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个北方人若长久在南方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用户6228525317


一个北方人长久生活在南方生活会有那些变化?

南方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冰冷,这是北方人最敏感的反应,由于北方干燥的气候人的皮肤相对比南方人粗糙,到了南方皮肤定会细腻,爱美的女士基本不用保湿保水的化妆品了。生活方面的变化南北方差异就更多不同了,首先饮食方面的差异最大,北方人一时很难适应,很多人只能选比较适合自己口味的用,渐渐渐的慢慢融入了群体中,人是环境的产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适者生存你才是法则的胜利者。


璨若银河sxj


两个同学,一个在广州定居,一个在苏州。

最明显的是说话有点南方味儿,声音小了,性格偏柔和一些了。

然后就是饮食口味,清淡多了,学会了煲汤。

有点不适应的就是,她们还是觉得和南方人相处比北方累一些,说话之前需要想多一点,不像北方这边直来直去。

酒量见小,哈哈,之前上学或是刚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可以起起哄喝点小酒,现在基本很少喝了,据说南方女人喝酒的少。

还有就是禁冻了,冻的手红红的穿的衣服也很少。





我的牛牛叫艾米


我是哈尔滨附近某县城某村的姑娘,18年嫁给我老公,他是四川广汉市某村人。家里的主食永远是大米饭,做菜不管荤素爆锅的料永远少不了葱姜蒜花椒干辣椒,家里做菜永远放很多的鸡精,东北的主食相对丰富很多很多,菜肴根据近些年的变化也是非常的丰富,在过年期间婆家喜欢挨家的至亲轮换吃团年饭,饭桌上十个菜有八个都是买好的卤味,还有一个是香肠,最后一个是一大盆骨头汤里加上白色的圆萝卜,娘家是荤素搭配齐全,还有海鲜,各类肉品不重样。再一个是食用油,四川普遍喜用菜籽油,而东北喜欢用大豆油。不过在四川我从未胖过,到现在快生了依然很瘦,各有利弊!下图是娘家菜和婆家菜对比,大家请看哈😊图一,娘家,图二,婆家




花生菇凉


来珠三角5年了。

养成了天天冲凉的习惯,10分钟快速洗好,也不用搓澡巾搓泥了。

因为气候潮湿,只要逢太阳好,被褥和枕头就拿出来晾晒。朝南的阳台很宽敞,阳光很充足。

窗户几乎天天打开通风,也并没有什么灰尘。

我看有人说皮肤变好了云云,我没特别感觉到,实(厚)事(颜)求(无)是(齿)的说一句,我原来皮肤就很好。

吃的嘛,我是南北通吃。这边的肠粉,家乡的凉皮;这边的艇仔粥,家乡的胡辣汤;这边的鸡蛋仔,家乡的吊炉烧饼……通通都是我的最爱。

生活品质上更讲究了吧,毗邻港澳,许多东西买起来方便,就是烧钱。


深巷明朝卖豆花


我是山东人,来了广东以后,口味没变,但是口音变了[捂脸]儿话音明显减少。说话还拉长音。我姐姐说我,你这什么口音,问题是我按照标准的普通话来说他们听不懂啊?有一次我们演出,一个演员打快板儿,当地人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是快板儿,他酝酿半天说了一个快板鹅!鹅![呲牙][呲牙][呲牙]


牡丹迟开让群芳


我要说的事情,算是蛮好玩的一个南北方差异。貌似之前还有相关段子在网上流传。

段子原版记不太清了,大致意思是:你到北方菜市场说你买一根排骨试试,不把你轰出来算我输。

我是河北人,回国后独自来上海打拼。一个人做饭确实有诸多不便,做饭不敢多做,买菜不敢多买。


刚开始的时候去买菜还是秉承北方人的习惯,不敢按个买蔬菜,按条买肉。起码是按着差不多有一斤,才敢让店家上称结算。

那时,遇到同在菜店买菜的本地阿姨、奶奶,拿着一颗蒜去上称,我在一旁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默默等店主发飙,然鹅。。。什么都没发生,一派祥和。

后来,我也渐渐改变了买菜方式,西红柿可以只拿两个,山药只拿一根,鸡蛋只拿几个。确实很方便,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浪费粮食了!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能简单用好坏来评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但还是会怀念家乡的风土人情,一家人一起生活,食物蔬菜还是会尽量一次买够一周的分量。一切都是热热闹闹,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息。

虽然现在科技和物流的发展,很多蔬菜不再受时令的限制。但我们家还是喜欢准备一些过冬蔬菜,经典选择:大白菜。当然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囤积很多,但是在白菜新鲜的时候还是会多买一些放起来。

回家过年,看到厨房堆满的各式菜肉,才真正有种过年的气息。

也许是我的小农思想吧,看到满满的存粮,心里也是满满的。


世界这么大历史那么长


从河南老家到广东广州生活了几年后,我发现我的饮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前在老家,我们的饮食以面是为主。俗话长说“南米北面”,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一日三餐多以米为主。北方人的饮食崇尚简朴,而南方的饮食做工精细。就拿一碗粥来说吧,在我们老家就是大、小米粥,玉米粥、充其量最多在里面放点红枣,做工最复杂的粥也就是八宝粥。而在南方不仅在粥里放瘦肉、火腿、皮蛋甚至猪肝、排骨等一股脑的往里面放。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一开始在饮食方面有诸多的不习惯,但随着时间推移口味也随之有所变化,不仅习惯了南方的饮食,甚至喜欢上了喝汤,而且爱上了汤文化。汤上南方餐前的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极易消化和吸收。


虽然现在我已经回到了家乡生活,但偶尔也会煲个汤,感受一下汤的细腻绵长,回味一下那段旧时光。


悦尔怡嘉


第一明显的就是皮肤状态的变化。北方干燥风大,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大,所以北方人皮肤粗糙且黝黑。南方空气湿润,紫外线小,所以生活在南方,皮肤会明显变的细腻白净。

第二饮食,北方喜好肉且食材单一,南方口味比较多样化,可选择性多,北方人生活在南方也就慢慢喜好这种生活了。

第三健康,北方冬天较冷,一般都是蜗居在室内,南方冬天虽冷,但平均气温不低,阳光充足,室外活动多,有利于健康。


牛萌萌的花样日记


离开帝都两年多,在海滨小城感觉出行太舒服了,马路上车少,人少,羡慕汽车司机,不用像大城市的司机一点一点往前蹭。骑电动车简直就是畅通无阻的兜风,路况太舒畅了。出个门,走在街上也不用一环二环三环五环六环的爬立交桥也没有过街天桥,也没有地下过街道,上下乱窜的折腾都没有了。遥想当初在家乡,去个中山公园看花,还要排老长的队过安检,再排队查验身份证,

偶尔去趟西山看个红树叶,上了公交车开始堵车,一点一点蹭着往前蛄蛹,眼看着前面就是公园大门,长龙一样堵车活生生堵一小时不能动窝,从家到公园本来40分钟,结果能堵三个多小时才到。妈呀,在南方这座城市,终于不用上下过节桥了,不用绕立交桥绕晕了,不用动不动就钻底下过街道转来转去了,南国的马路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绿化带,几条著名大道都是双绿化带,马路对称种有四行树木,再有双层花草,又凉快又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所以,环境导致人变得心平静气呼吸均匀,不再气喘吁吁心急气燥啦!



魂牵梦萦那片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