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鄧州市疾控中心崔偉:兩上抗疫戰場的守門人

南陽網訊(通訊員丁新偉

)17年前非典肆掠時,他衝鋒在前;17年後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再次帶頭衝鋒陷陣抗擊疫情,體現了一名入黨20多年的老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他,就是鄧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崔偉。

邓州市疾控中心崔伟:两上抗疫战场的守门人

不辭辛勞衝在前

面對日趨嚴峻“新冠肺炎”疫情,1月23日12時30分,為嚴防“新冠肺炎”病毒輸入鄧州,市委、市政府、市“新冠肺炎”指揮部要求,下午16時前在本市孟樓、構林、桑莊、火車站、汽車站等重點部位設立10個監測點並全部到位。在中心主任邢德明和總支書記賈相鋒的指導下,崔偉同志結合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的工作經驗,選人、排班、通知、培訓、分配物資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不到三個小時10個監測點40名工作人員準時到崗就位,為全市抗擊“新冠肺炎”打響了“第一槍”。

監測點最遠的40公里,有的與湖北接壤,地處偏僻。2月的天氣不斷變化,多雨雪的天氣裡,灰塵夾雜著雨水,不斷地湧進工作棚,一次次淋溼監測點同志的工作衣。新冠病毒的感染,冰冷刺骨的寒風,長時奔波的勞累……,面對隨之而來的重重困難,他不顧個人安危,不辭辛勞。為了完成組織上交給的工作任務,他多次到監測點現場指導,並先後為監測點防的空人員協調了禦寒大衣、休息床鋪和必須的防護用品,解除了後顧之憂。

邓州市疾控中心崔伟:两上抗疫战场的守门人

細心排查除風險

2月25日,考慮到火車站入站口人員流動量大,成分複雜,崔偉同志主動請戰來到火車站入站監測點,堅守在抗疫一線。

到火車站崗位後,他在查閱資料、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的同時,不厭其煩地諮詢值班的社區醫務人員和屬地辦事處帶班領導,很快掌握了情況,並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作為疾控中心副主任,一名衛生檢驗專業技術人員,他完全可以不上前,在後面指揮值班人員排查。但他沒有,而是以一名普通工作人員的身份認真測體溫、詳細記錄、耐心接受諮詢,通宵達旦,任勞任怨。為了緩解疲勞和大家緊張的情緒,對值班的同事開玩笑說:“17年前我是一名抗‘非’老兵,十七年後我又成了抗擊新冠肺炎的一名新兵”。

就是這位剛剛到崗的“新兵”,在值班的當晚就發現了一個“大問題”。有7名湖北籍人員無故滯留售票廳,有2天的,有3天的。經過了解,他覺得問題十分嚴重,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一直從當晚23:20分到第二天凌晨2:10分,他一一詳細地向7名滯留人員詢問情況。經過努力,終於將7人的基本情況掌握,第一時間將該事件彙報給火車卡點負責人丁品和防控指揮部值班室。第二天上午,他又將所掌握的情況用書面材料向指揮部進行彙報。病毒無情人有情,經過他耐心地講解和勸說,在火車站卡點有關領積極協調下,終於使7名滯留人員安全送出鄧州,排除了一場潛在的風險。

危難時刻挑重擔

越是緊要關頭,越是關健時刻,越能顯現出共產黨員的本色。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根據工作需要,崔偉同志先後被安排到春運指揮部辦公室、疫情防控應急組、集中隔離工作督導組、規模以上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重要工作崗位。崔偉同志二話沒說,勇挑重擔,毫無怨言地接受組織上交給的工作任務。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一邊是領導的重託,一邊是身體欠佳,同時又在市中心醫院抗疫一線的妻子、讀高三面臨高考的兒子和剛上幼兒園的女兒,崔偉同志毅然選擇了前者。當有人問及此事,他卻淡淡一笑說:“沒有大‘家’,哪有小家”。自抗擊“新冠肺炎”戰鬥打響以來,崔偉同志先後對花洲辦事處、構林等11個鄉鎮辦和11個鄉鎮辦的醫療機構、21個村委會、21個村衛生所(室)、7戶強制隔離戶、13戶居家隔離、1戶集中隔離戶、63人次的“五幫一”現場指導,從未因家庭原因耽誤了工作。

大愛無疆捐善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當看到一段“雙鴨山市友誼縣八旬老人的心願”視頻後,讓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崔偉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愛心無大小,疫情面前,每一個人都不應是旁觀者。作為一名黨培養多年的老黨員,崔偉有點坐不住了。2月27日,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崔偉同志以個人名義捐出了3個多月的工資11000元,送往鄧州紅十字會,並委託他們將其中的5000元轉交給河南省紅十字會,用於購置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防護、防控用品。

為了更好幫助鄧州市紅十字會和防控指揮部籌到善款,購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崔偉又起草了一封倡議書,在單位內部倡議捐款。在崔偉用實際捐款行動的影響和感召下,單位同事也都伸處援助之手,紛紛向鄧州市紅十字會捐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