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关羽的扬名之战“水淹七军”淹的是哪七军?共淹死多少人?

支持历史作者


关羽被称为武圣、义绝,其英勇无比,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但是也正是因为关羽的武艺太过高强,太过耀眼,而使其在他人眼中就是一员武将,但是殊不知关羽除了拥有傲人的武力外,其也拥有足够的智谋,关羽的水淹七军便是其智谋的体现。

关羽“水淹七军”

关羽是蜀国集团里为数不多的能够抗的起大旗的人物,这并仅是因为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最重要的原因是关羽确实有此大才。


一次,关羽带兵进攻魏国曹仁镇守的樊城,宝仁自知不敌,于是一边死守樊城,一边派人向曹操要救兵。曹操也知此情况,樊城是战略要地不能丢,于是曹操派大将于禁和庞德前去支援曹仁,一起抵抗关羽。

于禁来到樊城后,将部队组织成七只部队,类似于七个大小相差不多的独立团,摆成阵形,前后左右相互照应,这样一来无论关羽如何进攻,于禁部队都能相互支援,占据有利地形,抵抗关羽,这样一来关羽是没有道理能够打败于禁的。

见此情况,关羽没有立即撤军,而是夜观天象,断定不久必有大雨倾盆。于是,关羽便派人打造战船,准备大雨过后,利用自己有船有准备的优势,打于禁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没多久便大雨倾盆,连下七八天,并且引发洪水,于禁的大军全都驻扎在低洼之地,发洪水于禁没有办法,只好慌忙的将部队全都转移到山坡处,而关羽则趁机利用自己事先打造好的战船,集中兵力一举打败于禁,于禁被俘,将军庞德不愿投敌自尽,关羽大获全胜。

关羽水淹七军,那么“七军”共有多少人呢?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致使曹操也不得不避其锋芒,但是大家只知道关羽水淹七军,却很少听说关羽水淹七军中的七军到底有多少人,那么此七军到底有多少人呢?


其实此七军并没有多少人,只能说是不多不少,一支军队大约有四千左右,七军也就是两万八,在杂七杂八的加一起也就大约共三万人。

三万听起来似乎并不多,为什么直接让曹操元气大伤呢?

三万虽然不算很多,但是这毕竟都是精锐,是曹操军队中的主力,自己的主力军被灭是很伤士气的,且是需要时间恢复的,曹操也是因此伤到了元气。

“水淹七军”是关羽的扬名之战,此战告知天下人,关羽不仅仅是一名能够“温酒斩华雄”的武将,还是一个足智多谋的统帅!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不喜欢吃白菜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军进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军队的进攻,急忙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急忙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秋八月,时逢阴雨连绵,汉水暴涨,水深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淹没。关羽命令他的水军乘船猛烈攻击被大水所围困的曹军,在全军覆没的窘迫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被擒后为关羽所杀。

东汉时期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5个人为一伍;两个伍为什共10人,五什为队共50人,两个队为一屯共100人,五个屯为一个曲共500人,两个曲成一部共1000人。据《后汉书·百官》记载,“大将军营五部”,于禁为左将军,最多管理五部,也就是说5000人。这5000人中又分前军、中军、后军、左军、右军五个部分,战斗中有不同的责任和重点,或独立作战,或协同作战。在这次战斗中于禁有立义将军庞德同往,所部兵马应该不会超过一万,所谓的七军,是表示于禁全军覆没,更是衬托关羽的英勇而已。





V587累


三国志中并没有具体写明是哪七军,只有简单的一句:“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倒是在《三国演义》里,有罗贯中个人对于七军的一些描写。“遂加于禁为征南将军,加庞德为征西都先锋,大起七军,救援樊城。”


三国演义中对七军的描写

这七军皆是北方强壮之士,其中有两名领军校尉:董衡和董超,加上于禁和庞德一共四人,剩余的三人,就连罗贯中都懒得给他们个名字了。

虽然七军的领导者不明,但可以断定其中是没有曹操收编的荆州将领,要不然也不至于被关羽借汉水暴涨给淹没了。而五子良将中,张辽、乐进在淮南,张郃、曹真、曹洪等在关中的陈仓驻扎,徐晃在宛城作为接应,于禁领兵。

至于曹仁、满宠等都被困在了樊城,曹彰在长安,所以除了于禁和庞德之外,其余五军应该都是夏侯惇在北方训练的新兵蛋子,虽然勇猛但作战经验不足。也可以看看出,在曹操损失了夏侯渊,退出汉中之后,北方实际上已无人可用,否则也不会让庞德这样的降将当任副将,在之后还由徐晃率领十二营同样是新兵蛋子的士兵去对付关羽了。


而七军一共有多少人,以蜀汉一营编制为五至六千人来看(诸葛亮曾将五千多虎步军交给姜维统领),可以推算出曹魏一军的兵力大概为八千到一万(多了也不行,实力不允许,老大不同意)。这样来算的话,七军一共就是七万人,而且还是曹魏的北方精锐。也就怪不得曹操要以迁都来避关羽锋芒了,除了无人可用外,军队的损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贰一橙


关羽作为中国民间的武财神,忠义英勇的典型代表,被尊称为关公关二爷,拥有“武圣”封号,忠勇仁义、知恩图报的事迹千古流传。

关羽在战斗的一生中,单兵作战自不用说,过五关斩六将,战吕布诛颜良,杀文丑斩华雄,令对手胆寒。若论指挥集团作战能力,当以“水淹七军”最为经典,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东汉末年,关羽接刘备命令,准备北伐抢地盘,安排好后方守备后,率本部人马开赴樊城一带,攻打曹操领地,樊城守将曹仁见关羽来势汹汹,急向曹操求援,曹操忙点于禁为主将,庞德为副将,率军增援。援兵到后,曹仁让他们在城外驻扎,保护樊城。

关羽长期镇守荆州一带,熟知附近天气状况,见于禁援军驻扎在城外低洼地带,很容易遭受水灾。就命令部队准备船只,集结水军待命。

不出关羽所料,当时正逢雨季,连降大雨导致山洪暴发,大水一直冲进于禁军营,所在地区带全部被洪水淹没。关羽就势发起进攻,使于禁全军覆没,本人投降,庞德却宁死不降,关羽无奈只好将他杀了。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导致庞德的儿子庞会后来在蜀汉灭亡时,为报仇将关家全部灭门杀害。

于禁所被淹的“七军”。到底所谓何来?也有争议,并无定论。

有学者认为所谓“七军”,是指七支人马,相当于集团军司令于禁,所辖的七支野战军。但此说法有疑问,好几万人的部队,基本相当于张灵甫的整编74师的规模,为什么要全部集中驻扎一起,能让关羽一网打尽?

也有人认为,“七军”是于禁部队的常规编制,是一支部队的七个不同作用的方面军,即前军、右虞候军、右军、中军、左虞候军、左军、后军,古时候一只正规部队均有这七部分组成。这种说法比较有说服力。

还有一种说法是,“七军”并不是指七只队伍,或七只不同功快和作用队伍,而是一种泛指,“七”是很多的意思,“七军”是指军队人数很多。

迄今对“七军”的说法各有不同,争论不定,所以读者可自行判评。但学者们对被淹的队伍的人数,大多数都认同在三万左右。

关二爷打了这扬名千古的一战,但随后却遭到孙权的背后插刀,被他偷袭后方,致使败走麦城,被俘遇害。也是令人唏嘘。


历史微点


《三國志》🀄️只有寫秋雨連綿漢水暴漲於禁的七隻精銳部隊由於屯雜於地勢低窪之處!導致軍營全部被淹沒!關羽撿了個大便宜!就打贏了於禁 龐德!具體哪七軍未做交代!由此關羽《威震華夏》具體七軍有多少人一軍大概是四千人!那麼基本就是兩萬八千大軍!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主要三大戰役是 曺袁關渡戰役 曺孫劉赤壁會戰 孫劉夷陵戰役 其中曺袁關渡戰役是曺軍兩萬四千🆚袁軍十三萬!赤壁戰役是曺軍二十五萬🆚孫劉聯軍七萬!夷陵戰役是孫軍四萬🆚劉軍八萬!所以真實的歷史根本沒有三國演義那樣誇張!動不動就給你來個百萬大軍!


羽化飛仙靈蛇昇騰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这七军



三国志关羽传确实说过关羽利用水攻,使于禁所督七军皆没,生擒于禁,掳步骑三万送江陵,但未言其所督七军。


青峰山女史


七军是指于禁指挥的包括庞德为先锋的七之部队,约3万人

应该是相当于7个独立团,统一归于禁指挥。

而庞德的部队是其中一支部队。

每支部队都在3~5千人左右。

三国志引 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


就这样不怎样


七军,七路兵马,归于禁统领。

分别是,于禁军部、张辽军部、张郃军部、朱灵军部、李典军部、路招军部、冯楷军部。

关羽看于禁所率军马驻扎地比较低矮,此时又正是秋雨季节,结果水位大涨,被关羽用水攻得手,结果于禁七军大败,庞德被杀,于禁投降。


古向今


所谓七军是指前军,后军,中军,左军,左虞侯军,右军,右虞侯军。三国时期也指很多军队,是一种泛称。一支军队有4000左右。七枝军队就两万八千人,再加上于禁的亲兵,一共有3万人左右。这七支军队都是北方强壮之士,若不靠水淹,关羽未必能取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