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01

“四大名著”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個文學名詞,可能連小學生都瞭解,“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四部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合稱。

“四大名著”從產生到現在兩三百年間,一直受人追捧,長久不衰。

《中國古代小說研究》指出,“(四大名著)其藝術水平極高,思想蘊含極其豐富,涵蓋了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等文化知識,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四大名著堪稱部部經典。其中的人物、橋段、語言等等,總有一些讓我們銘記。

《紅樓夢》裡,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讓讀者傷感,賈府的從輝煌到沒落,令人唏噓;

《西遊記》裡,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抵達西天取得真經,師徒四人性格各異,但不妨礙他們組成一個看似不那麼和諧的團隊;

《水滸傳》裡,一百單八將的人生起落也正是時代的縮影,我們無不為武松、林沖、李逵等人的命運而扼腕嗟嘆;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足智多謀,與周瑜的對決,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流傳至今,也成為很多小說戲劇,甚至遊戲的母本。

02

四大名著不僅記述了個人的命運與時代的起落,也有很多關於當時朝代生活,以及飲食文化的記載,細細品味,也十分有趣。

譬如:

賈寶玉去探望薛寶釵,薛姨媽留著吃的是糟鵝掌鴨信,醇厚韌脆,適合下酒,美味無比;

豬八戒食量大得驚人,其生活樂趣主要體現在飲食上,彷佛活著就是為了吃——這也是典型的豬八戒式的生活哲學。取經過程讓他經歷了千辛萬苦,到達西天后,其飲食態度昇華:吃了佛祖賜予的仙品仙餚,脫胎換骨,他也變得“不似前番”能吃凡間之食了;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大塊吃肉”是不少梁山好漢的理想之一。小說第十五回,吳用到石碣石村“說撞籌”,有意挑動三阮對生活狀況的不滿。話題涉及梁山泊王倫、朱貴等人時,阮小五大發感慨:“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綢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

某一年曹操征討張繡,路上缺水,將士們口渴萬分,曹操心生一計,用鞭子虛指說:“前面有梅林。”軍士們聽了這句話,嘴裡都生出了唾沫。這正是“望梅止渴”的來源。

梅子當時是佐酒之物,《三國演義》青梅煮酒一回,寫曹操劉備之會:

“隨至小亭,已經設好杯盤;盤裡放置著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03

四大名著裡的飲食,酒、茶、飯、食實在豐富,今天我們單獨來聊聊,《水滸傳》裡的酒。

為什麼要說酒呢?一定程度上,酒文化是《水滸傳》之魂。

《水滸傳》中,以“酒”著筆,以“酒”為魂、為綱,是一部活脫脫的酒文化史。全書一共120回,但是與“酒”有關的場景達647處之多,酒這個字出現了2000次之多,平均一回就有5處之多。

酒是梁山好漢聚義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梁山好漢之所以能共聚大業,除了“除暴安良,匡扶正義”的奮鬥目標外,“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共同生活習俗和理念也讓他們有了共同的語言。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無形之中加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是梁山好漢聚義的一條紐帶。

因此在《水滸傳》中不僅描寫了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人的海量,還多次出現大家共同豪飲的場面。

有了酒,無論武打、征戰,都有了一種底氣。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因為有了酒,梁山好漢的性格豪爽特點和生活習慣展現無遺;因為有了酒,也表現好漢們貧寒的處境和對物質慾望的熱烈追求,對這種飲食方式的一種嚮往。

酒成了梁山好漢生產經營活動和交際重要組成部分,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

藉助酒這個道具,《水滸傳》成功地對不同人物特點和性格進行了挖掘,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特點迥異的人物。

在我看來,把飲酒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莫過於三個人:魯智深、林沖、武松。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被迫出家,大鬧五臺山。

他嗜酒如命,在五臺山文殊院出家也不遵守戒律。第一次破酒戒,一口氣喝了一桶酒,吃得口滑還要喝。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後來酗酒滋事,砸金剛、打禪子、罵人、嘔吐、吃狗肉,把五臺山的佛堂搞得極為不堪。追其原因,只不過是醉漢的發洩而已。金聖嘆評價,“真正善知識”、“生出妙景”、“如火如錦”。

武二郎在景陽岡,喝“透瓶香”的“三碗不過岡”,一連喝了“十八碗”。酒醉之後,赤手空拳打死了“吊睛白額”的“大蟲”。

在醉打蔣門神前,武松與施恩去“快活林”的路上,見酒店便進去喝三碗酒,足足喝了“二三十碗”,醉酒後,兩腳三拳打得蔣門神倒在地上求饒。

正如武松所言:“我卻是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便有五分本事。”喝酒後“又有力氣,又有勢”。

而林教頭林沖的“風雪山神廟”,卻顯得幾分悲壯。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林沖被陷害入獄,弄得家破人亡,常常以酒澆愁,借酒洩憤,有時甚至在飲酒的過程中以淚洗面,發洩滿腔的悲憤與無奈。

草料場遇見大雪,林沖挑著花槍,獨自一人走在雪地裡,手中拿著一個盛酒的葫蘆邊走邊喝,不料看見陸虞侯等人燒了草料場,心中憤恨一湧而出,親手殺了三人。

林沖在做完了這一切之後,“將葫蘆裡冷酒都吃盡了。被與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

這個舉動,既顯得瀟灑,也頗有幾分無奈和悲劇性。

04

《水滸傳》裡的酒,是英雄的酒。

《水滸傳》的酒是英雄的靈魂,是英雄好漢們的精、氣、神。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一部《水滸傳》,就是一部中國北宋時期酒文化的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