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宋太祖出倾国之力,御驾亲征,为何4个月都攻不下一座太原城?

宋太祖赵匡胤一生征战无数,创造了多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被称为“战神”级人物。然而,战神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御驾亲征,率领当时宋朝最厉害的部队和将领,4个月却拿不下一座孤城,这是为何?

宋太祖出倾国之力,御驾亲征,为何4个月都攻不下一座太原城?

在解答这个疑问之前,先说说赵匡胤为啥要举倾国之力御驾亲征?第一:征服北汉,威慑契丹,可以对南方政权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有利于自己加快全国统一的步伐;第二:千载难逢的时机出现了,北汉这边,新皇帝刚刚继位,大开杀戒,国内局势动荡,安排的内奸郭无为依然是北汉的宰相,方便宋朝行动;契丹这边,皇帝耶律述律在一次围猎纵饮之后,被他的近臣所杀,契丹忙于自己内部的事务,无暇顾及北汉;第三:第一次征讨北汉失败,主要在于北汉国内政局变动剧烈,导致原本商议的太原城内外合作脱节,北宋真正的军事实力并未展示出来。那既然第一次没发挥好,又有这么好的机会,赵匡胤当然要举倾国之力,御驾亲征,荡平北汉,为新生的北宋政权扫除一大障碍。

宋太祖出倾国之力,御驾亲征,为何4个月都攻不下一座太原城?

那宋太祖怎么进行战争布局的呢?他命大将曹彬、党进等人为先锋,率军杀奔太原;再命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赵赞为步军都虞候,率精兵随后跟进;再最后就是赵匡胤本人所率领的全军主力。宋军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很快便攻到北汉都城太原城下。

宋太祖出倾国之力,御驾亲征,为何4个月都攻不下一座太原城?

皇帝亲征,将领全是身经百战,为何苦战4个月却攻不下太原这座孤城?

第一:天降大雨,延误时机。公元969年2月,赵匡胤的大军从开封出发前往北汉都城太原,刚走到潞州区域(今山西长治),突然遇到连绵不断的瓢泼大雨,这雨使得宋朝最精锐的禁军主力军队都无法正常行军,而且整整下了十八天。曹彬、党进等先锋部队已经深入北汉境内,赵匡胤的主力部队还在潞州。

第二:太原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宋太祖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围着太原城挖壕沟,盖兵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兵的战斗力,也让自己的军事决定在执行上大打折扣。

第三:宋军缺少增援部队。赵匡胤的战线拉的非常长,荆、湖、蜀、还有与南唐、南汉的交界处,宋朝都派大量兵力驻守,而且国内还要保持一定数量的禁军部队,随时防备叛乱,真正攻城时候需要大批后续部队的增援,基本不可能。

宋太祖出倾国之力,御驾亲征,为何4个月都攻不下一座太原城?

第四:北汉人围城护国心坚定且射箭水平特别高,面对城墙被汾河水冲垮,北汉将领能从容迎战;在攻城时,多名宋军高级将领被射杀,这严重打击了宋朝军队的作战信心和勇气。

第五:宋朝内应郭无为,被人举报,惨死在太原的南城墙上,让宋军里应外合的计谋无处落地。

宋太祖出倾国之力,御驾亲征,为何4个月都攻不下一座太原城?

第六:宋军前宰相魏仁浦病死,军中缺少一位运筹帷幄的军师,使得宋太祖在军事决策的时候多了一丝忌惮。

第七:契丹北院大王耶律乌珍,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大批契丹精锐骑兵抵达太原城,此时,宋军却已疲弱不堪,两军对垒,必处下风,所以只能选择撤军。

好了,今天的历史故事就讲到这,大家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可以一起参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