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临摹的国画作品就一定没有价值吗?

巩庆喜工笔画馆


中国画讲传承,承接传统最直接的学习方法是临摹。每一个中国画学人都是从临摹入手开始走入中国画。可见,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必要过程,那为什么我说临摹也有价值呢?


陈会衡临摹作品

我说的价值体现在专业技能上,没有深入传统中学习,就不知道前人总结的具体技能,单靠个人摸索,猴年马月能研究出来?所以说临摹是直接学会古人的笔法墨法皴法,走的是捷径,对个人以后的创作大有裨益,这就是临摹的艺术价值。


陈会画山水创作

再有,中国画者学有所成,等到哪一天,临摹作品还会体现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但这只是建立在功成名就之上,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陈会衡临摹作品

观历代中国画名家所走的路,时不时会发现仿这家仿哪家,这也是一种临摹学习的方式。当然,继承不是为继承而继承,还得创新,有自己独特面貌的中国画作品,价值倍增。


陈庄水墨画家


凡人临的对别人没啥价值,对于自己, 任何临摹都有价值,临摹古人画作,是学习古人技法的最有效途径,学习中国画,没有经过临摹是不可想象的。

图左为本人临摹



老是睡不着


临摹的国画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还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家知道,学习中国书画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就是临摹,但正象所有的书画都有不同 品位一样,临摹的作品也有品位高低之分。当然原创的国画,因其某些技法独创性,章法,构图,立意的独特性,原创国画的价值当然是临摹作品无法期极的,但好的临摹作品,又由于临摹者的艺术理念,属于在原创基础上的再创作。

巧的是我老婆现在西安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学习,我对临摹国画的事知道的多一点。比如去年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很喜欢书画,但他对书画很懂,知道我老婆在美院学习,就拿出他收藏的一幅工笔关公让我老婆给指点,我老婆只说胡须染的不够,当然不能说的太多。我也见过许多工笔人物脸部是平涂,根本没有立体感。那么这些临摹不到位的肯定没有价值。

而我确实认实一个老兄想让我给他找人临一幅古画,我找了美院硕士,人家说能临……(后面就不说了,免得挨骂),你说硕士临摹的和业余爱好者临摹的价值能一样吗。

后面附老婆临摹的几幅画,其中《千岩万壑》全长七米,我己装裱成长卷(我仅展示局面);《秋冥》虽在以前回答上使用过,但我又使用上来,这个我挂女儿卧室;《马球图》我也挺喜欢,不管在别人眼里有没有价值,但凝结着老婆的心血,对我而言是无价之宝。





顺其自燃


所有的国画家都是通过临摹前人作品,学习技法与审美思想。继而推陈出新。说临摹无价值的人,基本都是不懂中国画的人。一知半解才会随便乱说。





书画家毕国栋


 临摹是国画学习的重要途径,它的开展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绘画风格和审美理念。首先,临摹必须选择一定的范本。中国画在中国的发展近千年,经典作品众多、派别众多、巨匠众多,每个派别、每位巨匠、每个朝代,其笔墨表现、意境塑造、气韵的追求均有所不同。当初学者选取某一巨匠的作品作为临摹范本时,则会专注于该作者的笔墨语言、绘画理念,长期的临摹,使初学着深受范本笔墨语言和绘画理念的影响,使其在自身的艺术创作中带有范本的影子。就是平时所说的“入古”、“有出处”等。这是国画学习者长期临摹,深受范本影响的结果。比如齐白石,在衰年变法前,一直临摹八大山人、吴昌硕的作品,又如贾又福 其一直传承着李可染的绘画精神,创造出别具风格的太行山水,而贾又福的学生白联晟,在学习贾又福太行山水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笔墨语言。在中国画的学习中,以继承古人、学习前人的方式而成为一代名家的国画家举不胜举。因此,临摹对于国画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墨色之境


好的临摹国画作品是有价值的,远有张大千近有任重。下面是我画的一幅国画取名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无花居主人


不知是哪位大家,求赐教




7669819970194


凡是临摹的精品都有价值,虽然不是你创造,但临摹依然是小创作,因为你一笔一墨也倾注了你的心血。这是对初学者而言。

对于大家来说,临摹可以乱真,甚致起过原作,据传,张大千对人说,他得到一本陈半丁册页,大家观后称赞不巳,但张大千却告诉这是他临摹的,众人都不相信,他拿出真的,众人都感到难辯真假。这充分说明,即是临摹,精品也有很高价值,鉴宝栏目上下也有好多人花大价钱买这种作品吗?


兰竹944


宋代的书画家米芾说过古画九百年后失去神采,往往为了传世久远,古人不是画在墓室的壁间,就是画在绢帛较好的材质上,便是这样,难防岁月的风霜,斑驳残缺成了常态,岁月亦是丹青好手,会把人间妙手原本的面目化为另一番的景象,今天的人们在山洞时或墓室里看到昔日的绘画,已经不是原本那个本来,今天的有些画者,比如张大千,绘制敦煌壁画时,会推想此画原本的样子,然后意临下来,虽然与古画原画并不重合,却也更为真实接近的反映当时的风格面貌,获得较为准确的复原,把古法的技法与风格更为精确地传承下来。但是较为准确其实也只是在某些程度上的较为准确,作为现代人的张大千,临摹时会打上今天时代的络印,有自己时代的风韵特色,由此想到另一个与唐朝时代接近的宋代画家赵佶(这里我隐去其皇帝的身份),摹写唐代的仕女画同样是接近准确,但他的画总还是把宋代的风韵渗入了这些唐代的仕女画中,成了两个时代风韵的合体,有原本的样式,亦有新时代的意味,最为突出的是胖与瘦,开放与收敛区别程度,至少在宋代,时代的不伟而有点弱势,故其人民的体型会削弱,风尚上亦不会如唐代那么地大度,有点拘束感觉的增添。我们可以从新发现的古墓室的真实唐画与雕塑的造型中,还有日本奈良的作品中窥视到唐代的风采远胜于宋摹品,气度格局还有丰腴的程度,赵佶的喜好影响到其在传摹唐代仕女画时,有所减弱唐原本丰盈的格局,也就是在气韵风范上,有所退化,这个画如其人也是十分铁的规律,一幅原画有其本来的元素,但不同时代不同水平的画者摹写时,会把古风渗入自己的意味,这就是唐代仕女画流传下来的真实现实是唐风中有宋韵,欣赏者不可不察。一些西方的学者在表述绘画的优质时,有时认为新的仿品好过昔日残缺的原作,这应当是有它的道理,在龟兹的山洞里的佛画的残缺程度强过敦煌壁画的程度,一些新的临仿者大多数只是仿其现实的样式,而不是推想原本的样式,这种摹写是难以领会原作的精神风尚的,当然不是每个画者有能力穿越千年,寻找昔日的旧制,只能把今日保留下的风尚记录下来,仅只能到这个境界。艺术品是有年的,新生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个是大体尊重原样的仿品,一种是 把古代绘画的精神化入自己的作品中,有时是不着痕迹,让大多数后之视者只知其画本身,而不知所以然的源流因素。若说绘画是图式的修正,那么每个时代的绘画不管是新创还是仿品,都是有前人的痕迹,其中的消息能够较为清晰的分辨者,那就是人的识见有过人的地方。西方的油画其实亦难保存九百年,不断是临摹品或者修复品替代发原本的样式,这个也是正常的,当然修复与摹仿总有有时代的络印,有轻微的走样。这个工作真正的大家不看重此工作,而是更多地画点变体画,各种流派的画者比如毕加索就画过大量的变体画,基本上是踏着古人的尸体上前进,为自己的作品增添光彩。

唐代的仕女画确实到了一个峰头,让宋人观之而止步,所以宋代画人更多的是多为花鸟山水而避免唐代气局博大的风头,赵佶是利害而有天赋的画家,也只是把九百年后会失色的原创唐代杰出的仕女画作品临仿出来,新创其实不多,这个意味有点象书法,唐人书法的法度到了登峰造极,还有什么办法,宋人只有尚意也许还求得生存罢了。也就是唐代仕女画的水平实在太逼人了,让人无法找到超越的突破口,作为皇帝的赵画家由于有占有唐代优秀极品原作的条件,所以其观赏原作,惊叹之余,在为我们后来者做一个工作,临摹而能让更加后来者能够领略唐代仕女画的美妙无极之处,当然自己也会沾点光,让人们不仅得老赵是干过皇帝的,亦是一名丹青好手。

唐代仕女画的丰满是一个时代的所然,当然与秦地西部中心的人的体质有点关系,人们也许记得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实亦是有中东风尚的胖美人,十分的丰腴,有某种时代与地域的喜好因素在其中。唐代在中原文明史上的地位其实很难有替代者,而且很难重复,但它的艺术和艺术品显示出来的视觉印象却让人们感受了那个时代的气度与风尚,让观者的心理其实是十分爽意的,观看一幅唐代仕女画,胸中有会涌出一股难言的气魄,这就是优秀时代的艺术品的感觉力所在。

宋韵的唐代仕女画的摹仿品的收敛意味确实减弱这种原品的震撼力,但是如果九百年原品失去光芒,今天的人同样无法领略唐代仕女画的妙处,所以对天次一等的迹,我们还是欢欣的,由于我们总能追寻到昔日的风尚,艺术的梦境不全在恍然之中,还是有个清晰的所在。(家林论艺)

那么唐风是什么,宋韵又是什么,如果用抽象的词语来说明,其实也太朦胧点,这里我是探讨仕女画,包含两个朝代的合体,所以我想到两个词语,一个是大家闺秀,一个是小家碧玉,这就把唐风宋韵形象点地表述清晰了,确实,唐风的存在与时代的成功与地域有关,唐的中央治所在三秦,此地靠近与连接西部另一个文明的中心,希腊罗马,虽然实际上隔得远,却因为中国传统的西域地区连接而获得连络,帝国的首都格局大,版图富于四海,武功文治到了一个难以复加的境地,西方人蜂涌到长安,如同今天的纽约北京东京,博大的王朝,博大的气魄,造就其人体体质的丰腴圆满,生活的富足流油,性情的开放奔腾,这个时候程朱说教还没出现,一切请循其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着装的秦汉风尚得到传承与改进,从图中的雕塑气象来看,女子装着并不封闭,而是适当地开放,尽可能显示性感,以期博得异性的青睐,当然由于与西域联系紧密,胡姬们的开放风尚亦会影响唐朝的中原女子,不想弱于人而试比高,争艳斗胜,在装着开放上故点小聪明是正常的。今天的东洋女子的开放,其实中华的祖先原本如此,看来得请循其本了,实际上今天的时代在不断的复兴原本的汉唐风范。

唐朝博大的原因是时代的成功,格局大,气魄大,境界大,人的体质雄浑博大,这个是从男生说的,人的体质丰腴饱满,这个当是从女生说的,唐风的仕女画原品当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女子的丰盈饱满。但是到了宋代,这个格局就不见了,一切因此变小,气局下,胸襟小,版图受胡人的压制,为了长治久安,造反起家的赵氏开国者收缩武力,看紧中央,弱化边区,缺少张力、雄心,变得小家子气,这就是格局造成小家碧玉的原因,这种气度当然影响到艺术的创作,而且赵氏看宋朝的女子,难有唐时那般的胖,瘦弱得多了,是人比黄花瘦(呵呵),所以赵佶摹写唐风时,总有点水分,不过最终是唐风感染了宋匠,制作时唐风还是得到传承,这样不是完全的宋韵,同样不同于完全的唐风,两朝合体,成为另一番的景象,也是我们读摹品需要理会的地方。

宋朝的格局小,在此前的战乱影响中原的文明格局,这个可能在服饰上有所收缩,约束,更为重要的原因,专制统治者为一家天下的长久,开始接受程朱的说教,在精神与心理上压制中原人民原本自由豪放的天性作风,也就是无任在时代的版图与心理格局上陷入弱势,无法抒展大汉的情怀,在仕女画上,没有太多新的创制,而是摹仿昔日的画贤,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追梦者。

以上的文字事实上等于回答了艺术品临摹的价值,不仅仅本身是提高画者绘艺水平的方式,亦是传承保存祖艺的良好方式。


雷家林书画


只要你临摹到某位古代名家的画风,只要临摹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名家的作品相似度不分你我,那么你的画肯定好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