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截至3月2日24时

重庆已经连续一周无新增确诊病例

29个区县连续14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随着分区分级分类差异化防控的实施

不少地区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不少企业也陆续复工复产

很多人的外出活动开始频繁了

路上的车流量也明显增多

而随着对此次疫情研究的不断深入

目前对于疫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这十个最新的认知和判断

出门之前最好看一看

既及时“更新”你对疫情的认识

也更有利于你保护好自己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认知一

  零增长≠零风险

  专家提醒危险并未走远

  现在还不能盲目乐观

  疫情还有卷土重来的风险

  专家认为,2月25日重庆市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实现零增长,充分说明前期的防控工作措施有力。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零增长”绝不意味着疫情“零风险”,更不能说明以后就没有新增病例、大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事实上,随着各单位逐渐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人员流动增加,聚集性风险和输入性风险也明显增加。重庆还有一定数量的密切接触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冠肺炎传染源识别控制难度高、传播途径复杂,我们防输入、减存量、防社区感染的任务依然艰巨。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认知二

  无症状感染者会成为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吗?

  不少人听到“无症状感染者”

  就会谈虎变色

  但是,先别急着惊慌!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近日,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报告指出:“已有无症状感染的报告,但多数在报告时无症状的病例随后会出现症状。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尚不明确,但相对较罕见,也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

  另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还是靠飞沫传播,无症状感染者携带的病毒数量比较少,而且没有咳嗽等症状,传播的危害理论上比较小,目前也没有超级传播者的报道。

  但无症状并不意味着不会传染,大家还是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不去人员密集场所,戴好口罩,外出后洗手,就足以防控无症状感染者的威胁。

  另外,如果你有过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即使没有发现症状,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应及时上报社区或当地疾控,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和检测。

  认知三

  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风险大吗?

  所谓“气溶胶传播”

  也惊吓了不少人

  现在总算有了一个令人安心的答案

  关于传播方式,近期发布的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报告指出,新冠肺炎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尚无新冠肺炎空气传播的报告,且根据现有证据,也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但在医疗机构中或可存在因医疗操作产生气溶胶而发生空气传播的可能。粪便排毒已在一些患者中得到证实,但根据现有证据,粪-口传播似乎并不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问题,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所也开展了相应的传播实验,也提示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密闭空间、较长时间、高浓度病毒这三个条件,在极端条件下才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这对普通人来讲,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当中,传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几乎没有气溶胶感染风险。

  认知四

  患者恢复期核酸检测呈阳性,会不会成为新的传染源?

  目前

  有部分患者出院恢复期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

  不少人十分关心

  此类患者会不会成为新的传染源?

  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称,从传染病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情况可以预见。新冠肺炎是一种自限性传染病,病毒感染基体之后,是依靠自身免疫力把病毒清除。新冠肺炎的治疗及出院标准实际上是病毒得到控制、进入恢复期,但多数病人处于自限性疾病恢复阶段,个别病人存在着核酸检测阳性完全可能,大家不必为这个问题担忧。

  到现在为止,重庆乃至全国各地恢复期核酸检测呈阳性的病人都没有重新出现发热、呼吸道的症状和肺部炎症加重的情况。因为这不是疾病的复燃或者复发,核酸检测“假阴性”跟检测方法本身有一定关系,现在也不能确定检测出来的是核酸片段还是完整的病毒,病毒通过免疫逐渐地控制清除的过程,都是向好的过程。另外,从理论上讲,这种情况不会再成为新的传染源,当然仍要密切观察。这些病人重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认知五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能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答案是“不能”!

  近期修订的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强调了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细化了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增加了单靶标阳性病例的判定原则。其中明确提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包括:样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样本;样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没有正确的保存、运输和处理样本;技术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变异、PCR抑制等。”

  重庆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也提到过这样一个病例,一名患者肺部有可疑病灶,医务工作者始终没有放弃筛查,前三次核酸PCR检测都是阴性,第四次为可疑阳性,第五次为阳性,最后才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认知六

  新冠病毒除了损害肺,还会危害其他器官吗?

  除了侵犯肺部

  新冠病毒还让哪些器官受累?

  近期遗体病理解剖报告给出了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介绍,目前看来,新冠肺炎不仅损害了肺,还包括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他同时提到,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些患者肺部切面出现粘液性分泌物。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目前切片结果显示,肺泡功能可能受到损伤,然后气道又被粘液堵住了,临床上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所以要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需要把气道打通,对粘液进行稀释、溶解。否则粘液没有被化解,单纯给气给氧,有时候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认知七

  低风险区域出门是否还需要戴口罩?

  目前很多地区被划定为低风险地区

  那么,在这些地方出门还需要戴口罩吗?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对个人来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通风清洁,注意咳嗽礼仪,减少人员聚集,复工复产后注意与同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分散就餐等等,这些都会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认知八

  宠物身上会沾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吗?

  近期天气逐渐转暖

  疫情防控态势稳中向好

  个别市民开始带着宠物到户外活动、晒太阳

  这样做是否合适呢?

  专家表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排除宠物在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后,其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是有粘附或沾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因此,新型冠状病毒确诊者的宠物或与确诊者亲密接触过的宠物,必须接受严格管理和相应的兽医学观察。

  专家同时也建议:疫情尚未结束,最好不带宠物外出或尽量减少外出时间,不到人群密集处遛狗,遛狗一定佩戴牵引绳。必要时,可以为宠物佩戴专用口罩或嘴罩,防止宠物触碰到可疑传染源。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认知九

  疫情防控期间生了其他病应不应该就医?

  疫情期间

  专家提示

  对于急症或危重症患者

  仍需到急诊尽快就医!

  目前发热患者有专用通道,疑似或确诊患者有专门的隔离区域,因此去医院看病接触到感染者的机会并不会显著高于其他相对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患者仅去医院看病并不会成为密切接触者。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专家也给广大患者几点提醒,一是多采用预约门诊的方式就诊,以减少医院人群的聚集;二是来院就诊时请戴好口罩,就诊前后做好手消毒;三是就诊时如实告诉医务人员自己的相关信息,便于疾病的准确诊治。

  认知十

  现在能逛商场吗?

  一些大型商场已经恢复营业

  这些地方可以去吗?

  专家提醒——

  当前到这些地方去应该是买东西而不是逛商店

  作为消费者来说,应该尽量地减少到商店、超市去,去了也要尽量缩短时间。到这些地方去,应该是买东西而不是逛商店。

  在购物时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起码一米以上,过秤、排队的时候也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交款时最好电子付费。人人都应该戴口罩,做好手部卫生。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

一开始人们对其知之甚少

因此需要一个加深了解的过程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认识深化之前

现在还不是放下防备的时候

我们也许从未这样渴望过平凡的生活

但现在我们确实要为这份平凡去努力!

关于疫情这10个最新认知请及时“更新”,危险并未走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