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西秦岭南坡的康县北部,群山横亘,沟壑纵横。山环水抱的山山岭岭上,村舍星星一般散落在树木荫蕴的深处,在这里的村落之间都有着自己所流行的祈福仪式。

8月23日

昨天是康县冯家峡村的祈福神会,对于这个事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于是我们提前联系了冯家峡腾讯“为村”平台的负责人冯宝贤先生确定了行程。然后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去一探究竟。汽车在宽阔笔直的柏油路上疾驰,下午5点多的夕阳跟在身后,卷起的尘土也变成金色。经过十几分钟的行车,我们抵达目的地。下车之后就看到路边的一户小院里人声鼎沸,不远处就看到冯大哥在忙,前去打过招呼之后,他告诉我们这个仪式一会儿就开始,让我们稍作休息。在休息的期间,冯大哥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祈福神会的事情。

根据他的讲述,我们了解到,祈福是指祈求神明降福。祈福的对象是神灵,祈求神灵保佑一方水土保佑一方人民平安,风调雨顺。

早期的祈福活动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随着祈福神会活动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在康县,祈福神会一般都是在居民家中进行。最初的祈福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后来为了表示虔诚,有的地方也会修建有特定的神庙一类的场所。

祈福神会,祈求明天会更加美好,除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之心还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听完冯大哥简单的介绍,深深感觉到,大千世界,礼仪繁杂。环境和民族的不同,构成了各具风格的祈福文化。纵观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祈福仪式,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它吸引我们探骊得珠。 院子里的师傅都在为即将开始的大会做最后的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老师傅在准备祈福神会用的纸)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扎染的手工纸)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插在土豆上的成品)

下午6点,冯大哥打开他的手机开始直播,我们也在镜头面前跟观众打了招呼。他全程直播祈福神会,他愿无私的将新鲜的事物传播,也让外面的人了解到康县的民俗风情。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跟着冯大哥的镜头逛村庄)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在冯家峡村委会)

冯大哥带我们去冯家峡的乡村公路上逛了一会儿就往回走了。刚走到院子门口就听到人声鼎沸,走进去一看才发现,这边的羊皮鼓舞已经开始准备上演了。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准备入场的民间艺人)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戴着红布的师傅)

这种祈福活动的表现方式就是以羊皮扇鼓舞来娱乐大众。这一种民间文化反映出在远古时期,氐羌民族把希望寄于神灵的无奈之举。但无意间它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行为,凝聚了人心。人们寄期望给神灵,同时也表现出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们衍生的生存理念。这是所有民间文化共有的属性。

羊皮扇鼓舞原本是古老氐羌民族祭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议程,流传下来发展到现在,几经演变,就不仅仅只是具有祭祀的功用了,成为一种民间文艺活动,人们在祭祀娱神的时候,同时也在进行自娱。在我们看来,这种祈福神会虽然神秘,但也带有普遍性,祭祀的目的无非就是祷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庆平安。保佑百姓户户安康,无病无灾。

羊皮扇鼓舞民间俗称耍司棍子。羊皮鼓状如蒲扇,鼓面为羊皮制作,蒲扇形,铁框,框上有一个手柄,柄上套有九个铁环。鼓鞭用细竹篾捆扎,外面编裹一层羊皮。表演时由表演者左手握鼓柄,右手执鼓鞭(俗称鼓尺),一手敲,一手摇,羊皮鼓嘭嘭有声,铁环呛呛作晌,边敲边唱。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目光一致的两位师傅)

羊皮鼓鼓声嘹亮,四个人一起敲打,走起来步伐统一,整齐有序,离得近了真的是震耳欲聋。我注意到师傅们打鼓之前他们会用炭火烘烤,边烤还边击打,听听声音。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烤鼓面的两位师傅)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在内堂表演的老师傅们)

这次的祈福神会是要进行一天两夜的,光昨天晚上的羊皮鼓舞就要表演到凌晨三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驱车返回,一路上我在想,就是跟着看他们表演就很累。而这些老艺人又唱又跳,十分耗费体力,可见这些民间老艺人的敬业精神,光是对古老民俗的传承,就应该给他们点个赞。

8月24日

今天中午我们就赶早过去了,因为下午是整个活动的高潮:迎喜神。不同于昨天的是,今天老远就能看到广场上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像是在等候什么。去到昨天居民的家中,看到他们还在跳羊皮鼓舞。不一会儿,昨天的四个师傅排着队走出大门朝广场走去,身后还跟着一位穿着女装的师傅,只见他穿着天蓝色的长衫长裤,衣服下摆还绣着精美的花朵纹样,头上绑着及腰的黑色假发,头顶还别着彩色的纸花,走起来随风摆动,甚是好看。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向广场进发)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喜神三娘的背影)

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喜神三娘”,她充满了神秘色彩,直觉告诉我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

据老师傅说,“喜神三娘”是氐羌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她能歌善舞,喜欢将快乐带给大家,善于将美好传播给人间,所以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在广场上表演的民间老艺人们)

在广场表演完之后,带着“喜三娘”继续回到村民家中,这时候来了几个村民,拿着手臂粗的木棍去里屋抬出来三座雕像,师傅讲的民间传说中,我得知这个叫做龙王像,传说是唐玄宗封神的时候封了36个龙王,这是其中三个。冯家峡村民世世代代将其传承供奉,今天将它们抬出来一是为了庆祝丰收,二是为了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康,前来观看的人,想必也是为了沾沾喜气求一个平安吧。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将“老爷像”抬到广场)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在广场上整齐安置)

新农村里迎喜神 祈福民俗家家传——康县民俗文化活动纪实

(慕名前来的村民)

村民还在不断地赶过来,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我们渐渐退出人群,看着这盛大的场面心里有所触动。看着他们的背影,想起这两天来他们的热情招待和他们淳朴的笑容,只希望他们今后会越来越好。

更多有趣好玩的康县文章、视频、图片,请搜索关注“遇见康县”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