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为什么孩子哭的时候,你越哄,他哭的越凶?甚至全家齐上阵都不管用?

因为孩子哭,是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没有被理解。但我们哄的宗旨却是“赶紧别哭了”,可是孩子的需求仍然没有被满足,更没有被理解,肯定会哭的更凶啊。

我们之前的文章里多次提到过,孩子的大脑前额叶要到20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而这部分功能负责理性思考和控制情绪等。所以,孩子都是高兴就笑,伤心就哭。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引导孩子管理情绪,提高他的情商。

“情商”一词,被很多父母所重视,培训机构甚至利用父母看重情商的焦虑,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动辄几万块的培训费。其实,情商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培养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专业的“情商”概念最初由心理家 Salovey 和 Mayer 提出,情商最核心的三种能力是:

· 认知和管理情绪(自己和他人)

· 自我激励

·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这3种能力是不断升级的结果,先学会认识和管理情绪,才能自我激励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那么孩子哭闹的时候,正是认识情绪和管理情绪的最佳时机。

你心里郁闷的时候,会怎样?大吃一顿?疯狂购物?跑到没人的地方吼上几嗓子?

是的,我们也是首先需要发泄出来,这个时候我们是多么羡慕孩子呀,想哭就能随时随地哭,不用憋着,真好。

那为啥你就是见不得孩子哭呢?为啥要阻止宝贝们去发泄呢?

所以,宣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你可以引导孩子打沙袋,打枕头,对着镜子大喊,在纸上随便乱画。但不要阻止孩子哭。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3岁多了,你就会发现,3岁以下的孩子,哭闹的时候多,3岁后,孩子就没那么爱哭了。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因为他语言能力丰富了,他会表达了啊。有人会说,我的孩子3岁多了,还是爱哭呀,我们要尊重个体差异,而且也要看养育方式和环境。这里不赘述,先说本文的主旨。

涵涵2岁多的时候,有时对我和她爸爸不满了会喊:“啊————你们两个,坏蛋!你们是傻子啊!”

在这之前,她哭的多,等语言丰富了,不高兴的时候,直接就能怼了,比哭更有力量。

现在5岁多,哭的时候就更少了,因为她已经学会了钻规则的空子和拿你曾经的话堵你。你不给她某样东西时,她踩着凳子就能够到,哭啥呢?

所以,当宝宝语言表达力不足时,哭就是一种宣泄,请允许孩子发泄一下。

当然,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他共情,而不是仅仅看着孩子哭。

发泄完了,让孩子用语言去表述下情绪,这有助于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最初孩子不会表达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

如果你也不会引导,那就借助绘本吧。

梅西跟他宝宝一起读的这套书里,有本叫做《我的情绪小怪兽》的书,就是专门教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的。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想要情绪管理,先要认知情绪。

情绪是虚的东西,向宝宝解释情绪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The Color Monster》用颜色、词语描绘出来,将情景与情绪、动作联系起来。

黄色,是快乐的情绪。

它像太阳一样发着黄色的光,

当你感到快乐的时候,

会想要把它分享给每一个人。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蓝色,是悲伤的情绪。

这个时候我们只想一个人呆着,

心情就象下雨天。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红色,是愤怒的情绪。

它就像一道道明亮的火光在咆哮,

砰!!!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黑色,是恐惧的情绪。

它藏在密不透风的黑色森林的阴影里,

让人感觉压抑、害怕、渺小、无助。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绿色,是平静的情绪。

它让我们变成一片飘浮在空中的绿叶,

连脚丫子都觉得~~

宁静、舒服、放松。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无论哪一种情绪和感觉,都是最真实的自己。认知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是培养孩子高情商的第一步!

举个例子:

有一次,涵涵回到家后,发现她的《好玩的数字》上面,被我用马克笔画了个大于号和小于号,但是她擦不掉。

生气地跑到我面前,说:“妈妈,你为什么要在我的《好玩的数字》上面画大于号和小于号,现在擦不掉了,怎么办?”

我当时正在做饭,头也不回地说:“你上次拿爸爸回来的那个马克笔画画,不是印在了桌子上,也擦不掉了吗?妈妈也是不知道擦不掉啊。”

“那你知道擦不掉,为什么还要画上面?”非常珍惜物品的涵涵眼里含着泪继续问。

我说:“我知道擦不掉之前,妈妈就画了,画完了,拍完照,急着写文章就忘记擦了。”

涵涵继续纠缠:“那你为什么不擦得呢,你知道擦不掉还画,啊——”

你看没完没了了,她还没有理智脑,但已经过了20岁的我有啊。

所以我赶紧刹住车,阻止这场怎么也说不清的言情小说一般的剧场就此发展下去。

我走到她跟前,抱着她问:“妈妈给你的玩具上画了东西,擦不掉,你很伤心,很生气对不对?”

涵涵点点头说:“妈妈,你知道擦不掉为什么还画?”

再次听到这句纠缠不已的话,我只能憋住笑,继续引导。

“还记得咱一起读过的《情绪小怪兽》吗,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颜色的?”

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

涵涵说:“红色的!”

我说:“都是妈妈不对,不应该不经过你的允许就乱画。那我们现在一起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擦掉好不好?”

于是,我用湿抹布费了点力气,就擦掉了。

好奇涵忍不住问:“为什么桌子上的擦不掉,这上面的就能擦掉?”

我说:“因为木头有吸附能力,而这个是光面的,不会吸附进去。”

继续引导涵涵情绪管理。

我说:“你看,妈妈正在做饭,你就跑进来大喊,把妈妈弄的手忙脚乱,心里也不舒服,是不是?那下次能不能试着不发火,先让妈妈试试能不能帮你擦干净?”

她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好玩的数字》上的符号,是你生气生没了的,还是哭没了的,还是妈妈擦没了的呢?”

她笑了起来。

我说:“你看,生气和哭闹都解决不了问题对吧?”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具体怎么,孩子心里会有思索和判断,我们不用再唠叨了。

所以,当孩子哭闹时,我们的目的肯定不是别哭了,这件事就完了。而是为长远计,想要让他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那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认识情绪,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然后让孩子反思,哭闹并没有解决问题,具体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处理问题。

当然3岁以下的宝宝,语言能力不强,但也是有解决办法的,比如用手指自己想要的东西,拿手里的东西跟别的小朋友交换,以获得玩具等等,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愿我们为人父母,在焦虑孩子情商问题的同时,能够明白,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情商的培养,就藏在生活的点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