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第25天:

從墨脫再次折回波密。

和在果果糖大拐彎相遇的西安賀大哥相約,一路同行。

我是摩托車,而他是一輛日產越野。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出發時的墨脫街頭

他開玩笑說,在這樣的路,是跑不過你的摩托車的,你可別嫌我們拖累你。

我微微一笑道,別這麼說,有緣相識,一起跑挺好的。

再說了,這個路,摩托車和小車,速度差不多,路上相互還能有個照應。

從墨脫出發,天略下小雨,過了10幾公里,天又復晴。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雅魯藏布江依舊

總體來說,因為天氣的原因,路況比進墨脫當天好的多。

不管是路面還是水坑。

但是,我還是在過兩個水塘的地方,各自

倒車。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和賀哥夫妻合影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離開墨脫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來到嘎隆拉隧道前,回往墨脫方向,不遠處的山口,此時突然大霧瀰漫,彷彿把裡面的一切與世隔絕。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遠處山口是進墨脫的路,突起大霧

隱藏的蓮花,墨脫,我就這樣來了而又離開。

關於墨脫,我最早的映像,其實來自陳渠珍的《艽野塵夢》。

當年他征戰西藏,在工布江達的腳木宗(今林芝地區)駐防時,也對處於藏南的生番有過一番瞭解。

進藏後軍隊所食都是藏食,在林芝後當地藏官有一日竟用米飯招待。

他驚問之下才知道,這是處於珞瑜往南的野番所產。

後來他專門找到來交易的野番詢問,知其地“皆重山,少平原,人猶太古,無政府,無宗教,無文字,構木而巢,盛產旱稻、竹藤等物……”

而他所記載的生番之地,就是今墨脫。

我為什麼要說到陳渠珍,以及他所著的《艽野塵夢》,在本文的後面,會再述。

到達波密,已經是下午4點半,我決定繼續趕路,直達200多公里之外的林芝。

而賀哥看看時間,覺得天色將晚,決定趕到魯朗。

天將黑,晚上9點,我順利到達了林芝市,在一個青旅安頓。

第26天:

不記得,是什麼時候,我偶然看到了《艽野塵夢》這本書。

作者是叱吒湘西多年的陳渠珍,人稱“湘西王”

這本書,他於1936年完成,兼於自傳和遊記,詳細記數了1909年至1912年,自己入藏出藏的親身經歷,既有英俄覬覦下的西藏複雜局勢和軍隊內部的勾心鬥角,又有西藏的人文風情和悽惻感人的愛情故事。

特別是陳渠珍與部屬迷困荒漠、絕地逢生的一段,寫得令人拍案叫絕。夜宿黃沙,積雪洗臉,鑿冰取水,果食生肉,與野狼奪食,以屍體充飢,讀來令人心驚肉跳、感慨至深,彷如親臨其境。

而其中關於他於藏女西原的曠世絕戀,那一段蕩氣迴腸的感情,另每一個讀完此書的人,莫不感慨。

征戰於林芝一帶,當地藏官與他交好。

一次設宴之間,他對錶演馬術助興的一個藏族姑娘稱讚不已,藏官說,既是如此,那就把這位姑娘許配給你。

一段曠世奇戀就此展開。

藏族姑娘年芳16,本是藏官的侄女,名喚西原。

而西原。

這或許本非那個拼死都要保護愛人、關懷愛人的藏族姑娘本名。

“西原二字,自四川土音讀之,不似藏族女性名字。疑為是于歸後,陳氏所命之漢名。”這是任乃強老先生為《艽野塵夢》所作校注的最後一條,可見意味深長。

馬麗華老師則在半紀實性質的小說《如意高地》裡這樣寫到:

“西原的確非藏名,可能是陳渠珍後改的。劉先生說,或者叫西若。西若是死而復生的意思,許多人無分男女都用這名,說明出生時曾險些夭折,取此名以後好養活。”

西原西若,發音相近。這樣來看,西若似乎符合情理。也可能當時,女孩子根本就沒有名字。

陳渠珍先生對西原外貌的描述,搜遍全篇也僅僅限於“之中一女子,年約十五六,貌雖中姿,而矯健敏捷,連拔五竿”、“彭錯夫婦,導西原來見,靚衣明眸,別饒風致。餘亦甚愛之”兩處。

那個年代,沒有照片,也沒有畫像。

隨後,陳渠珍征戰波密數役,以及之後決定橫穿羌塘返湘,西原對他不離不棄。

身處交戰困境,西原跳下一丈高地方,接住他;

行走深山密林,她或背或扶,對他無微不至;

橫穿羌塘,斷糧無食,她推掉緊剩的乾糧給他,說“西原萬里從君,可以沒有我,但是不可以沒有你,你死了,我又怎麼活在人世間?”

陳渠珍帶領一百多人徒步穿越絕境,羌塘路茫茫,無給養無得力的嚮導,一路上極盡苦寒,斷糧長達七個月。部眾接二連三飢寒暴斃,幾乎每天都有人永遠地仰倒在雪原上,赤面朝天,連一席裹屍的草蓆都沒有。隨從親信全都凋零了,唯剩其妻西原萬里生死相隨到漢地。

最終僅剩7人到達西安,這裡就有西原。

天意弄人,歷盡磨難到達西安,西原卻染重病,逝於西安。

臨死前的深夜,西原悽泣道“我萬里從君,雖想永伴於你,奈何病入膏肓,只能於你就此永別,然而你已經得到朋友相助,我死也瞑目,願你歸途珍重,不用再牽掛於我”

話音剛落,西原長吁一聲,溘然辭世。陳渠珍撫屍痛哭,幾經皆絕。

陳渠珍清醒過來後,檢點行囊,只剩一千五百文錢,連給西原葬殮都不夠,不禁悲從心起。他出門借錢,終將西原葬西安城外的雁塔寺。

陳渠珍回到居室,滿室清冷,不見西原身影,不禁仰天長號,淚盡聲嘶,肝腸寸斷。

《艽野塵夢》寫至此處,戛然而止——“述至此,肝腸寸斷矣。餘書亦從此輟筆矣。”

回湘發跡後的陳渠珍,於1921年冬委託其在西安蒙難時的恩人董禹麓護送西原遺骸回湘,葬於鳳凰古城旁的大坡腦。

下葬當日,湘西民眾自發送行,達萬人之多。陳渠珍親撰《亡姬西原墓誌銘》:

嗚呼!西原茹萬苦百艱,敢犯壯夫健男窘步撠肘之奇險,從容以護予者,而予曾不獲攜歸家園,同享一日安寧,予述至此,予肝腸寸斷矣。復何言哉!復何言哉!窮途無力扶歸,權厝於長安城外雁塔寺……

2012年7月,陳渠珍骨灰從長沙遷葬鳳凰,黃永玉先生親自設計了墓地:一堵呈半圓形的墓牆,上刻黃永玉所撰墓誌銘,中間是四方墓塋,墓塋右邊是一尊西原雕像——緊緊依偎在墓塋前的藏裝女子,俯身貼腮的半邊臉俊秀清朗。西原撫棺慟哭,與那種隱隱然的氣勢、冥冥間的精神,可見墓內墓外人物生死相依之情。

我曾去過幾次鳳凰古城,每次必定去到南華山,陳渠珍墓便在那裡。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南華山陳渠珍墓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陳渠珍墓與西原銅像

去年進藏之前,我再次來到此地,心想,就要去到這個藏族姑娘的家鄉了,就當是來次作別。

當我撫去西原銅像上散落的樹葉時,一隻蝴蝶翩翩飛落至我的腿上,久久未曾離去。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為西原銅像撫去樹葉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冥冥之中,這隻蝴蝶會不會是西原的化身?

不信鬼神的我,卻寧願相信,這是西原的化身,前來和我相遇。

據說,在西原的家鄉,林芝市的嘎拉村有一座桃花園,當地政府在園內樹立了西原和陳渠珍的銅像。

沒想到,我專程尋訪至桃花園時,銅像卻早已拆除,心灰意冷之下,原本再去西原出身的廣九村,我也無意再到了。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嘎拉村桃花園

這次騎邊境線,我本意是不走318國道,也不想經過林芝與拉薩。

結果到墨脫後,其他路無法西進,只能再次繞道林芝。

我決定,去西原出生廣久村,去看一看。

那裡不僅是她出生長大的地方,也是她與陳渠珍首次相遇之地。

從林芝市向東南,沿著尼洋河,大約40公里,就是廣久村。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嘎拉村道旁就是318國道,桃柳相映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左下就是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尼洋河風光

沿途柳樹桃樹成片。

到達廣久村,路口竟有西原與陳渠珍的雕像。

而一塊“西原故里”的牌子,“原”字已掉落不可辯。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廣久村口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雕像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旁邊有“西原藏家樂”,不知道主人是誰

沿著村裡的小路,我騎著摩托車慢慢騎行,腦海裡回的卻是,一百年前,那個叫西原的藏族姑娘,在這裡出生、嬉戲、生活的畫面。

以及那一天,兩人相遇的宴會一幕,彷彿就在眼前。

在村裡一個拆毀的老房子前,一個正在掃地的藏族男子告訴我,這座房子,是廣久村目前歷史最久的房子了。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拆掉的老房子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依稀可見歷史的痕跡

廣久村目前26戶人家,千人左右。

在村裡,到處都是核桃樹、桃樹、蘋果樹、李子樹、梨樹,讓我差異的是,現在是8月季節,枝頭都結果。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廣久村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核桃樹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桃樹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梨樹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桃樹

隨後,我騎車從村後的小土路,漫無目的的想著,爬到高處看看廣久村的全貌。

上山小路的盡頭,據藏族男子說,有一個寺廟,裡面住有一位年約50的喇嘛,村裡人生病了,都在那裡看病。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廣久村後的山路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山頂看廣久村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下面就是廣久村,再遠處,就是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林芝河在此交匯

尋訪至山頂,寺廟沒有,但是有一小院,我呼聲後,一個藏族青年走出。

我笑著打招呼,解釋說來此遊玩,經下面的藏族朋友指點,來尋訪寺廟。

在我的請求下,這個叫嘎樂的藏族小夥同意我進院。

小院不大,小院滿是盛開的花,一排小木屋。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小院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很漂亮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院裡曬的藏藥,都是在附近山裡採摘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嘎樂也喜歡摩托車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和嘎樂合影

嘎樂告訴我,喇嘛師傅下山去了。

此時,又走出兩個穿僧衣的女子,驚訝中,用藏族和嘎樂交問。

隨後拿出桃子請我食用。

她們拒絕了我拍合照的請求,而嘎樂在我交談半天后,逐漸放下戒心,最終在我快離開時,同意了我合照的要求。

他是昌都人,今年19歲,來此三年,跟隨喇嘛師傅學習藏醫。

再過一年,他將返回家鄉,也會繼續藏醫為業。

在廣久村細逛數小時,返回林芝的路上,一個藏族小夥伸手,問我可否載他一程,返回林芝鎮。

路上得知他是當地景區的導遊,我興致勃勃的問,既然是導遊,對當地的歷史文化應該熟悉。

結果他也不知道,西原的故事,大體知道嘎拉村有過雕像,但是不知道雕像是誰。以及背後的故事。

同樣,原因千里之外的鳳凰古城,我所認認知的朋友,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紀略大的,也都對陳渠珍和西原的故事,沒有了解。

返回青旅,獨自一人坐在凳上,我決定再一次閱讀《艽野塵夢》,快看完,天已全黑。

青旅老闆過來打招呼,問我車修理情況,昨天入住的時候,他從我的車牌看出,我來自湘西,而他的妻子,就是永順人。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青旅大廳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中間為青旅老闆,湘西女婿,他說每次看到湘u車牌就親切,右為蘇州車友

於是在青旅的沙發上,就著啤酒,和他開始閒聊。

我說,你現在林芝,妻子又是湘西人,可知道湘西和林芝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這也是我為什麼今天去廣久村的原因。

沒想到,當我說起陳渠珍名字的時候,他說他看過《艽野塵夢》。

只不過,是很簡單的看了一下,沒有像我給他分享的這麼詳細。

因為這本書,陳渠珍是用文言文所寫,雖只12章,6萬字左右。

我離開廣久村的時候,當地村民告訴我,廣久村正在規劃建一個公園,大概也是以桃花以及西原的故事。

林芝地區桃柳遍地,春季時分,漫山遍野燦爛美麗無比。

我想,100年前的某一天,那個叫西原的姑娘,一定無數次在林間,遇上那個為他身死的漢語軍官之後,兩人也一定在美麗的尼洋河畔,留下無數身影。

梁祝已是傳說,而關於西原,以及《艽野塵夢》,卻是一段真實的故事,永遠刻在每一個知道的人心裡。

摩旅日記:第26、27天離開墨脫,進入中國最美高速—林拉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