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儿子找了个对象,双方父母见面怎么称呼对方比较合适?

天道酬勤78665182


叫“亲家”可能有点仓促和自以为是,也只能正常的社交会面称“兄弟”、“姐妹”。

一般来说,儿子找到女朋友,做父母的都感到心慰高兴,很容易脱口而出;“亲家”,如果对方没有反对和厌烦,也说明已经得到女方父母的认可,其实这也不失是投石问路的途经,接下来的事也容易多了。

但如果对方不高兴这种称呼,也可能说明对方父母没看好这问亲事,那就该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知足常乐6144539457


儿子和女朋友能做出让双方父母见面的决定,标志着他们即将结束恋爱期,双方能够志同道合的融合在一起,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否则,他们是不会轻易的作出这种决定让双方父母见面的。

第一次和准亲家见面,一般都是在女方家里,这叫上门求亲。因为是他们的女儿要嫁给你的儿子,作为男方的父母一定要带上像样的礼品,在选择礼品上最好是先向准儿媳了解一下她父母的嗜好,这很重要。

如果他们选择的是在宾馆饭店碰头,说明他们是见过大世面,喜欢热闹,不拘小节,心胸开阔的人。这种人善于调谈条件,作为男方的父母,只要能做到沉着应对,落落大方,能答应的条件就答应,不能答应你的条件不失礼貌,只要含蓄的不予应承就够了,其目的就是让对方知难而退,临走时自己别忘了买单就行。

双方见面,在称呼上老王老李都行,怎么随和亲切就怎么称呼。在谈话进入到双方都很投入,有认可的迹象时,又可以把称呼再拉近一点距离,改成老哥老弟或者是老姐老妹,当完全认可了对方,在称呼上可以零距离,直接称呼亲家。这叫步步蚕食,步步亲近,只要能把准时间的结点更改称呼,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次见面。


老蒋闲言


儿子找了个对象,父母双方见面怎么称呼对方比较合适呢?做为过来人,我来说说吧。

我儿子一一年经人介绍,与下县一个姑娘处起了对象。经过接触,交往,便进入下一个程序――相女婿和相家。双方父母都没有意见后,便进入双方父母见面的议题。

那天,我们和媒人,五弟和五弟妹等驱车到了女方家。他们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因为他们的岁数小就直接喊我们哥哥和嫂子。我们呢,就称呼他们为兄弟和弟妹。

这样称呼,亲近、自然,没有生疏感。非常适合即将成为亲家的人群的气氛。这时候如果直呼其名或老张老王什么的,就会显得生疏,产生距离感。如果喊亲家,是不是也会有些唐突呢!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不管远近,有平辈亲戚关系先按亲戚称呼;扯不上亲戚关系或亲戚不同辈的改按年龄称大哥嫂子(姐)兄弟弟媳(妹);不算陌生的街坊、同事、同学的,也可称不带姓的名字显得亲近自然。假若一方有职务的,别忘了加上个职务,对方要是让纠正,随即再把职务省略。第一次见面用亲家这个称呼略有冒失,最快也要在订婚以后。除非原来很熟悉。称呼上也就是这些。我感觉还有四个方面要注意。

一、第一次会面前仅管有孩子通气,结合见面的当场介绍很有必要,因为双方如果有其他年龄相近的人员参加,别把人员的角色和关系搞错了。

二、见面以后的话题,是整个会面过程的重头戏,自己想说什么,估计(或孩子递过话)对方想说什么,心中要有个提纲和答复方案。

三、只要不冷场,由谁先提话头并不重要,一般是男方父先做征求意见性发言;女方然后答复表示认可。也有女方先提出意见男方然后答复的。

四、如果没有其他原因,第一次见面主要是个过程,有些有些争论性的事或现时难以确定的事不要急于求成,当然并不是说可以一事无成。


泰山木32140178


首先恭喜你家儿子找到对象!

双方父母见面,我建议按以下几种方式称呼。

一是去掉姓,互相称呼对方名字,亲切大方、自然得体。

二是按年龄大小,年轻的称呼年长的为哥嫂,年长的称呼对方名字。

三是主动称呼对方“亲家”,这一般都是男方家长主动些,女方家长含笑默认,两个孩子的婚事也就基本告成!

总之,按照我国传统风俗,“低头娶媳妇,抬头嫁闺女”,双方家长见面,建议男方家长主动些、亲和些,儿子娶个称心的好媳妇,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我是飒飒暖阳,飒飒风雨后,与您共享温暖的阳光!



飒飒暖阳


这个其实很好解决,要么就了解一下儿子的女朋友的名字,去了就称呼叫“XXX妈妈”和“XXX爸爸”,要么就是见了面彼此寒暄一下,然后双方父母相互做个自我介绍,聊开了就是叫个“亲家”也不为过。

至于称呼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没什么限制吧,这个因人而异了。也可能有的家庭比较讲究,会称呼对方子/女的父母为“X先生”或“X女士”,当然,这个就是让人觉得不是那么亲切了吧。

称呼这件事,初次见面得话,还是双方父母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和沟通效果更好吧,至于具体怎么称呼,就看各地方和各人的习惯了。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祝生活愉快。


爱的箴言


这好像也确实是个“问题”呀。心里没底儿,可“询问”儿子,让其与女朋友“协商”,最后得出“皆大欢喜”的“结论”来。其实,称呼对方某先生、某女士(自然要先弄准确对方的姓氏)或某兄、某嫂子是正常情况(在孩子未婚前勿计较彼此间年龄大小);对方有职位(官位),也可称呼某局、局夫人(只要对方不介意)等等。“准亲家”第一次会晤,称谓略带恭维但不巴结,充满尊重但勿“自来熟”。要结合你所处地域的风俗,称呼准确、得体、大方即可,无需化简为繁耳。


靠151548855


其实,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也不难,应该持有两种观念,即传统的称呼和现代观念的称呼。

传统的称呼,按照一般的习俗,当确定了关系,可直接称呼亲家也无妨,很正常的,没什么尴尬。一来表示尊敬,二来也使两家人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

再者,就是按现实、现代人的观念来称呼,只要不出洋象,该怎样称呼就怎样称呼,等以后事情完全成了时又改口。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持有态度和观点,属个人的看法,望自己酌情!


用户68063485589


这个嘛,虽然没有经历过,还是谈谈自己的看法吧,既然是第一次见面嘛,肯定要通过自己的孩子先了解一下对方父母的基本情况了,叫什么名字或者爱好什么的,还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的,大致知道一些信息以后呢。见面就不会尴尬了,可以称呼某某先生某某女士,也可以称呼自己该对象的名字后面加上她爸她妈,是比较不错的。(一个努力奋斗的青年律师工作者)


为明天77698579


不管这门亲事成功与否,以兄弟姐妹相称比较合适。因双方年龄相差不多,即使路人以兄弟相称,以姐妹相称均可,且显得亲近。如初次见面冒然称亲家有失体面,且显得轻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