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老祖宗知道文字的尊貴,把文字用了個絕。甲骨鐘鼎,石鼓青銅,磚瓦權量,處處可見文字的蹤跡。同樣,循著這些承載文字的文玩寶物,今人得以穿越時空,迴歸過往,知悉我們的前世與來路。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我們常說秦磚漢瓦,而今,真正能見到的都只在博物館。當下,就算普通的青磚紅瓦都在漸漸離我們遠去。然而,事實有異,歷經數千年的積澱挖掘;突然有一天,當這些寶貴的歷史,被我們重新拾起,以另一種面貌形象,調皮地向我們扮起了鬼臉,這時候出現在我們現實生活裡的,已不再是那個實用的建築材料,而成為當之無愧的藝術瑰寶。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中國漢畫像磚多盛於兩漢,今日出土的為河南、四川、江蘇等省為最。這些像磚常用於墓室建築裝飾,彼時達官顯貴厚葬習俗大興於世。在墓室之中,視死入生,陰宅若陽,追求天人合一,人神相融,便雕畫環壁,以成漢畫像磚。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另外一方面,當時的社會從個體到家園,都崇尚“文”治。個人有個人的字、號、書齋名、座右銘;家有家訓,譬若著名的《顏氏家訓》;而國家也會有國家的國訓,“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飢人,踐此萬歲”正是大漢帝國的國訓。為了表示虔誠與決心,漢王朝還將之鐫刻在用於重大建築的方磚上。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漢畫像磚之題材內容“成教化、助人倫”,頗有儒道哲學內涵。而這些題材的內容,一旦被銘刻在特殊的材質之上,它的藝術被放大開來;因出土異處,眾美紛呈,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物,引來了各界書畫藝術大咖們的爭相臨摹。

今天我們就帶著遊覽的眼睛,跟隨當代藝術界的大咖們,來一次漢磚的旅行吧。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當代藝術家臨創作品: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王鏞 68cm×36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李剛田 68cm×46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胡抗美 68cm×46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曾翔 68cm×40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釋伍燈 68cm×50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柴天鱗 68cm×80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李林 138cm×34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劉建國 68cm×25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劉建國 68cm×25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伯遠 138cm×50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陳量 136cm×68cm×2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劉彭 68cm×46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何水法 56cm×65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何國門 43cm×59cm


漢磚之美,在當代藝術家的筆下復活了

金恩楠 60cm×42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