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宋画如酒”这是黄宾虹先生对宋代绘画的美誉。

观宋画,清远含蓄、恬静优美,宛如笔底春风,让人为之沉醉。宋人对美的追求渗透于骨,更究于自然纯粹之美。历代帝王乐文好艺,开国之初便设翰林图画院,并定立了一套完整的画院制度,理念上遵循南齐画家谢赫的“明劝诫,著升沉”之学说。除宫廷绘画外,士大夫绘画与民间绘画活跃非凡,各具特色并自成体系。总之,宋代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时期,杰作迭现、参与者众多,承绪前人更影响后世。那么,“宋式美学”究竟美在哪里?又为何让后代如此敬仰?本期将通过宋画的几个之最为大家详细解读。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宋徽宗

宋徽宗最“不务正业”的皇帝

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是治国理政,也不是统治上饱受诟病的历史,而是其极高的艺术造诣。如果说宋画是中国绘画史之巅的话,那宋徽宗赵佶则是站在巅峰之上的人,虽身披绛纱袍,内心却是位不折不扣的书画家。宋徽宗一生作品高产,尤擅花鸟与山水、偶作人物与建筑,其个人偏好更是使花鸟题材成为当时的主流创作方向。宋徽宗用笔细腻、果断,技法上博采众家之长,精神上讲究法度与形神兼备。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芙蓉锦鸡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芙蓉锦鸡图》中,诗、书、画、印自然融入,运用一反常态的构图形式,将锦鸡、芙蓉、蝴蝶、菊花巧妙布局,极强突出了锦鸡回眸蝴蝶的景象,呈现出神秘灵动之感,瞬间之美跃然绢上。锦鸡用色华丽浓艳,给人以雍容富贵之势,并与设色淡雅的花卉形成对比,营造出和谐的画面层次。另外,宋徽宗刻画飞禽惯用生漆点睛,此法不仅使眼目更加透亮传神、增加厚重之感,更为探索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运用提供了新思路。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宋徽宗《瑞鹤图》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瑞鹤图》局部

在另一幅代表作《瑞鹤图》中,画面表现的是宣德门上空的祥瑞景象。有记载北宋政和二年正月十六,都城汴京上空突现瑞气祥云,更有群鹤在空中盘旋争鸣,引得宋徽宗大喜,认为此景具有喜事降临之吉兆,立即执笔即兴创作。画面中取景与分割颇为大胆,殿宇置于下方,被祥云环绕,十八只飞鹤在空中盘旋,姿态各异且无一雷同,另有两只立鹤鹄立于鸱尾之上,瞭望天空。

整幅画面一气呵成,气韵生动且风格秀媚。另外,《瑞鹤图》打破了常规花鸟画构图形式,天空与殿顶取三分之一处分割布局,与近现代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黄金分割比出奇的接近,不禁让人惊叹宋徽宗的审美高度与超前的艺术理念。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宋徽宗瘦金体

宋徽宗初政时期,粲然可观。但好景不长,因为政务的压力和拘束,加之内心对艺术的极度痴爱,宋徽宗开始“不务正业”。并昏庸的把朝廷政务交给奸臣蔡京与童贯打理,自己却一心研习书画。

到北宋末年,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加之金国进攻,北宋灭亡。作为一国之君的宋徽宗是失败的,但作为艺术家他是极其有为的。其在位25年,重视绘画教育与发展,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北宋文化高度繁荣,绘画杰出人才不断涌现。在书法领域,他独创的瘦金体不止在当时颇有声誉,就连敌国的金章宗也为之钦佩,后代习其书者更是甚多。瘦金体笔锋瘦削、灵动传神、极具傲骨之气,赋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除此之外,宋徽宗首开文物、书画收藏之先河,广集当朝精品与传世之作。他写词写曲样样精通,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财富。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马远作品

最多山水画“大腕儿”的朝代

纵观中国绘画史,最具辉煌代表的便是山水画,宋式山水则成就最高。宋代画家负气含灵、精书善画,北宋时,有以写山之真骨见长的范宽、善画郊野寒林之景的李成、擅作烟云山川的米派父子(米芾、米友仁)和提出“三远四时”之论的郭熙等,南宋则以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具代表。他们的创作独具特色并自成一派,通过表现自然景色与身边事物来抒发情感,强调文学性与笔墨融合的韵味,他们在绘画上的造诣之深对后世影响甚大。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李成《读碑窠石图》

北宋画坛人才辈出,山水画领域以董源、李成、范宽声名最为卓著,被尊为北宋三大家。三人则以李成声名为最,更有“古今第一”之美誉。

李成多写齐鲁山水旷阔之景,画面飘逸且不失刚劲,技法上自创了表现山石之韵的“卷云”皴和写寒林之骨的“蟹爪”法,二法不仅为后人所沿用,更填补了刚柔兼备的皴法表现空白。相传李成在创作前会在山林中静坐、以自然养心,感受山川林木带来的神怡之感。在李成与王晓合作创作的《读碑窠石图》中,画面表现的是在冬日林中,骑驴的老者在一座古碑前读阅碑文,旁有一侍者侧耳聆听,几颗枯树纵横交错的景象。画面中以“蟹爪”法勾勒的枯树占据大部,虽环境恶劣仍傲然挺立,人物则布局右下,呈现荒寒悲凉之感,暗喻画家轻叹世态炎凉又顽强不屈的矛盾心理。此外,有史学家研究认为画中老者为曹操(另有孟浩然一说,但无从考究),石碑则是著名的曹娥碑,历史上也有其与杨修研究曹娥碑的记载。《读碑窠石图》究竟有何暗喻、画中人物为谁我们无需计较,但其对后世绘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笔者发现在另一幅由日本画家葛饰北斋创作的《神奈川从浪里》中,构图布局与描绘自然景象的形式颇为相像,画中翻卷的海浪与《读碑窠石图》中枯枝的姿态极为形似,人物布局也都置于画面右下,这幅作于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版画,究竟是受李成作品的启发还是两者创作的巧合,我们不得而知。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李唐《万壑松风图》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李唐擅画山水,因其性格刚毅、作品用笔苍劲阔略、气势恢宏,开创南宋水墨豪放浑厚之先河。其自创的“大斧劈”皴,所塑山体峭劲有力,更注重体积表现,尽显山石雄壮之美,后期作品更是化繁为简,注重精神至上的创作理念。李唐鉴前人之长,融合自身艺术理解,革新了宋人对山水画创作的原有认知,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中,高山峻岭、巍峨屹立、瀑布飞驰而下、云雾环山而升,画面尽显磅礴之势。李唐运用独创的“大斧劈”皴不仅增加了山石的质感,更控制了画面的韵律节奏。北宋山水画多以全景式呈现,而在《万壑松风图》中,李唐摒弃了相对直白的视觉导向方式。除皴法笔触的牵引外,景物之间也相互联系。比如我们把视点定于山峰,视线会很自然的顺着绕云、瀑布到达次峰,又随小溪的走势蜿蜒而下来到前景的山石。此法在画面里多处使用,仿佛有一条隐藏的路线,引导着我们在画里云游。这种独特的布局方式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也印证了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著作中提到的“潜蓄岭风”之说。另外,李唐通过局部的刻画达到整体的和谐,做到了远观近临皆是惊喜,这种细节推动整体的方法在中国画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宋朝作为中国山水画的顶峰时期、群星璀璨,尊于传统又力求新意,为后世留下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最具当代审美方式的朝代

说到极简主义想必大家耳熟能详,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其本意是指审美方式极力追求自然简约,舍弃繁琐的视觉元素。广泛用于现代产品的设计理念,比如日本家居品牌“无印良品”、服装品牌“三宅一生”等,都深受极简风格的影响。

其实早在宋代,极简美学就已然盛行。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汝窑瓷器

宋瓷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顶峰,其最具代表的汝窑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之说。相传宋徽宗曾梦到雨后天空中有一种独特的天青色、令其着迷,便提笔写下“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诗句,并命令工匠照此烧制。经过反复试验,汝州的工匠烧出了另徽宗满意的天青色釉质。汝窑颜色淡雅、朴素无华,内敛而不失风骨。与当代设计学中“少即是多”的理论不谋而合。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马远作品

绘画方面,南宋四家的马远继承李唐后期创作风格,用笔灵动有神、独树一帜。作品中运用大量虚实与视角变化,将主体集中细腻描绘、其他则精简提炼或做留白处理。马远因构图方式简洁且取景大胆,被称为“边角之景”、“马半边”等。题材多描绘江河湖海,画中弥漫的雾气轻抚水面、或急或缓、若隐若现,让观者心神宁静。马远的作品亦可归于极简审美体系,化繁为简且高度概括的超前创作思路不禁令人为之惊叹!

宋代作为东方美学的集大成者,造诣于艺术的各个领域,这源于宋人以自然为师、崇尚虚静恬淡的生活态度,史学家陈寅恪在评价宋代文化时给予了“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高度评价。


我们尊重原创《齐鲁鉴赏》所推的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书画|生活|志趣 互联网+书画新潮流

齐鲁鉴赏平台是为广大书画界人士、书画爱好者、学术界、企业界等多领域读者建立的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实时抓取最新艺术文化新闻动态的群分享平台。齐鲁鉴赏集齐鲁晚报齐鲁鉴赏版面、齐鲁晚报APP齐鲁壹点书画官方频道、齐鲁壹点齐鲁鉴赏号、齐鲁鉴赏公众号、今日头条齐鲁鉴赏官方号、齐鲁美术馆服务号等多个多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并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精准的内容,与同道中人集聚一堂,共同探讨艺术见解,实现资源共享、学习与交流。

欢迎大家扫以下二维码进群。

鉴赏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