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用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小麥的增值效益,明年收入可翻倍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農業種植的科技含量逐漸提升,產量和效率都得到明顯改善。對小麥種植而言,無壟栽培聯合耕播機的出現,實現了一體化種植,更推動了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的發展。


用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小麥的增值效益,明年收入可翻倍


小麥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對小麥產量有著不錯的提升作用,每畝產量平均提高90公斤以上,同時這種種植技術還可對麥田水分進行充分利用,降低種植過程中水分消耗,提高小麥種植的經濟效益。本文從小麥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出發,對這種技術的節水效果作了分析,對大範圍推廣應用有一定促進作用。

優勢和要點

1.1 技術優勢

1.1.1 節省成本 使用這種小麥栽培技術,可實現撒肥、播種、旋耕等在單次作業下一次完成,從而節省多次作業的工時成本,提升小麥種植經濟效益。


用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小麥的增值效益,明年收入可翻倍


1.1.2 巨大潛力 第一,採用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的小麥根系生長狀態良好,具有很強的活力,吸收水分和營養的能力非常強,這也促使植株粗壯和穗粒的飽滿,因此,可提升小麥種植的產量。第二,小麥植株的單體優勢在這種栽培技術下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促進群體發展。第三,在該栽培技術下,麥田的細密度得到合理控制,小麥的分櫱數量有明顯提升。第四,穗數和穗重提升,平均每畝可提升20%左右。第五,水分和養分的利用率得到了明顯提升,實現了葉面積係數最低時期對土壤的大面積覆蓋,減少了陽光對土壤的照射,保護了麥田水分,對斷壟缺苗等有不錯的預防作用。第六,小麥植株在這種在栽培技術下快速、茁壯的生長,佔領土壤空間和營養空間,雜草在這樣的環境下無法良好生長,從而達到抑制雜草生長的目的。第七,採用這種種植技術的小麥植株粗壯,有著優秀的抗倒伏能力,同時也因植株間均勻的空間,使麥田的整體性得到了明顯提升。第八,抗乾熱風的能力明顯提高,小麥植株生長狀態好、根系發達,不會出現早衰,同時具有很好的落黃性,因此,在抗乾熱風方面的表現比較優秀。


用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小麥的增值效益,明年收入可翻倍


1.2 技術要點

第一,旋耕時要將深度控制在15釐米以上,同時以土壤墒情和結構為基礎,在鎮壓時選擇合適緊實度,從而提升小麥出苗率,這點尤其要重視,播後鎮壓對後期保水保墒、植株的根系生長都至關重要。第二,為後期田間管理工作預留出足夠空間。第三,要保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為了加速出苗可澆矇頭水。第四,選擇合適的播種量,如果是適期播種,可在每畝麥田播種20公斤,如果選擇早播,可在每畝麥田播種13公斤左右,如果選擇晚播,可在每畝麥田播種28公斤左右。第五,小麥在生長期間,對水分需求比較大的階段主要有拔節、孕穗、灌漿等階段,在這些階段要做好水肥管理。第六,做好病蟲害防治,在小麥生長期間要做好田間管理,對一些易發病蟲害進行有效預防,保證小麥健康生長。

節水效果


用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小麥的增值效益,明年收入可翻倍


本次針對小麥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節水效果的研究以某地的冬小麥品種為例,使用的常規無壟栽培聯合耕播機,試驗時間為一年。試驗方法為對比法,將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的小麥和常規種植下的小麥進行對比,從而發現這兩種種植方式對水分的不同需求。試驗結果顯示,隨著小麥不斷生長,麥田的蒸騰率提升,水分蒸發降低,因此,蒸騰對水分的消耗逐漸提升。在小麥不同的發育階段,採用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的小麥蒸騰率上都比傳統的種植方式高,其原因是採用這種小麥種植技術會將麥田覆蓋土壤的時間提前,土壤的水分蒸發量因此降低了至少30毫米,抽穗前的蒸發量實際降低23毫米,在整個生育期對水量的消耗比個常規種植降低近70%。但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的小麥密度比較高,因此蒸騰消耗比常規種植高了4毫米左右。相較於常規種植技術,採用無壟栽培均種植技術的小麥的產量提升近15%,同時提升近25%的水分利用率。因此,這種小麥種植技術對土壤的覆蓋好、水分蒸發消耗小、蒸騰作用優秀,麥田水分因此得到充分利用,小麥種植的節水效果因此得到了良好體現。

該次試驗還對採用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的小麥以及常規小麥作了開支對比,其中前者的每公頃成本約為1450元,後者的每公頃成本在2100~2200元,相較後者,採用無壟栽培均種植技術可每公頃降低700~800元的成本投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強化了對水分的利用,降低了水分消耗,因此在澆灌設備、能源、水費等方面減少了資金投入。


用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小麥的增值效益,明年收入可翻倍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採用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進行小麥栽培將明顯提升對水分的利用,降低水資源的消耗,相較於常規小麥種植,這種技術不僅有著更為優秀的節水能力,而且還可以提升產量和降低成本,從而明顯提升小麥種植的經濟效益。對生態環境而言,在全球生態環境質量逐漸下滑的今天,使用這種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可節約水資源,除草藥劑的使用也有明顯減少,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控制到了最低,有利於農業種植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筆者覺得應對這項種植技術進行大範圍的推廣應用,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每年都會為我國創造大量的經濟收益。但是對近十幾年的小麥產量進行觀察可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產量的提升並不是非常明顯,基本都維持在8%以下。另外還有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是,隨著耕地面積、淡水資源等農業資源的減少,小麥產量的增加速度還將更慢,因此,採用更先進的種植技術、提升小麥產量、節約用水等特別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無壟栽培均勻種植技術應運而生。這種小麥種植技術的優點非常多,而能夠提升產量和節約水資源是最明顯的兩點,因此為了提升小麥產量、保證農業種植的可持續發展,應對其進行深入應用。

本文摘自龍源期刊網:《新農業》雜誌 2019年1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