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4·10瑞安灭门惨案抓捕纪实(上)

4·10瑞安灭门惨案抓捕纪实(上)

因感情纠纷,将女友一家三口杀害并分尸的“4.10”瑞安特大杀人分尸案,经过浙江、温州、瑞安三级公安机关11天时间的连续侦查,警方在河南郑州将涉案犯罪嫌疑人张洪涛抓获归案。

2007年4月23日下午,浙江瑞安警方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告该案成功告破。

  分尸案惊动公安部 

温瑞塘河是浙江温州市内河中较大的河流,它北起温州市鹿城区西南的会昌湖,向南流经瑞安的塘下、莘塍等地后注入飞云江,是瓯江与飞云江两大流域间的内河主干道。随着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沿河企业密布。有着百余名员工的瑞安某塑料厂就紧挨在温瑞塘河的瑞安市莘塍镇董三村地段。

  2007年4月10日上午7时许,在塑料厂里上班的老员工王师傅(54岁、安徽人)与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厂里,看看上班时间还早,他顺手拿了昨日换下的衣服到塘河边去洗。晒衣服时,他突然发现离河边不远处河水中悬浮着一块白白的肉块。“那是什么?”王师傅好奇地凑上去,仔细看了看。但肉块已经被水泡得发涨了,不好分辨。他放下衣物急忙回到厂里把同事们叫来一起辨认。“是猪腿吧?”“不是,猪腿不可能这么直,有可能是人腿。”员工章师傅(43岁,湖北人)一边分析一边拔打110报警。 

接到报警后,瑞安市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叶望庆,副政委陈祥雄即亲率刑侦大队、莘塍派出所警力快速赶赴现场,一方面组织刑技人员对打捞上来的已高度腐烂的尸块进行现场勘查,确定为人体大腿尸块;同时组织警力沿塘河进行搜索,又分别在塘下镇康欣花园对面河边、汀田岑岐桥边及汀田加油站后面发现2块大腿及1块小腿,从尸块初步检验来看,被分尸的可能有3人。 3人被分尸?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半天大家才回过神来。  一道道电波在塘河上空迅速飞越,与温州、杭州、北京的公安机关连成一线,案情迅速向上报告,同时也接到了来自上级公安机关的一道道指令。

  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省委常委、公安厅长王辉忠也明确批示,要求温州、瑞安两级公安机关立即组织精兵强将抓紧侦破,省公安厅有关业务部门加强协调、指导。  同时,该案因情节十分恶劣属国内罕见,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厅分别对其进行挂牌督办,要求限时侦破。 

专案会诊蛛丝马迹 

傍晚时分,忙了一天后从现场归来的叶望庆局长大步跨出警车,急步走进会议室。会议室里,数十名来自各警种的骨干在等待,这个多功能大厅里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注视着他。他知道这是自己任公安局长十余年来性质最恶劣的一起案子,而且在社会上正高速传播,破不了这个案件不仅会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还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此时,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孟庆丰,刑侦总队长徐定安,温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陈石春,副局长沈强等领导各自带领的刑技专家已陆续赶到瑞安。各路人马汇集一处,“4·10”特大杀人分尸案专案侦破指挥部随即成立,陈石春局长为总指挥,温州市局沈强副局长、瑞安市局叶望庆局长为副总指挥,同时组成以温州、瑞安两级刑侦部门为主的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攻坚。

  在省厅的组织协调和专案指挥部的直接组织下,专案指挥部连夜召开第一次案情分析会,会议一直开到次日凌晨1时才结束。这个大案分析会,汇集的是省、市、县各级公安机关的刑侦专家,他们心里最清楚,侦破分尸案件,首先要找到尸源或分尸的第一现场,而在本案中,由于被发现的尸块不集中,而且是从它处漂浮而来,所以还必须先找到抛尸点,从而确定侦查的重点范围。

  当天发现的4个尸块分别在温瑞塘河莘塍、汀田、塘下河段,除其中一个尸块搁置于河边岸上外,其余3个尸块均悬浮于水中或浮于水面,间距最远也不过5公里。这4个尸块发现地明显不是抛尸的第一现场,而塘河的水流不急,抛尸点估计不会太远,并且还会有更多仍在水中未找到的尸块。4个尸块,3个吊有青砖,同时也说明这是作案人员企图沉尸灭迹。那么在作案的第一现场或附近也许就很轻易地找到同类青砖。

  尸块高度腐烂,据分析抛尸时间10天左右,而且4个尸块的痕迹、腐败程度同一,基本确定为同一人同一时间段杀人分尸作案;刑侦技术人员对已发现的尸块进行技术分析处理,查明受害人系二女一男,均为成年人,推断死者身高分别为:160CM、162CM、170CM,而且两女性之间有血缘关系,很可能是母女。如此看来,不排除“灭门”杀害分尸的可能。

  根据这些情况,专案组决定成立技术、排查、打捞、失踪人员查找等八个专案小组,全方位地开展有关工作:继续加大力度搜索尸块,围绕抛尸点、尸源、第一现场等,在瑞安塘河边的各个角落迅速展开地毯式的侦查工作。

  准确分析圈定范围 

准确分析判断第一现场的范围,对于明确侦察工作重点,缩短侦察工作时间起着关健的作用。

  温瑞塘河上有数不清的桥梁,塘下大桥就是其中的一座,连接塘下镇和龙湾区海城街道那宽敞大道的塘梅路正是从塘下大桥上通过的。塘下大桥又是塘下镇的中心繁华地段,白天桥上桥下人来人往,夜里虽行人不多,但桥上两端常有出租车停着等客。

  4月12日上午10时许,负责打捞尸块的专案小组发动了塘河边6个派出所数百警力进行一天多时间的打捞后,在塘下大桥下的塘河西边找到了两块均用铁丝吊有青砖的尸块。与10日发现的尸块不同的是,这次发现的尸块被青砖拉住沉于河底而并非悬浮在水中。

  专案组立即请来温州特警支队的潜水员潜水搜索尸块,特警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下水打捞,终于在同一水域搜索到多块尸块。温瑞塘河这一段的底床并不平整,而且河中间水较深,河边则较浅,在这样的水域环境里为何集中了多块沉于水底的尸块呢?解释只有一个:这里必定是抛尸点之一。

  那么,会不会从水路乘船沿河抛尸呢?浙江省公安厅孟庆丰副厅长、徐定安总队长等领导亲自坐冲锋舟沿塘河进行实地观察后认为:不太可能。“从瓯海区仙岩一路看来,偏僻地点多的是,没必要到塘下大桥下抛尸。”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徐定安总队长说,陆路抛尸的可能性极大。

  结合各路人马调查访问的情况汇总后,指挥部对此进行了大胆的理性推理:作案的第一现场可能就在距塘下大桥不远处。因为大桥下面比较隐蔽,却不便于机动车下去,这说明凶手没有用来运尸的机动车运输工具,第一现场可能离塘下大桥不远。  范围圈定后,寻找尸源和第一现场即是侦破该起抛尸碎尸案件的首要任务。针对这两个突破口,虽然案发后专案组民警一直在努力寻找,但随着抛尸点的确定,专案指挥部立即决定蹲点塘下,改变侦破工作重点。专案组先后在温州市范围内张贴“悬赏通告”2万余份,要求寻找在3月1日以来失踪人员,特别是一家人或多人突然下落不明或失踪的情况,尤其是塘下大桥周边的重点村居均按每幢房子贴一张以上的标准进行张贴;结合案件侦破进展,先后三次通过当地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悬赏最高10万元的奖励寻求破案线索,全面调查案发后言行反常、突然清理打扫居住地的人。

  与此同时,专案组又抽调了50余名警力对重点排查小组进行充实,以抛尸点塘下大桥为中心,以温瑞塘河沿岸的塘下镇9个村居为重点,通过当地村居两委发动群众,以寻找同类青砖、铁丝等为切入点进行地毯式的排查。排查中,塘下镇上金村内有大量的与抛尸现场规格相同的青砖,该村离塘下大桥很近,于是专案组将该村列入重中之重而进行排查。

对于排查工作,该案总指挥陈石春局长特别提出了要求,“要按照新的一次入户调查来做!要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外来和本地人员都要逐人见底,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为了真正使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叶望庆局长也立了“军令状”,“案件侦破后,要对排查等工作进行倒查,如发现第一现场或失踪人员在其辖区的,而排查工作因不负责任而未查出来的,则要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  然而,又是数天过去,一家一户的登记走访,一个个今夜座谈会、发动会相续召开后,一条条线索通过举报电话汇总到指挥部,一条条线索又经民警的深入核实被否定,留给专案组民警的依旧是一团迷雾,死者的身份和第一现场始终未能找到,案件的侦查一度陷入低谷之中。

  仔细排查锁定疑凶 

4月17日晚,天上下起了小雨。抽调到排查组的市公安局锦湖派出所民警林志勇在对上金村进行地毯式排查完毕后,连夜对该村进行回访时,从一个在当地做馒头的河南人张国华处得到一个信息:哥哥张金华一家去广州半个月了,现在联系不上,不敢确定是不是出事了。  据张国华反映,他的哥哥张金华比他大两岁,今年应该是52岁了。2004年的时候,哥哥娶了一个妻子叫“依秋焕”(事后证实其名字叫尹明焕),嫂子嫁过来的时候原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名字不详。这一次是听他的老乡说才知道张金华一家去广州看望他儿子(因与人打架被判了刑),看到警方的悬赏通告后,便和嫂子进行联系(在张国华手中只有她嫂子的一个电话号码),但联系不上。

与排查其他对象一样,林志勇对张金华一家进行彻底的调查,以掌握足够的证据证明“是”或“不是”本案的关系人。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林志勇发现张金华的妻子尹明焕今年52岁,其女儿叫张敏,今年24岁,这一合计,正好是“一男二女”,而且其中“二女”是母女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