米,马里亚纳海沟)、大西洋(9219米)、印度洋(9074米)、北冰洋(5527米)。

大海里都有些什么生物?

海洋生物有很多,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以及病毒等。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螺类和贝类;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鲨鱼、鲸鱼等。

1、海洋哺乳动物(海兽)包括:蓝鲸、抹香鲸、虎鲸、齿鲸、海豚、海豹、海狮、儒艮等;

2、海洋鱼类包括:海鱼、弹涂鱼、蝠鲼、电鳐、鲨鱼、蝴蝶鱼、珊瑚鱼、翻车鱼等;

3、海洋爬行类包括:海龟、海蛇等;

4、海洋节肢动物包括:鲎、虾蟹、招潮蟹、藤壶等;

5、软体动物包括:石鳖、螠蛏、海兔、棘皮动物、海星等;

6、腔肠动物:水母、海葵、珊瑚等;

7、无脊椎动物包括:海胆、海参等;

8、海洋植物包括:浮游藻、底栖藻、绿藻等。

……

简单回答,期待更多优质答案!


地理爱好者



关于海的深度,现在只有人类通过探测了解到一些东西,但是都不能说完全掌握。到了近代,人类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探测的技术,将海洋深度超过万米的深渊叫做海渊,具体资料百度一下都可以了解,笔者就不多说了,因为抄资料很没有乐趣,仅仅只能说目前所知


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是11034米。

至于有没有比马里亚纳海沟更深的地方,个人倾向于是有的,但是人类可能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地方。不过笔者小时候曾开过脑洞,海洋的深度会不会和地球的深度一样呢?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海洋覆盖了地球的表面,我们从海洋的一处一直潜下去,有没有理论上从地球另一面的海洋冒出来?

可惜长大了才知道这个是不现实的。地球也就分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壳平均厚度17公里,地幔厚度2865公里,地核厚度3400公里,海洋连地壳都钻不进去,只存在于地壳的表面,所以从这个结论来看,就不可能存在海洋贯穿地球内部的说法了……

当然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地壳厚度不一样,有的地壳厚度高达65公里,而海洋所在的区域厚度约5至10公里,这样我们可以大约估算一个。当然只能用平均值了,也就是地球平均的地壳厚度17公里,减去海洋下的地壳厚度5至10公里,那么最大值就是12公里,虽然不算严谨,但这样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海洋大概最深的厚度就是12公里左右吧,也就是12000米左右。


结合到目前人类探测器探测到最深的海渊为11000米左右,那么海洋最深12000米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这只是笔者自己臆想了。


嗨与黑科技


人们常说“情深似海”、“仇深似海”,似乎大海就是形容“深度”的最好象征。其实,大海说深也深,说浅也浅。

先说大海的浅:相对于地球六千多千米的半径,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也就11千米不到的深度,仅占地球半径的六百分之一,所以地球的富水程度和太阳系其他一些天体相比并不算高。更何况,地表海洋的平均深度仅3800米,与地球的半径的比值相比,甚至远远比不上一颗足球表面绷的皮的厚度。

再说大海的深:以人们的日常经验来看,海洋是深不可测的,人类探索到的部分并不算多。比如马航飞机坠海后至今未找到就是明证。大洋深处对人类而言,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诱惑的地方。


人类的潜海深度如果不借助器械,最大的深度仅为39米,蛙人也仅能潜到318.25米的深度。相对而言,抹香鲸则能潜入3000米的深海。所以,大海平均3800米的深度对于不借助潜艇的人类而言,完全是个深不可测的世界。


地球上的海洋最深处是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如下图所示,在3200英尺的下方几乎就是完全的黑暗,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南端一处叫“勇士1号海渊”的地方,深达11034米。


看完了马里亚纳海沟,再来看看地球上平均深度最浅的海——亚速海,它位于黑海北面,平均深度仅8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为有了这片海洋,地球才能孕育生命,无论多深多浅,人们对海洋都应心存敬畏,敬畏它那磅礴的气势,敬畏它的浩瀚无边和瞬息万变……


城市密码


目前已知大海最深处为勇士1号海渊,深11034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南端,由前苏联勇士号测量船于1957年8月18日测的。

第二深渊是的里亚斯特海渊,深11022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

第三深渊是勇士2号海渊,深10,882米,是南半球最深的地方,位于汤加海沟中段,由前苏联勇士号测的。

第四至第十深的海渊也都在万米深以上。

近年,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深渊科考,科学家们在5000米至10000米级深度获取2000余个大生物样品,其中包括钩虾、深渊专属的狮子鱼以及未知物种。

在万米深海中,水压高达1000个大气压,可以把钢制的坦克压扁,那深海动物是如客克服高压的呢?


科学家发现,在高压环境下深海鱼类的身体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们的骨骼变得非常薄,而且可以弯曲,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表皮很薄且透明。

另外,深海中有些动物还进化出了发光器官,有的用于照明,有的用于寻找配偶,还有的则用于吸引猎物。


生活在马里亚纳深海中的毒蛇鱼就有吸引其他小鱼的发光器官。

科学家还发现,深海火山释放的能量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意义重大。


人类第一次亲眼看到海底一万米处的是唐·沃尔什,他对一万米处深海的感受是:“因为搅动了太多的海底沉淀物,所以毫无可见度。在过往的下潜中,这种混浊状态会在几分钟内散去。但这一次例外,我们就像掉进了一碗牛奶中,在海底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可见度。”


海洋学家唐·沃尔什(Don Walsh)

1961年,30岁的唐·沃尔什和瑞士发明家雅克·皮尔卡(Jacques Piccard)驾驶深海潜艇特里亚斯号,潜入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以下的10916米处,迄今为止还无人超越其记录。


蚂蚁撩聊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在我们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到70%以上,陆地面积只有不到30%。地球上有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中国和美国之间就隔着硕大的太平洋,这里的平均深度达到了3957米,最大深度达到了11034米。这里还云集着6条深度过万米的海沟,分别是马里亚纳海沟,也就是最深的海沟,深度就是11034米,最深处叫做斐查兹海渊;还有汤加海沟、日本海沟、千岛海沟、菲律宾海沟、克马德克海沟。它们的深度都要超过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科学家在1960年就下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那里居然还有生物,有一条比目鱼还有一只小红虾。马里亚纳海沟就位于日本列岛附近,所以经常有猜想说,日本也许在非常遥远的未来,可能因为地震滑落到马里亚纳海沟中。当然地球的环境本来就是沧海桑田,不断进行着各种地质运动,几万年,几十万年后地球注定是面目全非。



大西洋中的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这条海沟位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中间,那里也是高发的地震带和海啸带,一般海沟的位置都是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的交界处,地质运动比较频繁。


印度洋的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阿米兰特海沟,深达9074米,地理位置在赤道附近塞舌尔领土上, 那里是旅游的天堂。中国在塞舌尔有军事基地,会帮助塞舌尔打击海盗,而且两国是免签,所以中国人可以去那里饱览风光,也可以顺便看看这条海沟。


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小的海洋,深度就很浅,其平均深度只为1300米,最深度也只有5449米,那里没有海沟,只有深海盆地。


科坛春秋精选


人类对于海洋的探测很早就开始了。麦哲伦1522年率船队进入了太平洋之后,就想测定太平洋的深度,当然由于他只用了300长的绳索去探索,他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太平洋的最深处,实际上现在看来,太平洋的深度约为3000米。进入了20世纪,随着人们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探测技术,人类才陆陆续续找到了地球上的深渊,并且现在已知的深度超过万米的深渊超过了10处。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位于马里亚纳海沟的“勇士一号深渊”。此深渊最深处达到11034米,由于这个深渊由前苏联的海洋测量船勇士号于1957测到的,故称之为“勇士一号”深渊


的里亚斯特深渊

世界第二深渊,最深处11022米,同样位于马里亚纳海沟

勇士二号深渊

世界第三深渊,最深处10882米,是南半球最深的地方,位于汤加海沟中段

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深海都有哪些生物

深海生物指的是生活在大洋带以下的生物,通常包括水深200米以下的全部水域。在这个深度下,终年黑暗、盐度高、水压大、水温低而恒定。水生植物不能够生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非常贫乏,大多数为碎屑性动物,其生态特征为:嘴特大、牙齿尖锐、眼睛或者是触觉器官高度发达、身体柔软而有渗透性,常常有发光组织或发光器官,当水深超过2000米时,色泽比较暗淡。生活在水深超过1000米处的海洋生物,包括微生物、无脊椎生物和鱼类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对海洋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深海调查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深海海生物的了解越来越多了。深海生物按照其生活方式可以分为浮游、游泳和底栖三大类:

浮游生物

甲壳动物:如哲水蚤、真哲水蚤、海宇水蚤,还有糠虾和鳞虾等;腔肠动物:有钵水母和管水母等,个体一般较大,大多数呈栗色和紫色,并且可以发光;橄榄绿细胞:长度为10~15微米的细胞,通常在3000~4000米的深海处。一般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浮游生物的个头变大。

游泳生物

深海中也有不少的鳗鱼,宽咽鱼等一些鱼类,鱼身体细长,嘴特别大。主要是鱼类,其次就是乌贼、章鱼和虾等。生活在深海的鱼类有150多种,在深海接近底层鱼的种类比较多,个体也比较大。比如深海章鱼适应深海生活,没有眼睛。



底栖生物

在万米的深渊,也存在底栖生物。微型的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几到几十微米,包括真菌、类酵母细胞、有孔虫等;小型底栖生物主要包括海蛭、线虫、原环虫等;大型底栖生物个体大小在1000μm以上,如海绵、腔肠动物、环节动物等,以及少量的鱼类。深海海绵体大至1米,海葵能生活在水深达万米的深渊,有的附生在其它的动物身。

人类对于深海的探索还是刚刚开始,更多的深海生物等待人类去发现。


镜像科普


大海的平均深度在3800米左右,最深的地方是位于日本东南方向的马里亚纳海沟,这里是海洋的最低点,深度达到了11034米,压强是地球大气压的1000多倍。

1960年1月23号,美国海军沃尔什和皮卡德乘坐的里雅斯特号,耗时4小时零43分钟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10916米的深度,他们上岸后向媒体描述,深海1万米之下的海沟在灯光下看起来非常清楚,这里是一片荒芜的硅藻泥地。在海沟底部他们还看到了30厘米长的鲽鱼和红色的虾,但这仅仅是他们口述的内容,并未有官方的视频记录。

目前最深且有记录的海洋生物,是在2014年发现的,上图中,位于马里亚纳海沟8145米的一种类似狮子鱼的未知生物。

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3000米到5000米范围内生活中一种奇特的章鱼,叫“小飞象章鱼”,它们在深海中扇动自己的耳朵来前进,触角用来控制方向,分布在世界各地,平均寿命一般在3-5年。

深海1000米到4000米的海域生活着一种鮟鱇鱼,它们相貌丑陋,头部有一个小灯笼能够分泌光素,在酶的催化下能够氧化发光。

深海6000米到7000米,海洋学家发现了一种片脚类生物,长得非常像没头的虾,以死亡生物的尸体为食物。


科学薛定谔的猫



jianchi



之前看过一张图片,叫做“史上最长图——下潜海底一万米的过程”。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顺着图片往下滑,下潜越深颜色越暗,压力也越大。


到1000米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任何阳光了,所以那个深度的生物进化出了自己发光的功能;到3000米的时候,水温已经到了0-3度,是乌贼生活的地方;过了4000米,就进入了深渊水层带,这个里面的鱼类视力退化了,还是靠触觉移动;6000米,进入超深渊水层带,水温只有0-1度,压力大到可怕;再往深去还有什么呢?


我个人猜测,很可能并没有什么。


就整个地球而言,生命体其实只有它的一小部分,深海下就像地壳底下一样,那是地球在生物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东西,是一个稳定而庞大的存在,是地球的本体。那不是生物可以碰到的地方。


ps:想象这个问题的过程,再一次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