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為什麼孩子哭的時候,你越哄,他哭的越兇?甚至全家齊上陣都不管用?

因為孩子哭,是因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沒有被理解。但我們哄的宗旨卻是“趕緊別哭了”,可是孩子的需求仍然沒有被滿足,更沒有被理解,肯定會哭的更兇啊。

我們之前的文章裡多次提到過,孩子的大腦前額葉要到20歲左右,才能發育成熟,而這部分功能負責理性思考和控制情緒等。所以,孩子都是高興就笑,傷心就哭。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引導孩子管理情緒,提高他的情商。

“情商”一詞,被很多父母所重視,培訓機構甚至利用父母看重情商的焦慮,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動輒幾萬塊的培訓費。其實,情商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培養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專業的“情商”概念最初由心理家 Salovey 和 Mayer 提出,情商最核心的三種能力是:

· 認知和管理情緒(自己和他人)

· 自我激勵

· 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看完之後,你就會發現,這3種能力是不斷升級的結果,先學會認識和管理情緒,才能自我激勵和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那麼孩子哭鬧的時候,正是認識情緒和管理情緒的最佳時機。

你心裡鬱悶的時候,會怎樣?大吃一頓?瘋狂購物?跑到沒人的地方吼上幾嗓子?

是的,我們也是首先需要發洩出來,這個時候我們是多麼羨慕孩子呀,想哭就能隨時隨地哭,不用憋著,真好。

那為啥你就是見不得孩子哭呢?為啥要阻止寶貝們去發洩呢?

所以,宣洩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你可以引導孩子打沙袋,打枕頭,對著鏡子大喊,在紙上隨便亂畫。但不要阻止孩子哭。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3歲多了,你就會發現,3歲以下的孩子,哭鬧的時候多,3歲後,孩子就沒那麼愛哭了。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因為他語言能力豐富了,他會表達了啊。有人會說,我的孩子3歲多了,還是愛哭呀,我們要尊重個體差異,而且也要看養育方式和環境。這裡不贅述,先說本文的主旨。

涵涵2歲多的時候,有時對我和她爸爸不滿了會喊:“啊————你們兩個,壞蛋!你們是傻子啊!”

在這之前,她哭的多,等語言豐富了,不高興的時候,直接就能懟了,比哭更有力量。

現在5歲多,哭的時候就更少了,因為她已經學會了鑽規則的空子和拿你曾經的話堵你。你不給她某樣東西時,她踩著凳子就能夠到,哭啥呢?

所以,當寶寶語言表達力不足時,哭就是一種宣洩,請允許孩子發洩一下。

當然,在孩子哭的時候,我們可以跟他共情,而不是僅僅看著孩子哭。

發洩完了,讓孩子用語言去表述下情緒,這有助於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最初孩子不會表達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他。

如果你也不會引導,那就藉助繪本吧。

梅西跟他寶寶一起讀的這套書裡,有本叫做《我的情緒小怪獸》的書,就是專門教孩子認識各種各樣的情緒的。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想要情緒管理,先要認知情緒。

情緒是虛的東西,向寶寶解釋情緒並不是容易的事情。而《The Color Monster》用顏色、詞語描繪出來,將情景與情緒、動作聯繫起來。

黃色,是快樂的情緒。

它像太陽一樣發著黃色的光,

當你感到快樂的時候,

會想要把它分享給每一個人。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藍色,是悲傷的情緒。

這個時候我們只想一個人待著,

心情就象下雨天。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紅色,是憤怒的情緒。

它就像一道道明亮的火光在咆哮,

砰!!!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黑色,是恐懼的情緒。

它藏在密不透風的黑色森林的陰影裡,

讓人感覺壓抑、害怕、渺小、無助。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綠色,是平靜的情緒。

它讓我們變成一片飄浮在空中的綠葉,

連腳丫子都覺得~~

寧靜、舒服、放鬆。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無論哪一種情緒和感覺,都是最真實的自己。認知和接納自己的情緒,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第一步!

舉個例子:

有一次,涵涵回到家後,發現她的《好玩的數字》上面,被我用馬克筆畫了個大於號和小於號,但是她擦不掉。

生氣地跑到我面前,說:“媽媽,你為什麼要在我的《好玩的數字》上面畫大於號和小於號,現在擦不掉了,怎麼辦?”

我當時正在做飯,頭也不回地說:“你上次拿爸爸回來的那個馬克筆畫畫,不是印在了桌子上,也擦不掉了嗎?媽媽也是不知道擦不掉啊。”

“那你知道擦不掉,為什麼還要畫上面?”非常珍惜物品的涵涵眼裡含著淚繼續問。

我說:“我知道擦不掉之前,媽媽就畫了,畫完了,拍完照,急著寫文章就忘記擦了。”

涵涵繼續糾纏:“那你為什麼不擦得呢,你知道擦不掉還畫,啊——”

你看沒完沒了了,她還沒有理智腦,但已經過了20歲的我有啊。

所以我趕緊剎住車,阻止這場怎麼也說不清的言情小說一般的劇場就此發展下去。

我走到她跟前,抱著她問:“媽媽給你的玩具上畫了東西,擦不掉,你很傷心,很生氣對不對?”

涵涵點點頭說:“媽媽,你知道擦不掉為什麼還畫?”

再次聽到這句糾纏不已的話,我只能憋住笑,繼續引導。

“還記得咱一起讀過的《情緒小怪獸》嗎,你現在的心情是什麼顏色的?”

允許孩子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步

涵涵說:“紅色的!”

我說:“都是媽媽不對,不應該不經過你的允許就亂畫。那我們現在一起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擦掉好不好?”

於是,我用溼抹布費了點力氣,就擦掉了。

好奇涵忍不住問:“為什麼桌子上的擦不掉,這上面的就能擦掉?”

我說:“因為木頭有吸附能力,而這個是光面的,不會吸附進去。”

繼續引導涵涵情緒管理。

我說:“你看,媽媽正在做飯,你就跑進來大喊,把媽媽弄的手忙腳亂,心裡也不舒服,是不是?那下次能不能試著不發火,先讓媽媽試試能不能幫你擦乾淨?”

她點了點頭。

我繼續說:“《好玩的數字》上的符號,是你生氣生沒了的,還是哭沒了的,還是媽媽擦沒了的呢?”

她笑了起來。

我說:“你看,生氣和哭鬧都解決不了問題對吧?”

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具體怎麼,孩子心裡會有思索和判斷,我們不用再嘮叨了。

所以,當孩子哭鬧時,我們的目的肯定不是別哭了,這件事就完了。而是為長遠計,想要讓他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那我們就要,引導孩子認識情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情緒,然後讓孩子反思,哭鬧並沒有解決問題,具體情況下,應該如何去處理問題。

當然3歲以下的寶寶,語言能力不強,但也是有解決辦法的,比如用手指自己想要的東西,拿手裡的東西跟別的小朋友交換,以獲得玩具等等,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了。

願我們為人父母,在焦慮孩子情商問題的同時,能夠明白,允許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情商的培養,就藏在生活的點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