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下面這個畫面,應該令無數軍迷扼腕嘆息——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烏克蘭共和國繼承了相當龐大的蘇聯軍事遺產,其中就包括有19架幾乎是全新的圖-160型遠程戰略轟炸機。但後來由於各種因素,這批飛機除1架被“無害化處理”後放進博物館作為陳列機,8架被交付給俄羅斯聯邦用於債務衝抵,其餘的10架“白天鵝”被全部拆除並無法復原。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這也是各路軍迷耿耿於懷加津津樂道的段子,那麼1991年的烏克蘭政府,為何會毅然決然地毀滅這些威力強大的蘇聯遺產呢?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政治因素:被美俄忽悠瘸了

首先小編必須強調一點的是:在新生的烏克蘭處理蘇聯軍事遺產的過程中,政治性的因素佔了相當大的決策比重,至於什麼是“政治性的因素”,說得好聽點叫戰略誤判,說的不好聽就是被忽悠瘸了。

在美俄兩國的聯手忽悠下,烏克蘭廢掉了自己的核武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蘇聯在80年代開始出現在意識形態與國際關係領域自我矮化、自我抹黑、自我麻痺、自我毀滅的過程,對國家間鬥爭的殘酷性與複雜性毫無認知,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片面採取一廂情願的理想主義甚至泛道德主義態度。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而在1991年底蘇聯解體、持續40餘年的冷戰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突然結束、大家全都鬆了一口氣後,國際上的樂觀主義氛圍更加助長了新生的俄羅斯聯邦與烏克蘭共和國領導人放鬆警惕的想法。烏克蘭領導人決策拋棄蘇聯遺留的軍事資產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此”——冷戰結束了,東西兩大陣營已經全部被納入了“民主國家體系”,而按照美國人的說法,“民主國家之間是不會有戰爭的”。

烏克蘭被拆除運走的導彈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同時美國和俄羅斯還同時為烏克蘭的自由和獨立作出了政治保證(1992年5月23日的《里斯本協定》與1994年1月14日的《莫斯科協定》),確保烏克蘭不會遭到任何國家的入侵。既然都有雙重保險了,看來這把穩了,咱們還費那老鼻子力氣去保存這麼多殺傷力巨大的蘇聯戰爭機器幹嗎啊?不如趕快加入“和平大合唱”,把這些不中用的東西全部拆了算了。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軍事因素:養不起,用不了

但是,除了政治性的因素,在烏克蘭“全面銷燬蘇聯遺產”的決策中我們也必須看到,單純的軍事上的因素也佔了相當的比重,軍事因素與政治因素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

1996年10月23日,美國參議員山姆·納恩和理查德·盧格參與銷燬烏克蘭核武器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武器遺產

我們還是先來看一看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到底分得了多少大型戰鬥裝備與戰略武器好了。根據目前的統計,解體之後的烏克蘭陸軍接收了蘇軍部隊撤退(或者直接就地轉隸)後留下的350臺T-80B、1320臺T-72B、2400臺T-64坦克,440臺BTR-80、1300臺BTR-70、2100臺BMP-1/2型裝甲車/步兵戰車,以及數千門各型號身管火炮/多管火箭炮/反坦克導彈等支援火器。

蘇聯解體後遺留在烏克蘭境內的坦克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烏克蘭空軍除接收了蘇軍部隊剩下來的那19架圖-160之外還拿到了32架圖-22M/M3和30架圖-95MS,以及65架蘇-27S/P和220架米格-29B/S,這還不算蘇聯空軍運輸航空兵丟給烏克蘭的超過100架IL-76MD和IL-78型運輸機/加油機以及7架An-124“魯斯蘭”大型戰略運輸機,還有那2架(1架能用1架拆備件)全世界絕無僅有的An-225“夢幻”巨型戰略運輸機。

An-225“夢幻”運輸機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此外還有配套蘇聯空軍遠程航空兵的1068枚Kh-55型空射遠程巡航導彈(性能與美AGM-109相當)和2400餘枚裝備給蘇軍前線戰術航空兵的戰術核彈頭;最強大的戰略火箭部隊則得到了127枚UR-100N和42枚РТ-23型洲際戰略導彈及配套的數百枚戰略核武器。這些就是蘇聯解體之後蘇聯留給新生的烏克蘭共和國最後的禮物。

UR-100N UTTKh洲際彈道導彈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沒錢養武器

那麼,彼時的烏克蘭共和國面對這麼一大攤子武器裝備,能做到“有錢養、玩得轉、用得好”嗎?恐怕答案大多數都是否定的——在資金與財政支持方面,烏克蘭事實上自1990年開始已經陷入經濟衰退的狀態,從1992年到1997年更是連續6年經濟負增長,其中1994年的負增長率高達24%,官方統計烏克蘭1997年的實際GDP總量只相當於1990年的43%,工業產值和基建投資縮水一半以上,農產品產量減少四分之一以上,歷年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如1992年到1994年國家財政赤字甚至一度佔到了GDP接近10%的比重。

烏克蘭目前的狀態:窮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整個烏克蘭經濟在2000年之前都處於極不健康的狀態(當然2000年之後也沒好到哪去)。在此情況下別說能養得起這數百枚洲際彈道導彈,數千枚戰術和戰略核彈頭,數百架先進的作戰飛機,數千輛坦克了,能維持著烏克蘭軍隊的基本建制不散架、士兵不放羊這已經算是烏克蘭領導人燒了高香了,還要啥子自行車嘞?

玩不好這些武器

同時,就算是解體之後的烏克蘭財政狀況尚可,能夠養得起這些大型戰鬥裝備,從“玩得轉、用得好”的角度來看,烏克蘭軍隊能會用、敢用、用好這些東西嗎?答案恐怕同樣是否定的。

喀山飛機制造廠內的圖-160轟炸機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我們還是以本文的主角圖-160型戰略轟炸機而言,儘管部署的基地在烏克蘭境內,但負責製造圖-160的主機廠我們之前提過,是在俄羅斯中東部喀山地區的喀山飛機制造廠,而部署在烏克蘭的空軍基地只有飛機小定檢的能力,連大定檢都需要喀山廠派出技術人員協同進行。這等於是說在沒有俄羅斯方面的協助下,烏克蘭的這19架圖-160型轟炸機飛完一個大定檢週期後就只能在地面上趴窩。

還在組裝的圖-160轟炸機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更不用說,以圖-160這種遠程戰略轟炸機一旦出動所需要的各種保障條件(需要不飛越周邊國家領空的出擊航線,單單這一條烏克蘭就非常難辦;需要陸基的長波電臺提供授時與導航服務,這點烏克蘭也沒有;需要實時護航/情報/電抗/搜救支援,這些東西烏克蘭全是空白)來考察,沒一項是烏克蘭能輕鬆搞定的。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因此,就算烏克蘭當時咬牙把19架圖-160全部投入現役,在烏克蘭空軍中充其量也就算是多了一小批使用週期不長、使用範圍嚴重受限的“空中巡航導彈發射載具”,只能在烏克蘭的國土上空轉圈圈,很快就會掉到不能用的境地。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為什麼不封存?

那麼,如果如現在有些觀點所言,烏克蘭可以把這批戰略轟炸機封存起來,一方面待價而沽、一方面留作後手呢?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其實也完全不可行:首要問題還是我們前面提過的,錢呢?沒錢怎麼封存這些飛機?次要問題比首要問題更加麻煩:技術呢?畢竟“封存飛機”可不是如大家想象中的那樣把飛機往外場一丟完事兒了,按照美軍的相關軍標規定,飛機封存需要拆除火工品、放出所有機內液體並油膜保護管道、使用大量乾燥劑吸收機內溼氣、油封/蠟封/密封機身全部口蓋與外露傳感器、全機噴塗特種塗料與敷劑,然後再把飛機統一停場到恆溫恆溼的山體洞庫或氣候乾燥的戈壁沙漠地區,這才叫封存飛機。

有一說一,還是美國人封存飛機的方式專業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就算是到現在為止,俄羅斯都沒有徹底搞定飛機的長期封存技術(一方面是沒錢,一方面是沒必要),烏克蘭就更不用說了,瞧哈爾科夫坦克工廠封存的那批T-80U爛成了什麼樣子就可見一斑。如果當時的烏克蘭下定決心封存圖-160,用不了2年風吹日曬、雨水侵襲、微生物腐蝕、小動物啃咬就該把飛機搞成一堆廢鐵了。

位於哈爾科夫的坦克墳場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因此,對1992年的烏克蘭政府而言,政治上的誤判與軍事上的窘狀最後決定了這批圖-160型戰略轟炸機的命運。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在相信烏克蘭會在“民主和自由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的前提下,在解體後的烏克蘭經濟正在遭遇“陣痛”的背景中,在烏克蘭軍隊完全用不好也沒法封存這些大傢伙的情況下,這19架“白天鵝”就這樣迎來了自己最後的命運。

“白天鵝”慘遭斷頭!烏克蘭的圖-160,為何用如此殘忍手段終結?

幸運兒被送回俄羅斯衝抵債務,不幸者被拆廢鐵換取美國施捨的經濟援助。現在看過去,只有唏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