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城市的胜利和出路

城市的胜利和出路

衣公子的剑——做爱读的财经资讯

商业洞察-No.08

城市的胜利和出路

01

西雅图警局刚办了一件载入人类刑侦学史册的案子。

毒品,一直是美国一大毒瘤。除了来自南美的走私,还有一项让美国警察头疼不已的问题,很多提炼毒品所需的植物,比如大麻,种起来非常容易——在家里关上窗拉上帘,打开植物灯(Aiplant Light)就可以养殖。一年的产出就足够收回买房子和付费电的投资,成了门好生意。

由于罪犯常在人迹罕至地区或者平民窟深处选址,且深居简出,针对此类违法活动的侦查定位成本异常高。同时由于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的限制,警察即使有合理的怀疑,如果没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也申请不到搜查证,也只能望毒兴叹。

状况在在最近得到了扭转。室内养殖大麻需要模拟日光的Aiplant Light,其在用电规模、时段分布、周期变化上和日常用电有着显著的差异。随着最近十几年智能电表的安装,通过对用电数据的分析,警方可以更高效地锁定嫌疑房屋。西雅图警方拿着一份用电分析报告,走进了法官办公室,几分钟后挥舞着搜查令,一鼓作气奔赴现场,给了犯罪分子一个团灭。

针对犯罪的打击、治安的优化只是城市进步中的冰山一角,用人工智能的思路全面改造城市,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得益于国家的重视,以及另一项美国同行都羡慕的原因,大数据行业最广阔的天地,是中国。

几天前,德国《商报》发表文章《176万辆汽车,没有堵车?中国在大都市无锡测试智能交通》,德国的技术在无锡政府的支持下得以运用,汽车、公交车、交通信号灯以及电子标志牌实现信息共享,无锡市中心不见了堵塞的街道、红绿灯前的长队以及沮丧鸣笛的司机,20分钟的测试中,交通畅行无阻。

02

1986年,马明哲怀着忐忑的心情自蛇口登上赴香港的轮船。前不久在单位年会上,他惊喜地发现,1875年12月李鸿章领导的轮船招商局发起集股,在上海创设"保险招商局",开启了民族保险业的历史。自那天起一颗种子落进他的心头,他决定用一生去浇灌。这次去香港面见领导袁庚,简单地说,他就为了汇报一句话,"传承招商百年,重操保险旧业" 。

几天前,哈雷彗星在时隔76年后,再次划过地球上空。同在深圳的几个人带着不同的心情见证了这一刻。

和马明哲同在一个城市的初三少年马化腾,兴奋不已,高举着花去父亲四个月工资的望远镜,坚称自己是全校第一个看到哈雷彗星的人。

而任正非的心情更复杂些。几年前,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他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近年来,公司和个人的发展都不顺利。他无法预见,明年自己就会秉持不服输的心气,辞职,再集资21000元,创立一家名叫"华为"的公司。

那一年深圳才6岁。华强北到处都是工地,满目荒芜的粤海门村深圳大学才动土了几栋楼。几条五米见宽,两边都是黄土的小道,刚被命名为"深南路",还要过几年才被叫作"深南大道"。而人民路和解放路的路口是几座破破烂烂的二层高民宅,伸出的竹竿上晾晒着主人刚洗的衣衫和短裤,湿漉漉的,正滴水。

一晃三十二个春秋过去了,三位依托深圳分别开立了中国的保险之王、社交之王和电信之王。

深圳也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渔村成长为中国内陆最有影响力的四大城市之一,和对岸的香港比肩而立。除了平安、腾讯、华为,还有万科、招行、顺丰、大疆、中兴、比亚迪。然而,诸如房价高、交通堵的城市病也是一样也没落下。

或许是有感于共同的命运,和深圳一样,从一无所有到登峰造极,在这一年,平安、腾讯、华为,不约而同地在一个新的领域发力——智慧城市。

连同阿里巴巴,业内称其为——智慧城市之路,PATH。这场华山论剑,各家文治武功侧重不同。平安(P)强于总揽全局谋划社稷;阿里(A)专攻城市商业,独孤求败;腾讯(T)深耕连接,社交为王;华为(H)在基础应用上内力深厚,所向披靡。

众位各自在江湖上成名的大人物,摩拳擦掌,要为城市的规划升级做出一番事业。

03

以一段往事为引。数年前,"金融托媒"甚嚣尘上,惹江湖热议,主要的观点是凭借强大的连接能力,互联网将颠覆作为资金媒介的传统金融。

平安们和腾讯们第一次交上了手。

衣公子和男哥有过一席长谈。从资深金融从业者的角度看,男哥平时只有10%的工作有关"怎么赚钱",而90%的工作都在于"怎么识别、防范风险",由此可见金融的内核是"风险"。

对比下,互联网的行业逻辑是低成本试错、迭代,以最快的速度形成规模效益,再以规模效益赚钱——如果一定用一个词概括内核的话,应该是"效率"。

"互联网+"很重要,但是对行业影响程度由深及浅,分别是①颠覆,②改造,③作为工具被行业利用。比如互联网会颠覆零售业和社交行业,会改造交通行业,而在地产行业影响有限,只能被原来的行业力量作为工具利用。男哥和我认为,互联网对于金融的影响应该是第三种。

由于内核不兼容,我们不看好"互联网挂帅,以效率为内核"的互联网金融。更看好,"金融挂帅,以风险为内核"的金融互联网。

时间是检验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和一个看法,最好的试剂。

一晃四年过去,从2016年泛亚中晋跑路到2018年P2P集体团爆,侧重效率的"互联网金融"难言成功。但另一方面,BATJ凭借巨大流量优势、深厚资本投入、高薪揽才还是杀出重围。这当中当然有主帅对于内核的修正,将金融和互联网思维的揉合。但是,如今旌旗林立,在"金融+互联网"领域,传统金融在交手中败多胜少,徒有招架之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唯独平安是可以和BATJ扳扳手腕的,陆金所、一账通、平安科技是有目共睹的成绩。武林里,即使是平日争得头破血流的同业对手,提起来这些也是要抱一下拳,说一声佩服的。

说起来,有几分遗憾和惭愧。那些年,很多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和英雄豪杰,包括小小的衣公子,也是喝过歃血酒,和祖国母亲保证要拥抱互联网,拥抱科技;年度工作报告、年初工作展望,没少写"互联网+"。但是很多当时的雄才大略最终都泯灭在了江湖烟雨中。真的做出成绩的,几乎只有平安。

各种缘由暂且按下不表,择日细言。

总之,平安的成果来之不易,得益于其对于保险主业的深刻理解,和对行业进化方向的提前判断。

衣公子说起来总很容易,但是真的理解和操作起来会很费劲。举个例子吧。

2017年10月,百度拿到保险牌照,一条不温不火的新闻,大家一掠而过。但是商业的对弈,高手都要往后多想几步棋。当时正是百度All in AI,成绩略有起色的时候。Robin坐在自家的无人驾驶汽车走了一趟五环,乐呵呵地领了交管局的罚单。从此,再也不听岳云鹏,五环只服李彦宏。

普通棋手可以看到无人驾驶技术对于汽车行业的颠覆;但是卓越的棋手可以看到,如果无人驾驶得到应用,同一天被颠覆的是车险行业。百度,好棋。

只有掌握技术和数据才能给风险定价,这就是保险行业的未来。

这样的挑战和变局,是平安很早预料并着手准备的。在"三马卖保险"成立众安时候,马明哲说过类似的话,平安的对手不是BAT,平安的对手是未来。

为了最大程度地拥抱未来,平安第一时间在医疗、交通、养老、环保、安防、教育科技投入。坚持把每年营收的1%投入到研发中,作为一家金融机构2017年研发开支竟然超过100亿。陆金所、一账通、平安科技就是漂亮的成绩单。资本是最诚实的,市场首肯平安,2017年中国平安A股H股大涨。平安坐上了全球金融集团市值第6的宝座。美国《财富》杂志,也在500强的评定中,锚定中国平安全球第29的江湖地位。

多年的耕耘,谋篇的布局,如今入局智慧城市,可谓是水到渠成。

04

在智慧城市的战场,技术并非是起决定性的力量。技术也不是平安的短板。

根据技术的极致程度,人工智能分为Mission-Critical和Non-Mission-Critical两类。

Mission-Critical,关键性应用,技术成功率需要达到99.999%(无数个9),如自动驾驶。成功率99.99%也是没用的,因为这意味着1万次操作就有1次事故,衣公子都不敢坐。而每增加一个9的突破依靠最顶级尖端科学家的呕心沥血和灵光乍现。这类技术,是属于阿里和腾讯数据专家发挥的战场,是百度AI实验室大神的强项,更是加州理工、MIT和斯坦福博士们等着被BAT高薪迎回国的希望。

而Non-Mission-Critical,非关键性应用,对于算法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过了基础线就可以应用,典型如面部识别。比如面部识别开门,80%的成功率就可以应用。一次没有识别出来没太大影响,刷卡或者掏钥匙开门就行,反而这一次识别失败的数据会被系统再次分析,从而迭代优化,用于继续提升准确度。这类技术门槛没有那么高不可及,重要的持之有恒的态度,和应用场景的铺设。

智慧城市目前主要是Non-Mission-Critical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安切入及时,而且投入持续,后发而先至。2017年,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的测试结果显示,平安科技以99.8%以上的人脸识别准确率排名第一,力压刚刚发布了iPhone X的苹果和腾讯旗下的人工智能平台"优图"。

此外,平安保险、平安银行、平安信托、平安证券等传统金融平台几十年积累下的政商资源、沟通渠道,以及丰富的政府项目经验,反而成为这场战役最大的杀招。

调查显示,轻微交通事故是交通拥堵的最主要杀手之一。早晚高峰,拥堵行车,变道两车发生碰擦,损失很小,但是双方车主停在事故现场处理——争执、报交警、拍照、打电话联系保险公司,久久地废掉两条车道。而这恰恰是科技最合适解决的问题。平安保险打造多年的"智能保险云",连接上智慧城市的智能交管系统,当事人上传事故照片,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来自交通部门和保险的处理意见,挪车走人,交通恢复,一气呵成。以后上班迟到的理由可能要重新编了。

此外,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变换红绿灯的时长、频率,更改潮汐车道的走向等等也是提高交通效率的有效手段。平安为深圳提供的智慧交管系统,成绩很不错。2014年深圳还稳居全国城市拥堵排名前五位,而2018年第一季度已经滑至46位。

05

二战初期,美国民众奉行孤立主义,事不关己。直到"珍珠港事件"才幡然醒悟。为此,罗斯福说过一句话,我们早已深处战争之中,只是民众还没有下定决心。

如今,也有很多声音纠结于城市的弊端、大数据泄露隐私的危害。

对于前者,往前走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向;对于后者,争论可以让我们保持警醒,但不要影响你错过时代的列车。

结合前几天很热的背景,运用平安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举一个百利无害的例子。针对每一位进入公共场合的孩童,用摄像头和计算机自动记录身边"陪伴者"的面孔,作为初始值。在监测中,一旦小孩"陪伴者"出现新面孔,就设置为预警,引入人工决策,由管理员判断是派遣警员去现场询问,还是解除报警。

安保成本支出很小,但是宝宝们会变得更加安全。希望PATH在和政府营销方案的时候,多举衣公子描述的案例,毕竟相比纳税,环境优化更让我们想生宝宝。

对于城市的控诉,滥觞于梭罗的《瓦尔登湖》。从此以后,批评城市房价高、交通堵、环境差,呼唤田园浪漫主义成了政治正确的事。但是数据显示,几十年来美国人一边控诉着城市,一边一户接一户地搬进城市居住。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城市的胜利和出路

图1,美国城镇化率,来源:wind,衣公子的结网斋

城市的胜利和出路

图2,中国城镇化率,来源:wind,衣公子的结网斋

优质的医疗、卓越的教育、人才的汇集、创新的源泉、文化的多元,城市就是人类发明的最好的居住环境。2011年哈佛大学Edward Glaeser教授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Triumph of the City, 《城市的胜利》,旁征博引,观点明确:城市的繁荣会放大人类的优势。

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历经30余年的飞速发展,201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依旧低于美国1970年的水平。是的,中国的城市还有足够的空间,继续迎来机遇和挑战。

思想界有一个吓尿理论,很有意思。假如我们发明时光机,穿越100年,带一个1918年的人回到今天。看到百米高楼、250km时速的高铁,坐在北京的办公室看一场发生在纽约的球赛,他会吓尿的。如果他回去后也想找一个前人来吓尿,光穿越100年是不足够的,他要穿越1000年,给公元918年的人看火车、元素周期表和蒸汽机。而公元918年的朋友再想带给前人同样的惊吓程度,就要穿越10000年了。吓尿理论很形象地阐述了一个道理——人类知道得越多,就会进步得越快。

所以可以理解,不用100年,50年间甚至30年间,人类积累的技术力量就会给文明带来超越想象的巨变。

其中具体的形态,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巨变一定发生在城市或者围绕城市展开。

如果可以,请不要错过这一场盛宴。

马明哲多年来一直在平安内部强调ABCD——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Cloud)、大数据(Big Data)。围绕医疗、交通、养老、环保、安防、教育等各个板块,以一套智慧城市云,以"1+N"的形式升级城市,是为智慧城市,也是对未来做好的概括和准备。

衣公子想借用下罗斯福的话。未来已经到来,只是一些人还没有下定决心。

谢谢读完。

[1]. 吴军 《智能时代》 中信出版社

[2]. 程浩 《为什么BAT干不掉海康威视?——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3]. Edward Glaeser. Triumph of the City

刻舟求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