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日企副总裁:危机让我成为恶人

10年前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的消息传来时,日本一家上市企业负责财务的副总裁刚好在北京出差,和他一起谈该事件可能带来的后续反应。当时,该企业的总裁也从东京打来电话,和这位副总裁谈了很长时间。这位副总裁已是“退隐”之人,谈到金融危机发生后几年企业的应对措施,他无奈地说:“我是一个经营企业的人,为自己打拼,同时也是给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提供工作机会,但怎么在那些年却变成一个专门去搞企业关门、合并、裁员的恶人了呢?”这几年,他在远离东京的地方买了一套面积很小的房子居住,几乎不与任何熟人来往,似乎是以这种方式向那些被他下令解雇的员工谢罪。

庆应大学名誉教授井村喜代子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及崩溃过程颇有研究,在这位日本经济学家看来,次贷危机发生前,美国研究过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全过程,但得出的结论是“即便美国出现房地产价格暴跌的情况,也不会影响美国的财政及金融”,而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又无处理能力,导致世界经济停滞,很多国家也跟着遭殃。

谈到美国、中国和日本高科技企业这10年的变化,井村喜代子说:“美国IT企业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技术革新,中国企业也在IT及制造方面追了上来。而日本的技术开发、经营模式的改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也是日本受‘雷曼冲击’的影响比美国大,冲击之后长期不能走出失落的主要原因。”

“雷曼冲击”后的这10年,日本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多位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打着“安倍经济学”的旗号再度上台,但没有挽回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过去10年间,也是日本企业不断重组、不断减小经营范围的10年,几乎看不到日本企业在产品、服务及企业经营模式上的革新。

除了“雷曼冲击”,日本学界还在谈论“特朗普风险”,担心美国以全世界为对手的“贸易战”会让世界经济明显进入“收缩”状态,而一旦进入“收缩”阶段,日本就无法革新,日本企业也将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