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汽車怠速熱車真的會積碳嗎?

wiserabbit


怠速熱車真的會積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實際上無論是否怠速熱車,積炭都會產生,因為再好的內燃機也做不到將燃油百分百的燃燒;燃油是有機物,有機物必然含碳氫化合物,內燃機既然做不到將燃油完全燃燒,那麼殘餘下來的就必然是積碳,所以無論是正常行駛、原地怠速都是會有積碳產生;不過原地怠速屬於無里程的行為,產生的積碳自然就更多!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甲、乙兩輛車,相同點在於二者的路程一致、路況一致、平均速度一致、駕車方式一致,所以二者完成行駛的時間一致都是十分鐘;而二者的不同點在於甲車每天要原地怠速熱車十分鐘,之後才會出發行駛;而乙車每天只原地怠速熱車30秒,之後出發行駛;這麼一來。。。

甲車的積碳=十分鐘原地怠速+十分鐘行駛

乙車的積碳=十分鐘行駛

所以經常長時間原地怠速熱車產生的積碳一定比不長時間原地熱車的積碳多;因為原地怠速雖然發動機在工作,但由於不產生任何的位移變化等同於在做無用功;人家發動機工作十分鐘即可完成的工作,而您因為長時間的原地熱車導致20分鐘才完成,所以積碳得產生自然就多、燃油消耗得也更多,從表面上就可以看出問了,發動機工作時間長、燃油消耗的自然就多,再結合熱車時的燃油加濃噴射(空燃比降低),燃燒效果變差,產生的積碳自然就比正常運行工況下要更多!


車子啟動後機油從曲軸箱內不斷被油泵給泵到各個位置,完成一次整循環一般是不會超過30秒的;擔心不熱車給發動機造成磨損?那既然熱車3、40秒機油就已經覆蓋了各個位置,那麼繼續原地熱車的意義是什麼?按照會磨損的理論,轉速越高、磨損越厲害,那麼發動機在在N檔怠速的轉速要高於在D檔的轉速,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原地怠速發動機的磨損高於車子D檔空油的狀態?因為D檔空油的轉速要低於N檔怠速,所以D檔空油造成的磨損比N檔怠速要小(鄙人承認這個邏輯很顛覆,但實際上就是這樣,很多人認為原地怠速才是對發動機最好的保護,而實際上原地怠速的轉速是高於D檔空油的,所以理論上的磨損也必然大於D檔空油狀態,其實都沒有磨損);所以原地熱車十幾分鍾完全不如熱車3、40秒之後,D檔緩速前行更理想!

原地怠速熱車的主要弊端就是進氣效率低、燃油還加濃噴射(因為霧化效率低,為了防止混合氣體過稀導致怠速不穩,所以車輛在冷啟動的時候必然會加濃噴射),這樣一來混合氣體濃度過高,產生的積碳也肯定比行駛狀態下要多不少;因為行駛中的車子是在撞風,而原地怠速只靠活塞上下運轉產生的負壓來吸氣,所以原地的進氣效率要比車子行進時要低;而直噴發動機在低溫下冷啟時的燃油霧化效果會更低(大量無法霧化的燃油一部分變成了積碳而另一部分滲入了曲軸箱形成燃油稀釋,個別品牌車沒排出去就變成了機油乳化),所以直噴發動機車型真心不適合冷啟動時長時間的原地熱車,積碳並不可怕、是否汙染環境也有待進一步的調研,但平白無故浪費了那麼多燃油就真心犯不上,現在油價多貴呀?所以採用低速緩行方式熱車才是正確的、合理的!


非專業車評


汽車燃燒室產生積碳,其實是任何車都避免不了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定時間的清洗

  • 我所維修的這麼多發動機,起碼沒見過一臺的燃燒室是沒有積碳的,而怠速確實會產生積碳,其實積碳的初期階段是油膩,並不是積碳,長時間的油膩堆積在加上發動機的溫度,油膩就會硬化,這就是積碳了,油膩階段是通過外部清洗是可以清洗掉的,等變質為積碳那不好意思了,就算是在清洗也未必能清洗掉。

  • 很多車冷車怠速普遍比較高,這都是廠家出廠就設定死的,只有等車熱怠速才會降低到正常的轉速,而冷車怠速高就代表噴油量也多,噴油量多不代表燃燒室能充分的燃燒完,多少都是會殘留到發動機內部的。

  • 所以車主唯一能做的就是定時間的清洗燃燒室,否則時間長噴油嘴胡堵塞,氣門外壁積碳太多會導致氣門口的密封效果降低,也會增加汽油的油耗,積碳越厚吸收的汽油成分也就越多,所以避免這些情況就清洗。在複雜詳細的講解,有些車主未必能看懂,就算看懂也無能為力。

  • 個人經驗,如果回答有幫助到,謝謝點贊,關注。


汽車維修知識和小技巧


當今的發動機技術雖然相當進步,但是發動機效率也僅達35%-41%而已,所以只要發動機運行就會有積碳產生,但以下這兩種情況更容易產生大量積碳:

1.不正確的熱車方式會導致發動機更容易積碳

當發動機起動後,夏季15s-30s,才會因機油泵的運轉將機油運送到各個需要潤滑的部件表面,如活塞、連桿及曲軸等。冬天由於氣溫低,機油的黏度大大增加,流動性變差,到達各潤滑表面的時間要延長至30s-60s。

若發動機要從冷態預熱到正常工作溫度,一般需要七八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汽車長時間處於怠速工況,會使其混合氣濃度較正常工作時偏濃,發動機燃燒不完全,很容易產生積炭。

合理正確的熱車方法是:

汽車發動以後30s-60s,潤滑油到達了各工作表面,雖然發動機溫度還沒有升高,但可以起步行車,通過低速行駛繼續預熱,此階段發動機轉速應控制在1500r/min-2000r/min左右,既能使發動機儘快升溫,也節省時間和燃油,並取得更好的熱車效果。

2.堵車和紅燈時怠速停車也更容易積碳

實際上,車長時間行駛在擁堵的市內,發動機燃燒不完全,同樣會形成很多積碳。經常跑高速的車也會有積碳,其實跑高速只能讓燃油相對燃燒得充分一些,只能起到緩解積碳加重的一些效果。

所以,根據車輛使用情況,積碳的形成也有所不同,一般積碳情況選擇里程在3萬---4萬公里做一次清洗,或者堅持使用優質的燃油添加劑也可大大緩解積碳產生的問題。


AUTO航車論


這個問題大家一直在關注!

老司機讓怠速熱車,多熱一會兒;4S店告訴不要怠速熱車!

不知道搞暈了多少新司機,搞臭了多少老司機!🤔

其實老司機的錯誤在於長時間怠速,4S的錯誤在於不用熱車!

怠速熱車的目的是讓機油充分流入潤滑部位,發動機缸內溫度提升達到充分燃燒!

潤滑油經過機油泵泵送,流入各潤滑部位達到往復循環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個時間長短與潤滑油的品質有絕對關係,全合成的油在低溫下流動性好,低溫泵送也更容易,達到充分就更快一些!

只要發動機能得到充分潤滑,對發動機就不會產生啟動磨損,那麼就可以走了!至於缸內溫度,反正也要工作才能提升,那就工作好了,停著也是工作,行走也是工作!

怠速為什麼會產生積碳呢?其實只要工作無時無刻不在產生積碳,只是怠速時工作強度不夠,積碳排不出去,就存積起來了!

那啟動後能不能原地加太油門讓工作激烈些呢?不能!那樣會還讓得不到充分潤滑的部件磨損加劇,更得不償失了!

正確做法:啟動後怠速到發動機平穩工作即可移動了!如果確定機油好,移動後直接加油沒問題!

這是17萬公里發動機涉水後拆解


清潔如新


涉水熄火


用戶71872347823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提問!

一進入到冬季,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熱車時間就要加長,目前主要有兩種熱車的方式,一是原地怠速熱車,二是低速行駛熱車,最近幾年低速行駛熱車呼聲高漲,而且有理有據,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做呢?

首先來看一下熱車的目的

由於氣溫低,機油會變得更加粘稠,其潤滑效果自然會變差,熱車的主要目的是等機油溫度上升,粘度降低,從而正常的對相應部件進行潤滑,即使不熱車機油該工作還是工作,只不過效果相對差一點,並不是有些人所說的冬天不熱車,機油不潤滑,真這樣的話,發動機早就大修了

其實熱車就是一個等機油正常工作的過程,在這之前,顯然是發動機活塞往返次數越少越好,所以很多人習慣原地怠速熱車,也沒什麼問題,只不過是不如低速行駛熱車要好,因為整車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潤滑了,變速箱也是其中的一大件,低速行駛能讓變速箱、轉向系統等等得到充分的潤滑,再來看積碳

積碳是什麼?由於汽油是在氣缸裡是一個短暫的爆燃過程,汽油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得到充分燃燒,這樣就會產生一些碳氫化合物、石蠟、膠質等等,附著到進氣管、缸壁、噴油嘴、進氣閥等等形成所謂的積碳,其實積碳只要發動機著火就一直存在

隨著近幾年一些積碳清洗產品的出現,本來並不嚴重的積碳問題被炒的相當嚴重了,而且清理積碳幾乎成為萬能的了,什麼動力不足、抖動、油耗增加、噪音變大統統來一瓶就會解決,雖然清理積碳不可否認的會有一定效果,但是導致以上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為了宣傳產品而誇大事實顯然是不合適的

所以這樣總結下來,原地怠速熱車會產生積碳,低速行駛熱車同樣也會產生積碳,高速行駛起來還是會有積碳,因為發動機一直在點火工作,積碳不可避免,雖然會對車輛產生一定影響,但並沒有傳的那麼可怕,市區行駛為主的一般3--4萬公里,高速較多的一般5--6萬公里,去4S點或者修理廠清理一次即可,車輛沒什麼異常的話,即使不清理也沒多大關係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汽車實說


先劃重點了:怠速熱車的確會產生更多積碳,但並不意味著不用熱車。

為什麼怠速熱車會產生積碳?

汽車在怠速狀態下,發動機無負荷運行,此時ECU決策供給它較濃的混合汽體,又因為此時發動機此時不用對外輸出功率,所以進氣量也很小,發動機會保持在最低的穩定轉速。

那麼問題就來了,進氣量又小,發動機為了取暖,又會噴出較多燃油以提高混合氣濃度,所以此時的混合汽並不均勻,燃油霧化效果不好,所以更易形成較多積碳。

除了產生各行積碳,還有哪些問題?

最先要強調的就是熱車速度變慢

前面說了,怠速時,進氣量最小,發動機轉速最低,比低速運行時進氣更少,所以怠速熱車,比開車而言,熱車速度更慢。

還有一個要說的就是汙染了

我們應該都有發現:怠速熱車時,廢氣味道很濃,一點是因為前面說的較濃混合汽造成的,還有一點就是三元催化劑未達到合適的工作溫度,並未起效。所以此時汙染物更濃。

那是否需要熱車?

想必大家也發現了,剛打火時候,發動機轉速較高,我的車是1200轉,後降低到800轉,各自的車可能不同,這1200轉轉速,就是發動機在給自己熱車,因為啟動時,溫度太低,機油性能太差,不僅粘度更高,阻尼也很大,發動機不適於高轉速運行。所以需要有一個熱車的過程。

熱車時,我個人做法是小區內低速行駛,及時上路了,也控制轉速不要太高,等溫水上來後,才可以肆意駕駛。

以上就是我對熱車的理解與做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汽車系超老師


答案是肯定的,怠速熱車時發動機噴油量多,導致一部分燃油燃燒不充分,



就會行程積碳,最好的做法就是發動機發動後,30秒鐘準備下,調一下座椅,系一下安全帶,準備好了就直接出發慢慢走著,一般5分鐘車就熱了。正常開就行了。


大寶養車


雖然現在主流的聲音都不建議原地怠速熱車,但實際情況下一些車主因為各種原因還是不可避免要原地怠速熱車,因此大家都很關心原地怠速熱車是否會產生積碳。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為什麼會說怠速熱車會產生積碳

當我們完全鬆開油門踏板時發動機就進入怠速工況,這時候對於電子節氣門的車來說通過節氣門閥片翻轉一個很小的角度來實現怠速進氣,拉線式節氣門閥片則完全關閉,依靠節氣門側面的旁通氣道為怠速提供進氣。這時候的進氣量少的可憐,而且活塞運動速度很慢,排氣動能降低,廢氣更不容易排乾淨,這一切都對氣缸內燃燒產生著不利的影響,理論上來說有加快積碳生成的可能性。

這樣的話還能原地熱車嗎

我認為只要你有原地熱車的需求就可以原地熱車,因為冷啟動後發動機轉速會很高,基本上輕輕鬆鬆1000朝上,為什麼這麼高呢?因為進氣量增大了!冷車啟動後發動機溫度太低,汽油蒸發性差,如果直接進入正常怠速控制可能會造成發動機工作不穩定,所以冷啟動後ECU基本上都會通過控制電子節氣門或者怠速電機來增加怠速進氣量提高轉速以保證發動機穩定運行。所以這時候嚴格來說已經不是怠速了,而相當於我們踩油門到1000多轉,怠速產生積碳的那套理論就略微不適用了。再說了我們並不是每天只怠速熱個車就熄火了,熱完車我們還要開出去啊,即便怠速那會兒真的產生了一定量的積碳,那溫度上來後我稍微拉高點轉速,讓進氣來得更猛烈些,我就不信衝不掉100%還衝不掉50%?

我認為只要不是經常性長時間怠速我們基本上不需要考慮積碳的問題

什麼是經常性長時間怠速還真不好說,不過我認為一個90秒的紅燈應該不算。我一直有種強烈的衝動想去看看我們當地交警部門的出警用車到底積碳嚴重不嚴重,因為好幾次出警我都看到那輛207原地怠速停著。有時候處理個事故好幾個小時,就那麼停著。當然了並不是讓大家敞開了原地怠速,畢竟人家修沒修車咱不知道,再說了人家是公款修車。我感覺這個問題就像喝酒,有人說喝酒傷身體,但是仍然有人喝,中國人喝幾千年了,還有著悠久的酒文化,但是你要每次都不醉不歸那估計是有點傷身體,所以說只要是合理的範圍內,沒必要糾結是否怠速。

其實想要避免積碳的話倒不如從用車習慣上改善,加合格的油,按時保養,常清理空濾,買信得過的機油,發動機有異常現象及時檢查,你給它伺候好了它就不會經常給你找麻煩。


愛車大家說


對各位有點幫助的可以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的朋友也可以點下關注!如各位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或見解歡迎在帖子上留言!


西瓜大笑看電影


肯定的回答,如果怠速時間過長一定會引起積碳,

長期汽車停駛,怠速著車因為轉速低,燃燒不充分,就會造成燃燒不完全,積碳就會形成。


對車也有損害

建議不要經常怠速著車時間過長。

長期停車,建議熄火。

如果有些特殊情況有需要,如等待客人,等領導。等等,一、汽車要縮短保養週期,換機油頻繁一些,機油容易氧化。

二、沒一萬公里坐下發動機修復和保護,好的保護產品具備幾個特徵,1、納米成分,密度一定比水重,滴入水中會沉底。2.加入發動機後噪音會改善。說明摩擦力下降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5f45000e2ce78924625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