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如何评价被称为“女启功”的韩宁宁的书法?得到启功先生书法精髓了吗?

笔尖写字课堂


在外行人看来,韩宁宁的书法与启功形体相似,再加上韩玲玲的一身名号。便会很多人就认为他的书法水平接近启功先生,实则不然。

韩宁宁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城区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包装联合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老子书画院院士。

首先不可否认韩宁宁的书法水平在当代确实算的上是女中豪杰,她从18岁便开始练习书法篆刻。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学习,这已经比大多数人优秀了。不过她与与启功相比,不论从造型还是笔墨线条上都存在着差距。

以下为韩宁宁书法

以下是启功书法




她与启功的差距在哪里呢?

1.启功书法的线条很多来自于怀素的《自叙帖》,非常的厚重,就类似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但是韩宁宁的书法线条给人以一种圆润的感觉。启功书法的线条浓墨枯湿的变化相当丰富。而且整体字的造型上给人以一种修长,俊美的气息。

2.结构上来讲,启功一生阅读了非常多的书籍,这种文化气息是内在的,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也是不同的。一个学识渊博的,跟一个平民百姓,同一个水平写出来的字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韩玲玲的书法,有一种茂密且有点压抑,而启功的整体上给人以一种疏朗,祥和的特点。启功在章法上的安排,留白会比较多,这是也是他的特点。

启功为何会有如此成就?

汉扬雄的《法言·问神卷第五》:“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书画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窗户,启功作为一个文人,他在学术方面的修养是哪一个书法大师都比不上的。再加上他在书法上下了如此大的功夫。他有这身成就也是荣誉所归。单单从学识渊博和见识高度,就已经是当代许多大家无法媲美的。通过笔墨痕迹所以展示出来的,跟为人是相互对应的,与精神品质也是相互对应的,这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所以韩宁宁的书法与启功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怎么学习古人,得到其精髓?

1.首先我们学习古人,肯定是先学习传统的笔墨技巧,还有他所创新出来的一种笔墨技巧。以及他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风格。除此之外,我们要学习他是如何塑造自己的一种风格,如何达到这种艺术境界,如何通过艺术语言来呈现出他的艺术风格,艺术意蕴。

2.如果我们学习到了这种创新塑造意识再加以学习,从传统的笔墨里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意境和元素,然后把这些结合起来,慢慢去塑造出自己个人风格。

3.黄庭坚为什么一直说杨林是颜真卿得到了王羲之的精髓,但是我们看杨凝式与颜真卿的作品会发现其形体上存在的差异。


不过韩宁宁的书法成就虽然比不上启功,他们却是一脉相承。他们这种艺术精神创造却是共同的,韩宁宁的眼界还有高度,也是当代多数人无法媲美的。

我们不能说韩宁宁是否得到了启功的精髓,因为文学修养是无法复制的,艺术品它也是不可能复制的,包括艺术家本身不可能完完全全写出同样的一幅作品。


以上仅是我一家之言,欢迎交流学习。


久甘书院


韩宁宁的授业恩师曾经告诉她“如果你想学书法,首先你要耐着住寂寞,否则学书法就是一句空话”。30多年来,她一直把这句话谨记心中,尤其是在练习楷书时,每一个笔画都不能马虎,反复揣摩字体的结构。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韩宁宁对书法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她那时尤其喜爱启功先生的书法,对他十分崇拜,曾多次拜访并聆听教诲,并把气功书法里的很多风格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所以我们在看韩宁宁的书法时,明显能看到启功字体的影子,因此很多人都称她为“书法女启功”。

之后,韩宁宁开始在书坛名声渐起,也获得了“国际知名女书法家”、“阳光书画家”、“人民艺术家”、“兰亭百杰”等荣誉称号和十多项作品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书法家在研习到一定的书法水准之后,往往因为无法突破瓶颈而选择剑走偏锋,比如邵岩、曾翔等人的“丑书”,虽然网上骂声不断,但依旧挡不住他们的创作热情,拥有极高的关注度。

而韩宁宁却一如既往的坚持正统书法,愿意继续坐“冷板凳”,这份书法态度也值得我们认可和鼓励。



国学微讲堂


启功先生的书法端庄大气,气势高雅,深受很多人的喜爱,不过启功先生的字虽然好看,特征也很明显,但其实很不容易学,很多人学启功先生的书法也只是学得了皮毛,只是徒具外形,很难得其神韵。

韩宁宁的书法也是如此,看起来蛮像启功的,但实际上相差了很远,主要差距反应在下面两个方面:

字内功夫

首先我们先看看启功先生的书法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了解一下启功的书法学习过程。启功先生最初学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启蒙,同时又学习了唐人的写经小楷,形成了他最早期的书法风格。

年轻时的启功开始学习赵孟頫的书法,以《胆巴碑》入手,学了几年之后,自我感觉用笔有些板滞,于是开始学习董其昌的书法,得其流丽、飘逸之趣。但是后来又发现自己的字缺乏骨力,于是又借得宋拓《九成宫》一本,将其拓成摹本,进行学习。这就是启功先生在自己的诗中提到的:“先学赵董后欧阳”,稍晚时期又入手学习柳公权,从临摹柳的《玄秘塔碑》入手,这在启功先生的诗中也有记录“晚爱诚悬竟体芳”。

当然处了这几大家之外,启功先生还临习过很多的名家碑帖,例如二王的草书,智永的《千字文》,《张黑女墓志》、颜真卿《争座位贴》等等。

启功先生是学习了很多前贤名家的法帖,再结合自己的学识修养才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启体”。而后人只是学习启功成熟期的“启体”,而忽略其前期的遍临诸家,又岂能学得“启体”的精髓。

字外功夫

启功先生自认书法并不是他的主要成就,他的成就主要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然后是书画鉴定,其次是绘画,最后才是书法。但是前面这些都是先生学识和修养的体现,这些东西反过来也会对启功先生的书法提供濡养。所以,启功先生的书法除去技法层面以外,更多的是其为人的写照。后来有人评价说:启功先生的书法,是当代文人书法的绝唱。

因此看韩宁宁的书法,虽然看起来与启功先生的书法有点像,但它所反应的内在底蕴差了不少。我个人认为,与其只是学习启功先生书法的外形,还不如学习启功先生学习书法的方法,多向古人取法,增加字外功夫的修炼,才能形成自己的特点。


翰墨今香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来讨论!

启功先生,是公认的当代书法大家,一代宗师,在清,民以后,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的书法家屈指可数。

启功先生独创的瘦硬挺拔的“启体”被很多人争相学习,时至今日,随处可见启功先生的书法字体。

在众多学习启功先生的爱好者当中,有一位女书法家,她就是韩宁宁。
韩宁宁目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不仅如此,她还获得过“国际知名女书法家”、“阳光书画家”、“人民艺术家”、“兰亭百杰”等荣誉称号和十多项作品大奖。

但是,韩宁宁对这个赞誉不以为然,她坚信书法是以作品为最高原则的。

很多人看了韩宁宁的书法以为她是直接学习启功先生书法的,其实不然,韩宁宁的书法学习之路是取法古帖的。

韩宁宁首先学习颜真卿的《多宝塔》,然后再学习二王书法的韵味,再学柳公权书法的铁画银钩,这样,她就把刚柔相济的特点把握住了,书写起来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韩宁宁曾经学习了7年的小提琴,她在音乐和书法中找到了


共鸣点,现在她练习书法的时候,经常开着音乐,她认为书法和音乐是一体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韩宁宁的书法实在是太像启功先生的书法了,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她在启功先生的书法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不然不可能如此地相像。

韩宁宁得到启功先生书法的精髓了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都是很统一的,因为一种书体只有最开始的书写者才能把握精髓,并把它确定下来,后学者是很难把握精髓的。

对于韩宁宁的书法来说,我觉得在笔画上的力度不如启功先生,在结体上也不如启功先生安排地巧妙。

但是,总体来说,韩宁宁的书法功底是很扎实的,是一位实力派的书法家!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存希斋书法


我觉得韩宁宁的书法的确是充分吸收了启功书法的营养,但还没有得到启功先生书法精髓,称韩宁宁为“女启功”,我想启功不会答应,韩宁宁本人也不会答应!

先来看看韩宁宁的官方标准资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城区书法协会副主席、东城区政协委员、东城区工商联合会书画协会主席等等。这些资料听上去会觉得韩宁宁巾帼不让须眉,的确是一位不平凡的女人。

可是她的这些身份好像与启功拉不上关系,据我所知,韩宁宁并不是启功先生的真传弟子,只是韩宁宁酷爱启功书法,曾经有过当面求教的机会。但这正是韩宁宁的厉害之处,仅凭借对启功书法作品进行坚持临摹,就能够达到如此之高的艺术水准,实在是不易,况且还是一位女人,要知道书法这个圈子里女人是很少很少的一小股力量。

但要说韩宁宁是女启功、得到启功书法精髓,未免言过其实。客观来说,国内模仿启功书法的人成千上万,能够模仿到韩宁宁这种水平的人也比比皆是,这一点也不夸张,只不过这些人还没有机会浮出水面,或者永远不会浮出水面,许多人甚至还要靠模仿启功书法去养家糊口过日子。我在西安一些书画市场就见到过许多幅仿启功作品,件件都几可乱真。

我是这么看待韩宁宁书法成就的,我认为她的书法风格的确神似启功,甚至有些作品比启功处理起来更大胆,但比启功瘦硬有余,温润不足,现代气息浓了些,书卷气淡了些,显得不够沉稳,浮躁了点点。

另外,韩宁宁书法一味停留在启功体书法上,我觉得多少有些可惜,以她现在的书法功力,率真发挥真正的自我个性,应该有足够能力在以男性为主体的书法艺术殿堂中,争得一席之地。真诚祝愿韩宁宁能够走出启功影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永书101


启功的字是大字报体。看看这种自由吧!







慢慢来




西鄂


从“启功真传弟子”到“学习启功书法第一人”再到“女启功”,启功的书法可以说被玩坏了,模仿启功先生书法的作品估计要几倍于启功先生的真迹。但大多数人都只学到了启功先生书法的形,难得其神。被称为“女启功”的韩宁宁也不例外。

韩宁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还获得过“国际知名女书法家”、“阳光书画家”、“人民艺术家”、“兰亭百杰”等荣誉称号和十多项作品大奖。



不知这些奖项如何获得,但是在现在,如果你学习启功体,连省书协的门都找不到,学习今人明显不符合书协的口味,也不符合书法学习的方法论。

韩宁宁的书法看似很好,符合书法一般的要素,可惜走错了路,虽然学写启功有几分相似,功力也很深厚,那又如何,一生也是在模仿,没有自己,这不叫书法,书法本应该写自己,通过模仿古人,掌握书写技法,然后抒发自己,这才是书法的真谛,一味的模仿,味同嚼蜡,毫无意义。


虽然还有人在问,启功书法到底能不能学,虽然现在学习启功书法的潮流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是有必要说一下,之所以当年这么多人学习启功书法,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第一个是启功先生的书法的确很漂亮,雅俗共赏,很多人喜欢他的书法。但是更重要的是启功先生曾是书协重要的领导,西泠印社的社长,其地位和影响力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也有很多人不明就里,随大流跟着也学上了。

而如今,启功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其书法作品的价格也逐渐趋于稳定,启学习者也逐渐减少,但是有一部分人就是喜欢他的书法,非要学习,这是个人爱好问题,从书法学习的角度,我是不建议学现代人的书法的。

学习书法,要去临摹古代的留下来的经典作品,这是历代书法家的共识,所谓“取法乎上”,只有学习古人的经典,才能构筑起自己的书法语言体系。

启功先生也是这样完成自己艺术语言体系构筑的,他学习古人然后融入自己,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我们应该走和启功先生一样的路,而不是仅仅模仿,写一样的字。你觉得呢?


不二斋


要求神似,就须广学,否则徒有其形,不得要害,只能唬人。



艺术玩家2


模仿启功大师的太多了,但韩宁宁不是模仿,是在自己的风格上加上启功大师的字体形式。虽然有些生硬但不失她的书法天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