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我退休了能拿多少?手術刀式分解職工養老金公式

小智經常被人懟……別跟我扯這麼多,你直接告訴我我退休能領多少錢……

關於退休金,一直處於敏感地位,無論是何種退休金試算軟件,均無法準確預測養老金的最終金額,處於對參保人負責的態度,推算養老金可謂是非常慎重和嚴肅的一件事。

那麼,雖然養老金的推算不嚴謹,那我們來細細分解一下職工養老金的公式,通過養老金公式的構成,你一定能心中對自己的退休金有一個大概的估計範圍了。

城鎮職工養老金: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1992年7月之前參加工作的符合政策的部分人員)

此處我們不計算過渡性養老金,因為92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群這部分屬於歷史遺留問題。那麼我們的養老金公式變成了: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

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工資指數。

2、平均工資指數=(a1/A1+a2/ A2 +a3 /A3……)/ n

其中,a1、a2……an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繳費工資;

別暈,別暈,上面的公式套路只是表面複雜而已,你看到這裡,已經是懂非懂了!頂住,馬上就要雲開霧散了!

上面的公式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很容易計算出,直接用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累計金額除以139即可(為什麼是139……因為這是人均預計壽命139個月,目前139個月已經比實際平均年齡小了很多,但是目前養老金公式暫未修改。)

那麼公式的難點就在基礎養老金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了。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平均工資指數:

我們假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公司為我們繳納的是最低繳費基數,那麼則是5000*0.6=3000,當年我們的工資指數就是3000/5000=0.6。如果我們呆在這個公司不變,每年公司都是繳的最低繳費基數,那麼我們的工資指數就一直是0.6,那麼我們的平均工資指數也依然是0.6。(如果今年的工資指數是1,明年的工資指數是0.6,那麼這兩年的平均工資指數就是0.8了)

以上面的數據為例繼續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000元×平均工資指數0.6=3000元

我們繼續以上面的數據繼續推算

基礎養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000元+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3000元)/2*繳費年限*1%;

繳費年限15年的基礎養老金=(5000+3000)/2*15*1%=600元;

繳費年限40年的基礎養老金=(5000+3000)/2*40*1%=1600元;

激動人心的一步來了,假如我們個人賬戶退休時累計金額為5萬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139=360元

於是,我們得到了最終的結論:

上一年社平工資為5000元的城市,職工每年是按最低繳費基數繳費了15年的人,今年的退休金是360+600元。

上一年社平工資為5000元的城市,職工每年是按最低繳費基數繳費了40年的人,今年的退休金是360+1600元。

那麼,讓小智給大家佈置一個題目,假如公司繳納的社保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那麼他的 退休金在繳滿15年或者40年又會是多少呢?

繳費年限15年的基礎養老金=(5000+15000)/2*15*1%=1500元;

繳費年限40年的基礎養老金=(5000+15000)/2*40*1%=4000元;

繳納3倍社平基數的個人賬戶,累計金額我們以15萬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

個人賬戶養老金=150000/139=1080元

於是,我們得到了最終的結論:

上一年社平工資為5000元的城市,職工每年是按最高繳費基數繳費了15年的人,今年的退休金是1500+1080元。

上一年社平工資為5000元的城市,職工每年是按最高繳費基數繳費了40年的人,今年的退休金是4000+1080元。

以上數據均為簡單推算,不做實際退休工資憑證,僅供參考!

如果非要用一個不嚴謹的數據來逼迫小智做不理智的測算,那麼(以下說的社平為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交了15年最低繳費基數的養老金為社平工資除以5;

交了40年最低繳費基數的養老金為社平工資除以2.5;

交了15年最高繳費基數的養老金為社平工資除以2;

交了40年最高繳費基數的養老金為社平工資除以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