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沒有清朝就沒有現在的960萬嗎?

蔓藤的幻想


清朝國際關係最顯著的特點是:中國由傳統天下體系到現代國際關係體系。

客觀的說,清朝做的還行。

在這種情況下才談得上“清朝留給現代中國土地”。如果還是天下,那麼解放軍自然鐵蹄之下無國界,砍到哪裡哪裡就是中國。

如果在之前已經是威斯特法利亞體系(古希臘式國際關係),清朝只有丟的份兒,畢竟條約是他籤的。但和明朝比……大明連河套都丟了還想如何?

至於說,順義王是大明的附庸,西藏是順義王的附庸,可拉倒吧,你見過首都被附庸燒殺劫掠的嗎?蒙古有與內地貿易的硬需求。雙方各讓一步各給個臺階下而已。還真把這個當有效控制了?對於本來就是要開海貿易的西方殖民者來說,你信不信這幫蠻子掉頭就給太陽王當附庸了?

而清朝在那一個時代,自然是當之無愧。或者換任何一個王朝,不管他姓漢名滿還是剃頭易服,他就在那個位置上,就是當時的中國。

百日維新的時候,維新派還企圖把西藏新疆賣掉籌措維新資金呢。如果真的成了,對,沒錯,這是滿清的鍋。

你總不能好處就是漢人行善積德,壞處都是八旗惡貫滿盈吧!

當然,還是要說,滿清做的還行。畢竟哈薩克名義上都對清朝稱臣呢。如果哈薩克算域外,不算清朝領土,那麼,按此標準,大明可就真的就剩下漢地十八省了

在我看來,某非強調清朝沒有功勞或者強行把功勞和漢人聯繫起來,就是酸的要死。就大明末年那個狀態,讓他去搞個960萬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