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兰州市红古区“线上+线下”联合助力春耕备耕

人民网兰州3月3日电(王文嘉)一年之计在于春。兰州市红古区积极行动并采取多项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抓好春耕备耕农业生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两不误。

据了解,今年红古区春播面积预计将达到7.1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5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预计达到5.5万亩,瓜类播种面积预计达到0.1万亩。在春耕备耕中,红古区在全面了解掌握全区春耕农资储备情况的基础上,加大物资储备。据介绍,按照往年春耕生产情况,红古区预计蔬菜播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直播面积3.5万亩,以娃娃菜、笋子、叶菜为主;育苗移栽面积2万亩,需育苗7000万株,以甘蓝、松花、番茄等品种为主。

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用上“放心肥、放心种、放心膜、放心药”,红古区于今年春节前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种业服务中心、农机服务站积极开展农资、农机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对种子、化肥、农膜、农药、农机具等销售网点进行了拉网式大检查,并设立投诉电话,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了各类农资质量安全。

据悉,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红古区通过电话、微信、QQ等多种手段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咨询;同时,该区组织农技人员通过网络、手机微信等媒介平台对苗情、墒情、病虫情进行三查,指导农民搞好肥水管理,抓好旺苗的“控”和弱苗的“促”,重点落实好保墒、灌水等措施。

同时,针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红古区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家庭在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基础地位,倡导鼓励农户组建相对固定的“互帮互助”组,走好“农户+农户”的农业发展路子,确保在恢复农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建立农户之间相互依附、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生产模式。此外,红古区还强化了农机装备,大力推广农机应用,切实增强农业机械化生产。目前,红古区共检修拖拉机1500台,各类农机具3000台(套),并及时联系农机经营户掌握了全区各类农机储备情况,有效保障了春耕备耕的农机供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