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通化東寶:已不是“藥神”

因口服降糖藥“達格列淨片”大幅降價造成股價暴跌的通化東寶,終於迎來了公司新藥的上市。

12月11日,通化東寶藥業公告,公司“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甘精胰島素”原料藥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這距離公司產品首次申報臨床,已經是八年之久。

然而,此時才獲准上市的三代胰島素,並不再被市場看好。

一方面,目前第三代胰島素競爭格局已定,賽諾菲和甘李藥業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二者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63.72%和36.08%。早在2017年就已經獲批上市的聯邦制藥,雖然採取低價策略進攻市場,目前市場份額也僅為0.2%。從這個角度分析,代胰島素未來能留給通化東寶的市場空間顯然會很有限。

另一方面,隨著帶量採購的推進,第三代胰島素作為重要的糖尿病用藥必定要帶入醫保價格談判之中,產品價格被壓低的命運難以避免。由此就不難推測,這又會對通化東寶目前二代胰島素產品造成強大的替代效應。

故此,通化東寶經歷諸多坎坷才得以上市的第三代胰島素,恐怕已是明日黃花。

通化東寶:已不是“藥神”

黃金賽道:二代胰島素的輝煌

通化東寶主要從事醫藥研發和製造,治療領域以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為主。其中,公司主打產品為治療糖尿病的二代胰島素原料藥及注射劑產品,在2018年度營收佔比中高達76%。

作為無法根治的慢性病,糖尿病市場規模巨大。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糖尿病化學藥物總體市場容量已經接近500億。並且,限於我國診療水平和患者教育程度,糖尿病目前的診療率僅在50%左右,未來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口服降糖藥,另外一種是注射胰島素。

這其中,胰島素是糖尿病治療細分領域的黃金賽道。首先,由於糖尿病病程的不可逆性,患者一旦開始使用胰島素,大部分需要終身服用。其次,由於不同品牌的胰島素生產工藝會有差異,效果也會有所不同。一旦患者使用一家產品產生較好的效果,就不會輕易改變藥品品牌。最後,作為注射型的用藥,胰島素給藥不便,所使用的劑量需要根據患者的體重、血糖水平進行調整。因此,患者對胰島素的使用權難有自主,基本由臨床醫生來決定。

上述三個原因造成胰島素產品特殊的品牌粘性,患者一旦選擇用藥,後期的換藥傾向會變得保守,不會輕易更換胰島素品牌。

由於二代胰島素的生產工藝複雜,技術壁壘較高,國內市場長期以來被諾和諾德、禮來和賽諾菲等外資巨頭所佔領。1998年,通化東寶成功研發出的“重組人胰島素”及後續推出的具體產品“甘舒霖”,一舉打破了外資企業的壟斷。我國也成為繼美國和丹麥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可以獨立生產“重組人胰島素”的國家。

資料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通化東寶二代胰島素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5%,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原研藥藥企丹麥的諾和諾德(52%)。

通化東寶:已不是“藥神”

通化東寶的業績也隨著公司二代胰島素產品的推廣得以提升。在2011年至2018年期間,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7.84億元飆漲至26.93億元,歸母淨利潤從2011年0.23億元漲至8.39億元。在2011年至2017年期間,通化東寶營業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21.68%;扣非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81.97%。

胰島素用藥的品牌粘性特徵,又為公司構建了一道強大的護城河,公司二代胰島素產品的毛利率常年維持在88%以上,成為難得的價值股標的。過去十年,公司股價上漲十倍之多,成為二級市場炙手可熱的大牛股。

然而,隨著第三代胰島素產品的上市與推廣,通化東寶的二代胰島素逐漸受到了新品的挑戰,公司未來成長的邏輯也正在發生變化。

產品迭代:光環不再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隨著糖尿病藥物研發的不斷推進,三代胰島素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這讓嚴重依賴二代胰島素髮展的通化東寶開始遭受質疑。近兩年公司不斷放緩的業績表現,又驗證了這種質疑並非杞人憂天。

二代胰島素之所以叫做“重組人胰島素”,是通過基因工程,將大腸桿菌或酵母表達出高純度的合成人胰島素。其起效時間、峰值時間、作用時間都不能真正的模擬生物性人胰島素分泌的模式,存在注射時間不夠靈活、注射後血糖容易出現波動等問題。

第三代胰島素又叫做“胰島素類似物”,跟“重組人胰島素”相比,能夠模擬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和濃度週期,能夠在不影響活性和致敏性的前提下,藥效起效更快,藥效時間更長。

因此,儘管第三代胰島素的價格相對較高,仍被認為其將最終取代第二代胰島素。目前,全球市場來看,第三代胰島素已經佔據85%的市場,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第二代胰島素幾乎已經停止使用。

截止到2018年年末,國內第三代胰島素產品市場佔有率超過50%,增速遠高於二代產品。

目前,國家主流的胰島素廠家均將重點放到了三代胰島素產品之上。只有通化東寶仍然靠二代胰島素產品來發展,但銷售增速也日漸乏力。

據通化東寶2018年報顯示,公司“甘舒霖”產品銷售收入19.41億元,同比僅增長1.01%,三代胰島素產品的缺失對公司的銷售影響顯而易見。

通化東寶的第三代產品雖然從2014年開始就進行臨床試驗,但一直未能上市。僅憑藉終將被淘汰的產品而發展的公司,顯然沒有未來。與甘李藥業的分手,似乎正是通化東寶落入今天被動局面的重要原因。

春秋幾度輪迴 隊友已成對手

對通化東寶來講,無論在第二代胰島素領域的輝煌,還是第三代胰島素產品的困境,均與一家叫做“甘李藥業”的公司有關。

甘李藥業原本為通化東寶的子公司,由通化東寶創始人李一奎及其北大同學甘忠如共同創建。

李一奎畢業後選擇了回鄉發展,後創辦了企業。甘忠如則在北大畢業後到美國讀博,後在美國默克製藥公司就職。因而,甘李藥業雖然由通化東寶持股41.5%,但公司實際經營權掌握在技術派甘忠如手裡。實際上,通化東寶的二代胰島素技術即由甘李藥業所研製,又將其賣給通化東寶。

通化東寶:已不是“藥神”

甘李藥業有著強大的研發能力,繼二代胰島素研製成功後,又在2001年研製出第三代胰島素產品“速秀霖”。然而,不斷髮展的甘李藥業與通化東寶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並最終逐漸走向單飛。2011年,通化東寶將其所持有甘李藥業股份全部出售,兩家公司徹底脫離關係。

自此,甘李藥業將重點放到了第三代胰島素的發展之上。截止到2016年末,甘李藥業的三代胰島素收入達到17億,跟通化東寶的二代產品非常接近。

早在2011年兩家分家之時,通化東寶就獲得了第三代胰島素的專利技術,但其第三代產品卻遲遲未能推出,這一等,就是八年。

然而八年之後,不論市場甚至於通化東寶自身,都早已經物是人非。

西風白髮人老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作為曾經十年十倍的績優白馬股,通化東寶未來的發展之路,愈發變得模糊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