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凭本事借的钱不还?400多名大学生借贷买手机成被告!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凭本事借的钱不还?400多名大学生借贷买手机成被告!

借钱买高档物品后却还不起钱的例子不在少数,近期,南宁市受理多起高校学生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被曝,400多名大学生成被告!竟然是有人以为:他们借的钱可以不用还……

多为买高档手机,400多名大学生借贷

据了解,400多名学生分布广西、江西、贵州、湖南、湖北等各地高校,这批“校园贷”是大学生通过广西某金融投资公司进行借贷的,根据借款合同,每个案件借款金额在7000元左右,大多是用来买高档手机。

手机到手后,这些大学生没有还钱,没有发生惨剧,却成了被告!

因为很多大学生不在南宁,当地法院只能通过合同上所留地址寄送应诉材料,但不少材料遭到拒收。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法官调解仅3人归还

为保障被告大学生的合法权益,6月初,原告方随主办法官专门赶赴贵州贵阳两所高校,找到20名被告大学生,希望他们协商还钱。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人同意。

主办法官只好同高校老师沟通,原告也提出调解方案,若被告一次性付清本金和诉讼费用,原告放弃在合同中约定的利息、手续费、违约金等诉讼请求,并同意结案。

但是,只有3名大学生选择和解,还是父母一次性归还借款的。

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需慎用“校园贷”

值得注意的是,这3名大学生称,收到法院传票后,被起诉的大学生专门成立了QQ群,认为国家打击高利贷、非法放贷,而这个“校园贷”是非法放贷,所以他们借的钱可以不用还……

实际上,若放贷人在放贷前后通过犯罪手段侵犯公民人身或财产权利的,如非法拘禁、故意伤害、集资诈骗等构成其他犯罪的,就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合法的借贷受法律保护!

“不知道从哪里听来这些错误观点,如果这些大学生一直消极应诉,案件缺席审理对他们很不利。”主办法官说,如果判决这些大学生败诉,他们仍不还钱,等到上老赖“黑名单”,不仅要还钱,还会给个人信用留下污点。

总结提醒:

1、学生通过“校园贷”发生的惨剧时有发生,在校大学生应当在高档、超前消费面前保持理性,慎用“校园贷”,别让一时的冲动消费,成为今后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2、贷款并不都是违法的,你若真的急需用钱,可以到正规的平台进行借款,以免落入陷阱,借钱有风险,贷款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