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向“圍場縣醫院檢驗科”疫情最前線的白衣天使致敬

縣醫院檢驗科共有專業技術人員24人,女同志18人,主要是從事臨床檢驗工作,在疫情期間主要擔負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的檢驗工作,自2020年2月17日開始擔負起檢測疑似及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核酸檢測工作。病毒肆虐,縣醫院檢驗科在醫院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終堅守在第一線,迎著疫情逆行而上。為了高效、及時、準確地完成檢驗任務,檢驗科全體人員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賽跑,只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保衛戰。

高度重視,疫情面前迅速響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作為醫院疫情防控戰中的技術支撐核心科室和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圍場縣醫院檢驗科的同志們早在獲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初期,就時刻關注著疫情的變化,做好了隨時抗“疫”的準備。

“同志們,目前疫情已經蔓延至全國,我院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上級黨委的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啟動了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檢驗人,我們註定是這場戰役的先鋒,從現在開始,大家要時刻做好衝鋒陷陣的準備!”這是大年初二,檢驗科主任邢然在科室全體會議上說的話,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這是繼抗擊非典後,她又一次站在抗疫的最前線。作為科室帶頭人,邢然主任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責任和醫務人員的使命。

為了方便患者就診,最大限度地隔離病毒,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她和同事們提出的在發熱門診建立檢驗中心的建議並得到了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在籌建過程中,邢然同志帶領科室人員從實驗室位置選定、儀器設備精準調試到籌備用水機,她們克服種種困難,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高度責任感各司其職,爭分奪秒,僅用五天時間,就將發熱門診檢驗中心建立完畢並投入使用。

向“圍場縣醫院檢驗科”疫情最前線的白衣天使致敬


向“圍場縣醫院檢驗科”疫情最前線的白衣天使致敬

團結一心,勇擔責任使命

發熱門診是疫情的最前線,高風險不言而喻,這裡是防禦疫情的堅固屏障。面對疫情的兇險和群眾的安危,檢驗科的同志沒有一人退縮,紛紛寫下請戰書,主動要求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工作。科室有兩名孕婦,本不用上一線,可她們卻說:“大家都上一線,我們也不能例外,我們也能行!”葛立瑩從懷孕開始就一直堅守在採血崗位上,全面負責科室血液樣本的採集工作,從來不把自己區別對待;劉芳克服孕期不適反應,依然堅定地遞交了請戰書。事情總有第一次,開頭總有第一人。當發熱門診迎來第一位高度疑似患者,猶如戰役打響,大家心裡十分忐忑。“我先上!”王燕同志主動請纓上陣,其他同事們忙為她檢查裝備:“燕姐,你的鞋套沒穿好……”“燕姐,你的防護服有點大,我幫你粘緊一點!”“燕子,進去一定多注意,千萬按照流程操作。”看著王燕走進實驗室,邢然不由得回想起了17年前抗擊非典的自己,溼了眼眶。

向“圍場縣醫院檢驗科”疫情最前線的白衣天使致敬

在現有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科室的同志們白天穿上防護服後,全天不敢喝水,中午也不出去吃飯,一直堅持到晚上下班,就為能多節省一套防護服。在高危操作環境中,大家利用現有條件做好消毒和生物安全防護,確保檢驗人員的“零感染”,因為只有先保證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保駕護航。下班後,每個人臉上的勒痕都清晰可見,嘴唇由於缺水乾裂出血,這樣的狀況成了工作常態。就這樣,面對疑似患者,他們沒有畏懼、沒有推諉;面對嚴峻疫情,他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只為給臨床治療提供的檢驗數據再準確一些、再快一些!

向“圍場縣醫院檢驗科”疫情最前線的白衣天使致敬

不忘初心,塞罕精神永傳承

都說醫務工作者是白衣天使,是抗疫戰場不屈不撓的“戰士”,可同時他們也是父母的兒女、孩子的父母。為了方便工作,同時把安全留給家人孩子,他們有的獨自搬到空房子去住,有的把家人孩子送回老家居住,還有的乾脆住在醫院不回家……隔離了病毒卻不會隔離愛。“抗擊疫情,保衛家鄉,就是保護自己的家人!”檢驗科的同志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塞罕壩下白衣閃耀、紅心跳動,這個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幾歲的年輕集體,堅守一線,經受考驗,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與全縣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同志一道,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逆行者”堅毅果敢的最美姿態!58年前,塞罕壩人用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守住了京津風沙防線,今天,塞罕壩的兒女們再次用父輩們的精神捍衛這一方熱土,守護父老鄉親!

時至今日,圍場縣醫院檢驗科辦公室的牆壁上仍懸掛著這樣一面獎鏡,那是1973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1510部隊衛教隊贈送給圍場縣醫院的。鏡子上“軍民魚水情,精心育新人”的字跡清晰如昨。

向“圍場縣醫院檢驗科”疫情最前線的白衣天使致敬

邢然說這面鏡子從她畢業上班就一直掛在檢驗科,儘管40多年過去了,縣醫院幾經易址裝修,可是她始終用心保護著它。她說這面鏡子是一份榮譽的象徵,一份執著敬業的傳承,她和同事們要用這份榮譽、這份傳承不斷激勵自己,永遠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