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刘辉:基层宣传战“疫”线上的排头兵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王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每个人都是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没有缺席!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一名会员、甘肃陇南宕昌县的文联主席刘辉。他用自己的照相机、用手中的笔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每天冲锋在宣传战“疫”线上,书写宣传 “战士”的使命和担当。

刘辉:基层宣传战“疫”线上的排头兵

图为1月30日,刘辉带领宣传人员在好梯乡彭家山卡口值守点采访

刘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近30年,他参加过2003年“非典”、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事件采访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他凭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从1月22日起,就只身拿着相机,奔跑在“疫”战一线,把镜头对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干部群众,拍摄宕昌县疫情防控的点点滴滴。

1月30日,县委宣传部安排由刘辉负责疫情防控的外宣工作,他二话不说,立即全身心投入工作。多日来,他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就像一只领头雁,不辞辛苦,亲历亲为,带着宣传报道组的记者们跋山涉水,奔赴在宕昌县各个乡镇村和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用自己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和宣传报道全县的疫情防控工作。

刘辉:基层宣传战“疫”线上的排头兵

图为2月1日,刘辉和新闻工作者在临江铺镇郭家庄采访

“他眼压本来就居高不下,每天点眼药治疗。医生建议尽量不要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他最近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就打开电脑工作,晚上一回家还是爬在电脑上,家里啥都顾不上,一熬就一两点,有时候半夜醒来看见他还在盯着电脑看稿件。让早点休息,他说要把当天的事干完。他脚腕受伤还没完全康复,现在每天又起早贪黑的跑着不停,我真担心他的身体。刘辉的家人如是所说。

“疫情防控开始以来,他每天都是连轴转的工作,给大家安排采访和写作任务,修改大家的稿件,向媒体投稿,搜索整理当天的用稿情况,策划第二天的采访……在刘辉和宣传报道组的各位成员的努力下,全县的外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陇南全市排名中位居前列。先后采写了《坚守防控,一个基层卫生院院长的特殊春节》《甘肃宕昌党员敲锣串巷防疫情:“土”办法宣传“疗效”好》《防控一线党旗红 战“疫”面前我先上》《宕昌县:336个“喇叭”响起防疫知识传到家》等疫情防控及春耕生产方面的稿件,在人民网、中新网、经济日报等国家、省市媒体及宕昌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发布。 截止2月21日,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374篇。其中,刘辉个人拍摄了500余幅反映宕昌“战疫”的照片,有近百幅照片被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陇南宕昌发布等各级媒体刊用,其中组照《人勤春来早,战‘疫’不误农》被新华社中国全球图片采用发了通稿,该稿件被66家媒体采用。

刘辉:基层宣传战“疫”线上的排头兵

图为刘辉作为文艺志愿工作者在疫情监测点值守

不仅自己投身“疫”线,刘辉还号召县文联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防控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号召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不同形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文学、书画、音乐、曲艺、摄影等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在全县开展网上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创作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对抗击疫情的认识和信心。

短短十几天时间,各种题材的文艺作品纷至沓来,《力挺武汉,灭绝恶疾》《翅膀的白云托起了日出》《万众一心》《今夜有雪降临》《致敬钟南山院士》等一篇篇鲜活的“战疫”主题作品相继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文艺工作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打赢防控疫情这场特殊的战役贡献文艺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疫情防控时期新时代文明实践。截至目前,共创作“战疫”主题作品400余件。其中,文学作品110余篇,书画100余件,摄影作品200余件,美术作品60余件,其他文艺作品5件。

“我是宣传文化系统的老人员,老党员,党组织培养我多年,在工作上就应该时时处处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不辱使命。尤其在大“疫”当前,组织需要的时候,就应该舍小家,顾大局,无私奉献。”刘辉说道。

如今,刘辉依然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一个普通宣传人的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一路奔波,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