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被收回GMP證書,淨利預計下降79%,重藥控股未涅槃先遭遇滑鐵盧?

10月15日,重藥控股發佈業績預告大幅下修業績,其淨利潤同比下降50%,而第三季度淨利竟同比下滑79%。不僅如此,其參股的子公司還被曝出醫藥生產質量混亂,被行政處罰以及收回《藥品GMP證書》。這個曾被暫停上市,又通過置換資產恢復上市的重藥控股,對於醫藥抱以厚望,希望通過重組變身而涅槃。然而,其自身業績增長的乏力,其2018年三季度業績滑鐵盧恰好證明了,僅靠現有的資產盈利去完成業績承諾仍有壓力。而其大額的應收賬款背後,指向了其未來傾向於注入資產提升業績的可能。

10月15日,重藥控股發佈業績預告,2018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億元-4.6萬元,淨利同比下滑50%,而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億元

1.5億元,同比下滑79%。另外,公司參股子公司重慶醫工院被員工舉報生產質量管理十分混亂,被FDA警告,在被調查後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收回其《藥品GMP證書》並給予警告處罰。

在2018年10月2日,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鑑定,醫工院編造阿立哌唑(一款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品)原料藥的部分工藝過程生產記錄的行為不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規定,但鑑於企業自檢,抽驗結果符合標準,且2017年起終止了編造生產記錄的違法行為,給予醫工院警告處罰的同時,收回了醫工院的《藥品GMP證書》

藥品GMP證書是國家對藥品質量的認可,重要性可見一般。隨即,持有醫工院43.11%的股權的重藥控股解釋,醫工院並不會對公司盈利狀況構成重大影響。

但實際上,蟄伏一年恢復上市的重藥控股,其業績並不穩定。2013年淨利大幅下滑後,2014年、2015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並於2017年5月11日被暫停上市。2017年第三季度停牌過後的*ST建峰注入重藥控股的醫藥資產後恢復上市,主營業務尤化工轉變為藥品、醫療器械的批發和零售業務,是重慶首例恢復上市的股票。業務調整後,2017年實現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大增318.38%。不過,根據財報,2017年重藥控股業績的增長是由於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大幅下降,並非來自主營業務的增長。而2018年,前三季度淨利下滑50%,重藥控股依靠現有資產難以涅槃?

ST建峰置換產業恢復上市

從ST建峰到重藥控股,這幾年該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乏力。

資料顯示,公司於1999年成立,當時系重慶民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製造、銷售農藥及農藥中間體、鉻鹽系列產品。重組後,2006年更名為建峰化工,主營業務變更為化肥(含尿素、複合肥)氮氣、液氨。但2014年開始化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競爭激烈,顯然僅靠自身發展,*ST建峰很難扭虧為盈,連續三年的虧損,使得建峰化工在2017年5月11日被暫停上市。

在停牌期間,*ST建峰開始謀劃重組。上市公司先是作價15億元將其擁有的全部化工類資產負債出售給了其控股股東建峰集團。同時,又以5.93元/股的價格向其間接控股股東重慶化工醫集團及深圳,茂業等股東購買其合計持有的96.59%股份。

2017年三季度,公司實施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原化工板塊業務均已置出,並完成置入重慶醫藥96.59%股份,完成重組後,更名為重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轉變為藥品、醫療器械的批發和零售業務,重慶醫藥成為公司唯一控股子公司。

據瞭解,重藥控股擁有50多家從事流通業務的子公司,及超過600餘家零售藥店。重藥控股恢復上市後大幅高開,但最終卻以高開低走收場,上市第二天遭遇跌停。假如8月28日追漲買入至8月29日,2天暴跌30%。而另一隻恢復上市的攀鋼釩鈦也陷入了同樣的境地,暴漲低走然後觸及跌停。有分析人士稱,在殼資源大幅貶值的當下,恢復上市的光環正在消退,8月28日,多家證券機構相繼賣出重藥控股的股份,資金流出明顯。

經過此番下跌,重藥控股動態市盈率為25倍,看似已經達到估值的合理區間。但在年醫藥流通領域,目前的估值為30倍左右。重藥控股不被機構所看好,而在2018年10月16日,也就是明天,其將會有4.49億股的鉅額限售股解禁,重藥控股的流通股本只有3.17億股,而總股本為17.28億股。最近兩年,常常有公司因為鉅額限售股解禁而跌停。

業績增長乏力

誠然,殼資源貶值是其一,但暴跌背後實質是重藥控股業績增長的乏力。重慶醫藥重組時承諾2017-2019年公司扣非淨利潤不低於55267.51萬元,62294.64萬元與69955.84萬元。

年報顯示,2017年置換後的重藥控股業績大增(包含了借殼重組收益),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大增318.38%,扣非後淨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118.62%,每股收益0.64元。

其中重慶醫藥淨利潤6.31億,上市公司持有其股份96.53%摺合歸屬於上市公司6.095億(扣非淨利潤5.66億),而17年重組承諾業績是5.52億,這意味著重慶醫藥完成了業績承諾。但是2017年重藥控股的業績增長,並非來自主營業務的增長,而是其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大幅下降所致。

同時,受到“零加成”“兩票制”等醫改政策影響,部分客戶賬期延長,導致商品購銷產生的現金淨流入減少。此外,2017年公司貨幣資金同比減少39.14%,應收賬款同比增長25.43%。

2018年,公司應收賬款仍在增長,而背後是併購公司增加導致的應收賬款賬期延長。根據2018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規模達到100億,竟佔到總資產的55.69%,同比增長17.87%。

而實際情況亦是如此。2018年重藥控股產生如此大額應收賬款,是由於從去年底到本期新併購湖北、甘肅、四川、新疆等地公司,收購單位併入較多應收賬款;二是今年銷售規模擴大,以及醫院客戶應收賬款賬期延長。

2018年重藥控股業績失控,淨利下滑嚴重。2018年前三季度重要控股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同比下滑50%,第三季度同比下滑79%。實際上,重藥控股業績增長乏力,要靠現有的資產盈利去完成業績承諾帶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很有可能,重藥控股以後的方向會傾向於繼續注入資產。

重組變身為重藥控股的*ST建峰能否涅槃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