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哪一個更接近真實歷史?

歷史一書生


其實我們通常所說的《三國演義》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的簡稱。如果單從這名字上來理解就是以通俗的語言對《三國志》進行演義加工。事實上《三國志》成書於公元290年,而《三國演義》成書於1371年,比《三國志》成書要晚1081年。由此可見《三國演義》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借鑑了《三國志》的內容,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就此認定《三國志》更接近於真實的歷史呢?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麼理解也並沒錯——這從《三國演義》的成書歷程中可以得到驗證。

表面上看:《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所寫,然而我們其實也可以換一種角度去動態看待《三國演義》的成書歷程,那麼我們就會發現《三國演義》的創作歷程跨越千年。首先是公元290年成書的《三國志》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最初的素材。在南朝宋時期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在這一過程中裴松之並非單純只是對《三國志》的詞句進行解釋,與此同時他還增加了許多奇聞軼事,使傳奇色彩與可讀性都大大增強,這就使源於正史而又脫胎於正史的歷史小說初具雛形。到了兩宋時期民間的說書藝術已較為盛行,在這一過程中湧現出諸多關於三國題材的話本,一方面這些話本在大體上還是要尊重史實,但另一方面也必須吸引讀者的口味。大約到了元英宗至治年間(1321—1323)出現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是一部收錄了各種三國題材的話本故事的作品,全書約八萬字左右,已初具《三國演義》的規模。當羅貫中創造《三國演義》時實際上就是吸收借鑑了《三國志》、裴松之的注以及諸多的三國題材的話本故事作為素材。事實上當羅貫中面對《三國志》時其實就是面對的已經過各種加工渲染的千年前的歷史,那麼後來人究竟該如何去了解這種距離自己已很久遠的歷史呢?

有一種說法認為: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曾真實發生過的事件是客觀存在的,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物理學上有一個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哲學上有一個與之類似的概念叫做物質不滅——物質是不能被消滅的,它只能轉化為其他形態。事實上整個宇宙以及地球、人類的進化歷史、人類文明的演進歷史同樣遵循這一定律:歷史上發生的任何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一點一滴匯聚才創造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在歷史的發展傳承過程之中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事卻彼此互相影響著,從而造就了滾滾向前遞進的歷史進程,我們今天所身處的世界恰恰正是歷史上彼此看起來互不關聯的各種事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即使有的歷史事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人遺忘了,以致於我們如今對事件真相莫衷一是,但它仍對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的形成產生著微妙的作用。具體到三國時期這段歷史的確可能是話題較多的一段歷史,這主要是由於關於三國的歷史題材作品太多了,而這些作品彼此之間在一些細節上是有所出入的。在所以關於三國的歷史題材作品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不過這兩部作品的性質並不一樣:《三國志》是被列入二十四史的正史作品;而《三國演義》則是對其進行加工演義的歷史小說作品。

如果從治學的角度而言:當然是應該優先側重於《三國志》這樣的正史作品。而且《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本身是經歷過三國時代的人,那麼他作為當代人寫當代史當然都是蒐集的第一手資料,那麼這些直接材料的真實性自然是比後人的考證要有力得多。需要指出的是《三國志》和《史記》一樣起初並不是官方正史,而是陳壽私人攥寫,只是後人公認其史學意義重大,所以將其列入二十四史之中。然而《三國志》與《史記》又有所不同:《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出身於史學世家,而他本人也曾是西漢王朝的史官,儘管《史記》是他的私人作品,但以司馬遷史學世家的出身一定是能接觸到當時皇室圖書館珍藏的史料的;相比之下陳壽並非專業的史官,他的正式官職是治書侍御史,那麼可能有人就不禁要問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並非專業史官的陳壽攥寫的《三國志》真實性可靠嗎?事實上陳壽的《三國志》並不是他自己在家憑空發揮的,他在創造《三國志》的過程中充分參考了魏國和吳國的官史以及魚豢私人編寫的《魏略》,那麼蜀漢部分的史料又是如何而來呢?其實陳壽本人就是蜀國人,西晉滅蜀之後方為晉臣,因此他蒐集蜀漢的相關史料應該是較為方便的。陳壽的治學精神是很嚴謹的——他在創造《三國志》的過程中一定是要多方求證,直到能證實事件的真實性後才下筆。然而即使陳壽作為當代人寫當代史就已出現某些具體事件在流傳過程中失真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陳壽一般將他蒐集到的各種說法均羅列出來,由讀者自己去判斷事情的真偽。以馬謖的結局為例就在《三國志》中出現了前後矛盾的地方:在馬謖本人的傳記中說他是病死的,然而到了《諸葛亮傳》中又變成了被諸葛亮斬殺。這個問題連陳壽自己都無法考證,那麼對千年之後的你我而言就只能是個未解之謎了。

儘管單純從史學治學的角度而言:《三國志》的真實性高於《三國演義》,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就此否定《三國演義》呢?我們知道《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如果這是一本毫無價值的書又如何能名列四大名著之中呢?《三國演義》可以起到一定的歷史啟蒙作用,但千萬不要把它當史書看——如果你非要把借東風、空城計當成是真的,那你就輸了。《三國演義》真正的意義不在史學層面,而在文學藝術層面,就藝術的觀賞性而言:內容更為豐富詳實的《三國演義》自然比相對單調的《三國志》精彩許多。同時我們也不能簡單認定《三國演義》的內容就是完全不真實的,儘管從史學的角度看:《三國演義》的確存在太多誇張的情節,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觀賞它的另一種真實性——作者心中真實歷史觀和當時主流社會的價值認同。其實又何止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乃至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以及民間的白蛇傳、包公戲這些小說、戲曲作品如果非得從史學角度去考證真實性有哪些是經得起推敲的?但這些作品所反映的人們內心那種淳樸真摯的情感這可不是假的。《三國志》的史學價值高於《三國演義》是不爭的事實,但不能因此否定《三國演義》的藝術價值。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我的觀點是:論具體歷史事件和細節,自然是陳壽的《三國志》更接近史實,但是論宏觀史觀,還是《三國演義》更接近史實!

為什麼這麼說,對第一句話,應該異議不多,許多朋友也都提到了了,作為一個生活在三國時期的人,陳壽可以掌握第一手史料,具體事兒上可信度更高是肯定的,比如空城計不是諸葛亮而是孫堅,鞭打督郵的不是張飛而是劉備,單刀赴會的是魯肅而非關羽等等,還有很多,不列舉了。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演義》是小說,本身情節就是允許虛構的。

重點說說第二句話,宏觀史觀更接近史實的是《三國演義》。由於受到自身身份的限制,作為蜀漢降臣、也是晉朝史官的陳壽不可能說出歷史真相,因此《三國志》雖然名為“三國”,其實更像“曹魏史”,為什麼?1.只有曹魏帝王稱“紀”,而蜀漢和東吳兩國君主貶低為“傳”,這與《三國演義》中一視同仁的態度不同,也是不符合史實的。2.東漢末年大的割據政權領導人傳記全部歸到《三國志魏書》,顯然不符合史實,董卓、袁紹、呂布、袁術、劉表等人何時當過魏臣?這恐怕還是演義真實。3.直接貶低季漢為蜀國,雖是沒辦法,但是顯然不是史實,劉備建立的就是漢朝,按說應該是“魏漢吳”三國志,可是陳壽為了強調曹魏正統,為後來的司馬氏繼承皇位張目,貶低蜀漢為蜀國,這一點不但劉備君臣從來不會這麼認為,而且大部分人心思漢的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後來才有了《漢晉春秋》《反三國志演義》等書的問世,就是要扭轉《三國志》扭曲的歷史觀。

還有說到這裡,可能就得說說歷史上紛紛擾擾1800多年的尊劉抑曹歷史,許多人都認為《三國演義》是其中典型代表,因為這部書是以蜀漢為正統的。尊劉抑曹反映人們一種情緒,追求正義仁義,反對“寧可我負天下人”的自私自利價值觀,這難道不是更反映真實的歷史人心嗎?!

最後還要不得不提的是,《三國志》對魏國許多人的傳記都非常詳盡,有很多人歷史上並不知名,而對蜀漢和東吳的則較為簡略,最為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對五虎大將記載寥寥幾筆、慘不忍睹,如果沒有裴松之的注,就更難讀了。

綜合來說。我覺得三國演義更真實一些。



磨史作鏡


這個問題很明顯,是《三國志》。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范曄的《後漢書》以及西晉陳壽的《三國志》被稱為前四史。

陳壽生活在三國末期和西晉初期著名的史學家,拋開個人觀點和官方因素,大家覺得還有哪個史學家對三國的瞭解比陳壽準確。

《三國演義》大家都很熟悉不必多說,我們就說演義二字,什麼是演義?小說體裁之一。“演義”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周黨傳》:“黨等文不能演義,武不能死君。”據《辭海》解釋:“謂敷陳義理而加以引申。”可見“演義”是指根據史傳、融合野史經藝術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種通俗的長篇小說。近代認為“演義”與“演繹”意義相近,是作者根據史實由一定邏輯性假設出來的事件。

那麼《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哪個更貼近史實就一目瞭然了。

再說得通俗點,就是:

羅貫中可以比喻成當代金庸的小說作家,很多關於歷史的小說,都以歷史背景為基礎來展開一系列精彩的故事,但是為了故事更加精彩戲劇更加衝突,難免會加入一些虛構的時間或者人物,也避免不了會有主角光環,看演義看的是文學價值,對於歷史還真別當一回事,三國演義裡子虛烏有,移花接木的事情多了去,這裡就不一一細數了。再說白了,《三國演義》是為了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而創作的,至於太有什麼社會和歷史的意義這下次再討論;

而陳壽呢可以比喻成當代類似易中天這樣的研究歷史的學者(當然這裡肯定有爭議,舉例易中天主要是大家都知道易中天讀三國)。他的出發點是研究歷史發展變化和真相,先不說專業不專業,但就這一點就已經有明顯的區分,研究歷史是很嚴謹的,很多歷史真相雖然也可以假設,但都需要大量的論據支持,不是張口就來的事情,況且陳壽是最接近三國的人。除了一些避諱,或者當時統治者有意要隱瞞的事實外,基本是儘可能的接近真相,更不會出現誇張的篡改或者胡亂編寫的。


喊走就走




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從更貼近史實分析,當然應推《三國志》,他是將《魏書》三十卷,《吳書》二十卷,《蜀書》十五卷,共六十五卷史實經認真考訂,慎重選擇,嚴格審核完成的。因為陳壽是晉朝臣,晉是承魏得天下,所以裡面對曹操父子是褒揚的。



而《三國演義》則是歷史小說,評論是七分實三分虛。實的部分比如大致歷史發展的五大部分,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等。



著眾說一下虛的部分,羅貫中的演義對曹操是貶損的,對蜀是褒揚的,大家熟知的幾個經典橋段估計令大家失望了。首先說幾個武將的神勇,比如關羽,關羽的經典是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踦。



史實記載,華雄為孫堅所殺,而非關羽,文丑為徐晃所殺,過五關斬六將為虛構,就連關羽踦的赤兔馬也是虛構,呂布死後,赤兔馬不知所終。只有顏良是關羽所殺。再比如,趙雲自願百萬軍中救阿斗,殺五十四員大將,救阿斗倒是真,但絕非自願,是劉備命令他斷後,不聽從不行,更沒殺五十多員大將,還有張飛長坂橋佈疑陣嚇退曹軍,根本沒有疑陣,



只是曹操覺得張飛英勇未敢進兵罷了。再說幾個經典,曹操的夢中殺人保護自己是假的,



還有更悲劇的,諸葛亮借東風是假的,空城計是假的,那時孔明和司馬懿還未對壘,



氣死周瑜是假的,周是病死的,草船借箭是孫權的策略,這些都是羅貫中給孔明臉上貼的金,總之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不是歷史,但羅貴中將兵法三十六計演繹的淋漓盡致,深得大家喜愛,大家也願意相信就是歷史。


紅皮書1


顯然是《三國志》更接近真實的歷史。我就舉周瑜這個例子。

真實周瑜氣量極大

我們知道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周瑜描繪成一個氣量狹窄,然後被諸葛亮耍的團團轉的人物,但真實的周瑜卻並非如此。

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

《三國志》上記載,說周瑜氣量極大,非常得人心,只跟程普有點過節。原因是程普年長,又是曾經孫堅的老部下,在軍中的資歷甚至高於周瑜,而年齡又大了周瑜許多。但是即便如此,最後程普對周瑜是心悅誠服的。這在裴松之注中有記載。

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程普說,與周瑜交往,就像喝美酒,不知不覺就陶醉其中了。

周瑜氣量大的佐證

1.孫權對周瑜的評價

孫權後來對周瑜做出過評價。

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

孫權說周瑜雄威剛烈,膽略過人。試問一個心胸狹窄的人,怎麼可能做到雄威剛烈,怎麼可能在曹軍幾十萬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只用3萬水軍打的曹操丟盔棄甲,倉皇北逃。

2.眾人對周瑜的敬仰

周瑜死後若干年,周瑜的兒子周胤因為犯法被官府判了流放。當時諸葛瑾和步騭聯名上疏,說周公瑾對我吳國是有大功的,現在公瑾去世不久,他的兒子被降為平民,流亡外地,這會讓群臣心寒,讓老百姓失望的。請您赦免周胤的罪過,恢復他的爵位。

竊惟陛下欽明稽古,隆於興繼,為胤歸訴,乞丐餘罪,還兵復爵。

朱然和全琮聽說後,也上書替周胤求情。可惜的是,赦免的旨意還沒有下達,周胤就病故了。

羅貫中為什麼把周瑜寫的氣量小

羅貫中之所以把周瑜寫成小氣量,是因為周瑜曾經建議孫權軟禁劉備,同時不要把荊州借給劉備。

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

周瑜提出過軟禁劉備,隔離劉關張三人的計策,可惜孫權沒有采納。《三國演義》是一本以劉備的蜀漢為正統的小說,周瑜這麼暗地裡算計劉關張,當然沒有好果子吃,羅貫中是拼了命黑周瑜。但是《三國志》不會忘記周瑜,歷史也不會忘記周瑜。


李杜文


而《三國志》則是是蜀漢的官員陳壽所寫。加上陳壽本身有良史之才以及親身經歷了三國的大部分時間。所以他寫的《三國志》更能反映當時的歷史。

關於《三國志》這本書,是陳壽收集了《魏書》、《魏略》以及《吳書》再加上自己在蜀漢的親身經歷,多方考證,仔細辨別真偽寫出來的良史。在史學界的評價也是極高的。唯一的缺點就是過分的簡略。很多大事不到幾個字就敘述完成。讓一些三國研究者很是抓狂。如果想要了解三國這段歷史,建議讀毛宗崗的批本。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羅貫中所寫,距離三國已經1000多年了。加上作者本身也不是研究歷史的人才,只是一個普通的士人。而且寫這本書的材料多數是來自於《三國志》和民間傳說。是一本文學鉅著。不能夠當作歷史書來看的。


聯盟大俠


歷史到底是什麼?現代人如何去了解一千多年前真實的歷史?

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你想怎麼說都行,因為已經查無對證,但歷史就是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選擇迷茫期,接觸到歷史的途徑很多,有網絡、影視、史書、小說等等,但最能反映真實歷史的只有史書,而其它的網絡、影視、小說等都是以史書為基礎,進行各種藝術創作,使其更具有觀賞性。




以三國曆史為例,描述三國曆史的史書很多,有《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漢晉春秋》、《華陽國志》、《魏略》等,而以《三國志》最為出名。

《三國志》是一部私人編撰的史書,並非官方編撰,《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先是蜀漢官員,晉朝統一天下後,在晉朝為官,其一生為官不得志,官至治書侍御史,就是管理圖片文獻的官員,不是史官。



《三國志》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並在三國曆史上佔有主導地位,只是因為陳壽撰寫的這本史書寫的太好了,文字簡略,敘事清晰,取材嚴謹,書中所寫內容得到了當時及後世很多史學家的肯定,因而流傳至今。《三國志》成書後,當時正在編寫《魏書》的中書侍郎夏侯湛認為陳壽的《三國志》已經清楚的描述了魏史,因而自已沒有必要重複寫作,並放棄自已的著作《魏書》的編寫。


如何評價《三國志》是否接近真實的歷史呢?

陳壽雖然不是史官,但陳壽師從蜀地大儒譙周,頗有才華,陳壽編寫《三國志》的基礎是魏國官史:王沈的《魏書》,吳國官史:韋昭的《吳書》,及魚豢私人編寫的《魏略》,而當時的蜀漢不設史官,再加上陳壽本身就是蜀地人,自行收集蜀漢民間及官方的文獻資料和走訪一些當事人的後世子孫,才編寫的蜀書。



寫史書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如實記錄,不能胡編亂造。當陳壽收集到相互矛盾的材料,如果又不能排除哪一種材料是真實的,哪一種材料是虛假的,陳壽一般會把兩種矛盾的事情,記錄在不同人物的傳記中,所以《三國志》中會有一些前後矛盾的事情,如《三國志》中關於馬謖的死有三種說法,在《馬謖傳》中說是病死,在《諸葛亮傳》中是被斬殺,在《向朗傳》中又是馬謖逃跑。

像這種連陳壽都搞不清楚的事,我們現代人更不可能搞的清楚,所以有時候歷史就是迷霧,很難弄得清真實到底是什麼?我們只能瞭解到大概的可能,就像馬謖的結局一樣。



陳壽身為晉臣,在寫《三國志》時,以魏為正統,多少對於魏及晉朝的人物有些美化,如曹操、司馬懿等人,但陳壽又會在其它人的傳紀中將事實真相描述出來,如赤壁之戰,在《武帝紀》也就是曹操的傳紀中,說赤壁之戰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瘟疫,而在《周瑜傳》中則清楚的說明了曹操是被周瑜以詐降計加火攻擊敗的。

所以讀史不能只看一個人的傳紀,要看每個相關人物的傳紀,作出一個綜合評論,才能接近真實的歷史。總體來說,《三國志》是最接近三國真實歷史的史書了。


再來說《三國演義》的真實性。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元末明初人,與陳壽相比,晚了一千多年,以羅貫中的視角去看三國曆史,跟陳壽完全不同,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關於三國的歷史討論已經非常多了,但這些並不妨礙羅貫中的創作。

從來源上說,沒有《三國志》存在,就不可能有《三國演義》,正是因為陳壽的《三國志》存在,才讓羅貫中有了創作《三國演義》的基礎。

《三國演義》的定位是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羅貫中不需要去考證自已所寫的是不是真實的歷史,只需要按照自已的思路,盡情去發揮,以精彩性吸引讀者,才是一部成功的小說。



所以你看《三國演義》對於戰爭及打鬥的場面描寫著非常精彩,非常詳細,完全不用像陳壽那樣惜金如墨,你看《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打了多少回合,張飛、關羽、劉備何時加入,都寫著清清楚楚,這是真實的歷史嗎?連陳壽都搞不清楚的事,羅貫中連他們打了多久,怎麼打的都弄的清楚了,不可能嘛,還是一千多年前呢,這都是羅貫中的藝術加工,不是真實的歷史。

《三國演義》是以《三國志》為基礎和背景寫作的,書中大的歷史事件基本上與《三國志》及真實的歷史吻合,但在細節方面的描述基本上全是羅貫中的腦洞了,最詳細越不是真實的歷史,歷史是不可能如此詳細的。

《三國演義》之所以有名,在於他的可讀性、精彩性,這是小說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原因。而很多人知道《三國演義》而不知道《三國志》存在,便誤以為《三國演義》是真實的歷史。




綜述,作為史書的《三國志》更接近於真實的歷史,而作為小說的《三國演義》卻是大眾最喜歡看的作品。

《三國志》存在的主要作用是供專業讀者去研究真實的三國曆史,內容枯燥難懂,讀者較少。而《三國演義》存在的主要作用是作為小說供一般讀者去消遣時間或作為愛好來讀,內容精彩,可讀性高,讀者非常多,因而流傳性比《三國志》廣泛的多。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演義》本書描述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興亡的故事。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根據正史三國志(晉陳壽撰)改編而成的章回小說。正史奉魏為正統,但演義卻以劉備所建的蜀為正統,並視之為漢室的繼承人,書中以劉備及其部屬為中心,引出通篇的故事。以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死諸葛能嚇走活司馬懿(字仲達)。內容為概要。而三國志,本書記述的是後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歷史。志,就是記錄的意思。全書共有六十五卷。內容圍繞,諸葛亮傳,魏志,倭人傳。《三國演義》是以《三國志》為藍本,加上民間的傳說故事編成的,古代戲劇,常以《三國演義》為題材,其呈現的壯觀場面,非常叫座。而《三國志》的文章簡潔精要,被視為正史中的良書之一,撰者,陳壽,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縣)人,最早在蜀為官,蜀亡後,仕晉,完成《三國志》六十五卷,後由南宋的裴松之作注,參引諸書,成為最有名的史注。而現存最古老的《三國演義》版本,是附有明朝弘治年間甲寅年(一四九四)和嘉靖年間壬午年(一五二二)序文的弘治本,全書二十四卷,二百四十節,弘治本,後雖陸續有各種版本問世,但自從明初毛綸,毛宗綱(江蘇常州人)父子所校訂的,毛本,於清康熙十八年左右出版後,以前各種版本都相形失色,終至消聲匿跡。毛本,根據以前版本,改兩節為一國,二百四十節改成一百二十回,並附詳細評語。這些就是《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兩者的不同之處!🦄🌺🌺





飛天ZY漫雪


今天蠶葉君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兩本書。一本是《三國演義》,另一本是《三國志》。現在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很多,但是看過《三國志》的人卻非常的少,那麼這兩本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三國志》是中國25史中的一部。是我國的正史之一。記載了有東漢末年一直到西晉統一期間的歷史。《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與《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並列為中國四大名著。是一次120回的長篇章回歷史小說。

三國志的作者是陳壽。這位陳壽曾在晉朝做官。私自傳寫了三國的歷史,一共是65卷,後來被合成為一部《三國志》。後世對其評價很高。在本書當中,他以曹丕所創建的魏國為正統。在整部著作當中,採用魏國年號記年,三國志主要以記載史實為主,秉筆直書,對於情節描寫較少。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

《三國演義》的作者。目前很多學者公認為是明代作者羅貫中。在小說的前半部分。主角是劉備,關羽,張飛等人,到了後期,則是諸葛亮,姜維等人。而在三國志中正面人物如曹操,司馬懿等人在小說中,全都成了反派角色。此外,羅貫中還在《三國演義》中,摻雜了很多天命色彩。比如諸葛亮這個人能夠知天命,借東風。這其中不乏浪漫主義色彩,這些內容都與三國志有顯出的區別。

綜上所述,就文學價值而言,《三國演義》高於《三國志》,而從史學價值來看,《三國志》以更為準確。






飛翔的歷史


首先要明白兩本著作的區別。

《三國志》是中國二十五史中的一部,記載了由東漢末年一直到西晉統一中國期間的歷史,是一部正史。



《三國志》 是陳壽所著,陳壽曾在晉朝做官的時候,就開始撰寫三國的歷史,一共是六十五卷。它的敘事方式過於簡單,同時他以魏國年號為正統的這種做法,引起了後世很多的爭議。

後來南北朝時的裴松之對《三國志》進行了正文的註釋和補充。裴松之對《三國志》補充了許多陳壽的原書中沒有記載的人和事。所以後來所刊印的《三國志》,都是把兩人所寫進行了合併。



至於《三國演義》,我們就從演義這兩個字就可以明白,它裡面有太多的民間傳說和作者本身情緒的抒發。


羅貫中經歷了元未的紛亂年代,本想做一番大事業,可事實並沒成功。於是明朝建立後,就在朝廷的默許下,依據《三國志》,撰寫了《三國演義》一書。

後來《三國演義》又有清初文學家毛宗崗負責修正,那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卷首詞,就是後來毛氏父子加上去的,這一句卷首詞可以說是整部書的點睛之筆。



所以很明顯《三國志》更接近歷史,沒有《三國志》,可能也不會有《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