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姚安縣:三產融合發展走好群眾增收致富路

初冬時節,走進姚安縣光祿鎮福光村委會,正在新建的標準塑料大棚及育苗棚格外亮眼。這一投資1000萬元融合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的花卉恆溫育種基地,如今已成為全鎮培育增收致富、打牢項目區發展基礎的重要基地。

“我是隔壁村的貧困戶,自從開始打造這個基地以來,我就在這裡務工,離家近還可以照看娃娃,收入也不錯。”來自舊城村的老邱樂呵呵地說。像他這樣就近務工增收的群眾不在少數。

緊緊圍繞“以農促旅、以旅帶農、農旅結合”的發展思路,光祿鎮近年來積極搶抓被列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的發展契機,不斷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特色、高效上下工夫,逐漸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農業產業莊園,並通過不斷延伸產業鏈,打造由一產“接二連三”的互動融合新模式。尤其是隨著去年“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產業興村強縣示範項目”的投資拉動,使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貧困群眾收入渠道明顯拓寬。

機遇面前,光祿鎮絕不失之交臂,在高定位基礎上,充分將特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帶動貧困戶增收、實現貧困戶有穩定經濟收入來源為原則,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在明晰財政資金投入形成的固定資產歸屬於項目區村委會前提下,通過組織項目區及周邊村委會貧困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引入農業龍頭企業,實行“基地+合作社+龍頭企業+貧困戶”運作模式,收益按相關規定量化給受益區村委會及貧困戶,從而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和“產銷一條龍、三產融合發展”的目標。

“我們在項目建設管理上做到了‘六個嚴格’,項目督查上做到了‘一月一督查’,使項目推動穩步向前,融合一、二、三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致富之路。”光祿鎮副鎮長徐紅軍介紹,項目建成投產後僅鮮花種植每年就可獲經營收益80萬元,扣除土地租金及村集體收入後每年可有48萬元收益分紅給39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分紅達1200元以上,“在實現項目區貧困戶有持續穩定收入的同時,通過項目建設還促使項目區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優勢,擴大特色種植業,減少生態環境破壞,恢復和擴大植被覆蓋面積,不斷改善生態環境。”

雲南網記者 饒勇 通訊員 李曉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