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詔安:憶高坑江魚往事

詔安梅嶺,因地勢從鳳山嶺蜿蜒逶迤至宮口港,狀似一枝倒掛梅花,故名。高坑村就座落在梅嶺半島中部,今屬沿海平原地帶,新舊詔宮公路從村前村後經過。該村古時三面環海,村前和村北面(今田畔埭)臨前江海,村後靠近後江海(後埭鹽埕)。海水漲潮時,潮水從前江和後江一起漲到進出鄉里一條狹小古道兩邊,人稱牽絲過脈(今舊下宮公路)。

詔安:憶高坑江魚往事

高坑村歷史產業特產江魚,是全縣唯一盛產江魚的漁村,高坑江魚或因傳說,或因名產而聞名縣內外。

明清朝代,高坑村的祖先就發揮、利用靠海的條件和優勢,先後在詔安灣城州島周邊的赤礁、烏土港、沃後、白礁、甕仔桁、石四桁和五都沃角(今東山縣)的湖仔,以及該村前江海等海域都發展掛桁船定置網(俗稱“下網”)。清朝年間,是高坑村江魚產業發展高峰時期,後江海和前江海共有18艘船(即18槽桁,每槽桁多者11張網,少者3張網),從事江魚捕撈產業的漁民達200多人,歷經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發展歷程。定置網捕撈江魚,由於季節氣候的原因,採用不同的捕撈方法,夏季以退潮時候捕撈,而冬季在漲潮時候捕撈。該村捕撈江魚產業年代久遠,產品銷往城鄉各地。久而久之,就被人們冠名譽為“高坑江魚”的美稱。高坑江魚的字號,一直在民間流傳著,而今提起高坑江魚,上了年紀的人們仍然是記憶猶新,耳熟能詳,無人不曉。歷史上民間曾流傳著高坑江魚起水不新鮮,不新鮮也有人要的傳說,流傳甚廣,影響深遠。

江魚為何被稱不新鮮

相傳,從前有一個人叫盧遠,傳說其皇帝嘴乞丐身,流浪在閩南一帶,每到一處乞討,都說些戲謔的話,據說很靈驗。有一天,他經過高坑後江時,要與漁民乞討江魚,當時有的漁民忙於卸魚交易,有的漁民忙於洗曬漁網,就沒有拿江魚給他。於是盧遠很不高興,就說高坑江魚起水不新鮮。這一傳說到底是真是假,今無從考查。其實江魚起網時是很新鮮的,一些較好的魚貨(大蝦、鯧魚、紅鱘、尤魚等),都被漁民們選撿起來,因為他們在船上做飯,就被當作下飯菜吃了。事實上,造成江魚不新鮮,並非全是盧遠的“皇帝嘴”所說才導致的。究其原因還是受自然條件限制、諸多因素造成的。

一是捕撈時間長,每次大約6小時左右才起網,江魚就在海里的網中,隨流水翻來覆去,導致魚肚破損。

二是產量多,起網後的江魚,全部被堆放入船倉內,江魚體積又小,受不了擠壓,船倉內通風透氣又差,易產生變質異味。如是數量較少時就用漁筐盛裝,放在船倉上面,又是受太陽光照射,又沒遮陽,整筐的江魚極易產生熱量變質變味。

詔安:憶高坑江魚往事

三是那個年代都是木帆船,行駛速度慢,有風還好,能順風順水儘快返回。有時雖有風,而是逆風,駛船就要借風順向,以之字形駛過來又駛過去的方法。若是無風行駛,就要靠人力劃漿,須2小時左右才能到達,既費力且延時。

四是夏天氣溫高,捕撈中諸如一些水母(小海蜇)、“水銀”等雜質的東西,與江魚含混摻和在一起,也容易質變、產生異味。

五是客商、漁販從高坑後江交易後,再到市場或走村串巷買賣,時間一久,也會變化不新鮮。

總而言之,待漁船回到海邊江魚起水,經過客商漁販交易,再到市場或走村竄巷買賣,看上去江魚肚破確實有異味,不是很新鮮的感覺。那個時候,雖然看起來江魚不是很新鮮的樣子,然而它是原生態的、自然的,沒有人為技術加工的,非常好吃。就該村而言,過去,由於家庭經濟收入差,物資匱乏,人們生活水平一般,有的家庭平常生活中,有江魚作菜就算很不錯了。據說,當年有一位漁民為給其妻子做月子,準備三砵的鹹江魚過生活。逢年過節,或為改善一下生活,或者家裡來客人,有的家庭才用江魚裹麵粉再下點薑末,用花生油浮(炸)成江魚粒,外酥裡嫩,味道獨特,新鮮誘人又“滂沛”,真的很好吃。現而今市場上銷售的江魚,並非高坑江魚。當然現在有條件和技術處理做保障,江魚是很新鮮,但口感就不如以前的高坑江魚好吃。

為公平交易立碑規定

清朝時期,各地客商、漁販(包括高坑本村人)來往高坑後江交易,後江就形成了一個魚產品貿易繁榮的商埠。

詔安:憶高坑江魚往事

當年,為文明經商,公平交易,經村族老商定,制訂交易制度,立下石碑明確規定。碑文曰:“言有正約賣有秤約伐有足巨每斤重禁次伐每百次伐十文不夠多少秤重百陸陶為介公秤為每大筐除三斤小筐除一斤大笞除一斤小笞除半斤伐項為約伐為不怨不可有違如敢有違眾為之四方貴客來往交關照看此文為準不能強買強賣得桁槽總點光緒二十一年(即1895年)拾二月立碑。”碑高71.5公分,寬40公分,厚度10公分,立於當時一條古道旁的後江澳中部(即大坑出海口)。此碑今猶存,有的文字已風化模糊,它見證了高坑村江魚產業發展興盛時期。江魚產業對高坑的經濟發展和鄉村建設發揮了重大作用。

掛桁船逐漸被淘汰

由於江魚價廉,效益低,成本高。解放後,掛桁船逐漸被淘汰,因此,江魚隨著船少而減產,漁販往來交易也就減少。隨後,昔日繁華的商埠也就消失了。至1954年,該村掛桁船隻剩下船號“老研”“新研”“新順利”“留後”等四艘,仍保持古老的傳統作業。雖然各條漁船同等條件(每船11人),因捕撈海域不同,又受潮流和氣候的影響,因而其產量也就大不一樣。有時有的漁船連續幾天都一無所獲,正如漁諺所說的“好下(許願)山頂一隻豬,莫下海里一尾魚”。有時有的漁船卻滿載而歸,據老漁民黃明琛回憶說:有一次,“新研”號船大豐收,捕撈到江魚100多擔(一擔100斤),返回時“歕哱”(用大海螺殼吹號角),船上插"紅旗”(用裙圍代替)。且此次捕撈的江魚很新鮮,品質又好又專,全部在後江處曬成生魚脯。

由於高坑村漁、副業船隻較多,都在後江停靠,為方便管理,1956年村集體在後江海邊,建設管理房、倉庫、曬魚灰埕和開挖水井等功能配套設施。此前,村還成立一個漁副業隊,協調管理漁副業生產。上世紀六十年代間,為傳承和發展村集體經濟,該村又購置四條小船,在靠近下傅的"三礁”海域捕撈。此時,全村雖有大小八艘掛桁船,但江魚捕撈產量較以前少,而品質較以前好。

高坑江魚成為歷史典故

在計劃經濟時代,漁船漁需品由下河水產購銷站(位於嶺港,在下河圩設門市)供應。漁民糧油由國家按規定供給,每人每月定量45斤,由下河糧站供應。捕撈的江魚或多或少,用大漁筐盛裝,由漁民們共同抬到下河水產購銷站,按質定價收購。後由水產工作人員依據江魚的品質,有的以生魚發貨隨行就市,有的加工成熟魚,或曬成魚乾,有的曬成生魚脯,銷往城鄉各地。有的時候一些品質較差的魚貨,就加工成半成品,做為魚露原材料,外銷廣東等地。也有的時候,捕撈的江魚很多,品質較差,就被該村生產隊購買去摻和草木灰當作肥料下田,施禾苗或地瓜。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為方便進出東山縣,遂將八尺門海域填平修建公路。八尺門海域被截流後,詔安灣潮汐流水就不會迴流而成為“死海”。漁諺稱:人靠嘴水(口才),魚靠流水。江魚靠潮汐流水,不能從東山灣隨流水經八尺門進入詔安灣,直接導致詔安灣海域江魚銳減,造成高坑村經歷了長達幾百年,捕撈江魚的傳統產業,失去發展前景,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停產歇業了。昔日聞名各地的高坑江魚消失了,一去不復返。歲月流逝,高坑江魚就剩下人們永遠的回憶,成為歷史典故。

黃吉成,梅嶺高坑人,高小文化,1970年參加工作,副科級幹部,2014年退休。2016一2017屆本村董事會副會長,現為縣黃氏研究會理事。在“南大門官網”發表的文稿中,有一篇登《詔安文史資料》第38期,另一篇編入《詔安縣古代孝廉人物》第二輯。近年對本宗淵源和進士歷史,探討性研究,以弘揚黃氏文化,傳播正能量為己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