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寶寶這些行為是要生病的前兆,注意了,就能避免寶寶生病!

寶寶的每次生病,對父母來說無疑是場“災難”,醫院跑斷腿,晚上不能睡,父母們甚至寧願病生在自己身上。

其實與其等寶寶生病後惴惴不安,不如在寶寶生病前,把致病因素及時扼殺在搖籃裡。雖然寶寶不會表達,但是寶寶身體上的一些變化是預示著寶寶要生病的!我的育兒師朋友曾為我做了一個寶寶生病前兆的彙總,通過這方法我多次避免了寶寶生病,現在我把這個方法總結出來發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父母。

寶寶的疾病問題只是眾多成長問題中的一點,想要寶寶順利成長,父母們需要知道的東西還很多。我的育兒師朋友通過個人經驗彙總了一套《0-3歲寶寶成長指南》,對於寶寶成長道路上的各種問題進行彙總,無論是寶寶爬、坐、走,還是語言發育和性格培養等方面都涵蓋其中,讓父母知道在什麼時間為寶寶做什麼事才是最正確的。添qwertyu809900我育兒師朋友微信就能得到啦,他人很好,有別的問題也可以諮詢的,不用擔心收費問題。

鼻側發青

中醫認為小兒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後,可損傷脾胃的陽氣,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寒溼內生,腹脹腹痛。而腹內寒溼痛可使面部發青,可見孩子的鼻樑兩側發青,父母要引起注意,建議爸爸媽媽冬季儘量少吃涼性水果,應該讓孩子多運動。

寶寶這些行為是要生病的前兆,注意了,就能避免寶寶生病!

舌苔又白又厚、不思飲食

正常的舌頭應是舌苔薄白,粉嫩清透,呈現淡紅色。若舌苔白而厚,呼出氣有酸腐味,此時寶寶還會不思飲食,一般是寶寶體內有未消化的食物,引起積食,此時應服消食化滯的藥物,如小兒化食丹、消積丸等中藥。

寶寶這些行為是要生病的前兆,注意了,就能避免寶寶生病!

睡覺時翻動不安

中醫上講“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小兒飲食過量,或吃了生冷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都會引起小兒肚脹不舒服,往往還使小兒在睡眠中翻動不安、咬牙哭鬧的情形。

寶寶這些行為是要生病的前兆,注意了,就能避免寶寶生病!

大便乾乾硬硬

正常寶寶的排便為軟條便。若大便變得乾燥難以排出,甚至呈小顆粒狀,或2~3天一次大便,多是腸內有熱的現象,可多給菜泥、鮮梨汁、白蘿蔔水、鮮藕汁服用,以下清熱通便。若內熱過久,小兒易患感冒發燒。


莫名持續哭鬧

孩子還小,對自己的不適不會表達出來,難受時便會用哭鬧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所以當孩子莫名地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時,爸爸媽媽就要提高警惕了。孩子哭鬧可能是發燒了渾身不舒服,不妨這時候幫孩子測測體溫做個檢查。

寶寶這些行為是要生病的前兆,注意了,就能避免寶寶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