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徐州,日伪时期的老照片,带你回到80年前的彭城


抗日战争时中日双方以徐州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徐州会战,其中以台儿庄大捷最为著名。徐州会战中国军队以伤亡6.5万余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2.6万余人,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图为1938年6月,徐州沦陷后一个月,日军拍摄的徐州街道,被战火损毁的房屋清晰可见。

徐州,古称“彭城”,公元前573年即建徐州城,是江苏省境内最古老的城市,被誉为帝王之乡。徐州历史上历朝历代均因黄河泛滥屡遭水患,1855年黄河改道北徙,从此之后徐州远离黄河水患。图为1939年人们在故黄河撒网捕鱼,孩子们在岸边观看。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华东重要门户,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日伪时期的徐州市是汪伪政权的淮海省省会,下辖徐州市和铜山等21县。图为拍摄于1939年12月的徐州大街上的场景。

徐州历史悠久,夏禹治水时,分天下为九州,徐州即位列其中。图为1939年8月的大同街,值得一提大同街是徐州第一条铺柏油路的街道,铺设年代是1932年。图片远处是钟鼓楼,建于1931年,楼高约20米,当时是徐州最高的建筑,建成初始是为了报火警,所以又称“望火楼”。如今依在。

图为1939年8月的鼓楼,徐州鼓楼是特殊的过街楼形制,它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鼓楼,最早脱胎于西汉时楚王宫的外门。图片中的鼓楼重建于1881年,为当时的徐州首富张大烈出资修建。其状宛若城门,门洞高约6米,西角楼挂铜钟,东角楼设皮鼓,上门额坊题书“江北第一楼”。图片中可以看到楼盖被日军飞机炸毁后的样子。50年代因为年久失修而拆除。


图为1939年4月的徐州二马路,顾名思义,既然有二马路,就有大马路、三马路。大马路是徐州近代第一条大道,建于1920年。三马路即今青年东路。

图为拍摄于1939年4月的徐州中山公园。图片远景即为快哉亭,它始建于1077年,原为唐时阳春亭之旧址,因为时任徐州郡守的苏轼在此作《快哉此风赋》而取名为快哉亭。中山公园始于1928年,建国后改为人民公园,1984年更名为快哉亭公园。

图为拍摄于1939年8月的徐州五省通衢牌坊。它是徐州最有名的牌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匾额南面书“五省通衢”,北面书“大河前横”,其始建于1818年。五省通衢的称谓,说明了徐州作为交通要道的地位。60年代拆除,1988年重建于庆云桥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