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看到没练过楷书就练行书的人,这是玩还是想练字

我们习惯性认为,行书练不好需要补课楷书,这个看法是没有严格逻辑的。

我们也看到很多书法家的楷书写得不错,但是,由于对行书缺乏练习,他的行书也不是很好,例如,大家熟悉的田英章、卢中南都是以楷书出名,行书为什么不出名?你能解释的通,楷书练习好了,行书就一定能好吗?

看到没练过楷书就练行书的人,这是玩还是想练字

行书也是一个书法体系,非常丰富,比楷书还要难一些的,这种难度,不是说行书本身难,而是行书比较庞杂。

例如,行书有从行书到草书的阶梯差距,有些钢笔字的行书,又是行书又是草书,有些行书-作品中,还是行书和草书混杂的,这样的行书叫行书草书。而有些行书,几乎就是楷书。所以,行书的行书化程度差别很大,而行书往往有不一定要“纯粹”行书,而是,行书和楷书、草书互相参合在一起的。

我们学习任何一个书法体系,都会遇到不同的难度,学习的时候应该注重学习方法。楷书/有楷书的笔法体系的学习方法,行书有行书的笔法体系。

看到没练过楷书就练行书的人,这是玩还是想练字

不是说楷书的笔法就直接可以用在行书中的,也不是行书的笔法都可以用在楷书中的。

我们学习书法从楷书学起这个没有错。楷书可以为行书打下一些基础,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楷书学好了行书容就一定会易练好吗?这就要看我们进入行书学习的时候,是不是有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了。如果书法的笔法正确,学习什么字体的书法都会练好的。如果方法不正确,什么字体也不容易练好。

到底练好行书靠什么方法?其实,书法的笔法套路都是一样的,无论楷书还是行书,笔法是书法的基础。

我们只要把笔法的原理搞清楚了,学什么书法也没有什么难度,也容易入门。

看到没练过楷书就练行书的人,这是玩还是想练字

例如,无论楷书行书,都有自己的笔画体系。

如果是学习行书,我们同样只要找到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按照字帖上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去下笔,就可以学好行书的笔法了。

我们经常说笔法,到底什么是笔法?其实就是一个字基本笔画的写法嘛!

过去我们把笔法解释的比较笼统,现在,我们把笔法统一在笔画的写法之中了。任何一个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组成的。

只要我们练字是,时候注意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在字帖上是如何写出来的,经过反复练习就会把字练好的。

所以,练字不好,就要找我们练字的时候,到底把笔法看准了没有。

看到没练过楷书就练行书的人,这是玩还是想练字

例如,字帖的起笔是如何起笔?是藏锋起笔还是露锋起笔?行笔是如何行笔的?有没有提按变化?收笔是如何收笔的?是藏锋收笔?还是露锋收笔?

出此之外,还要看准笔画的走势是什么。比如,是偏上还是偏下?偏左还是偏右?等等。

例如下面这个字的行书是董其昌临摹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帖》。但是,我们也发现,像董其昌这样的大书法家,也有看不准的地方。

看到没练过楷书就练行书的人,这是玩还是想练字

例如,我们看这个“下”字,杨凝式的书画写得非常垂直,但是,董其昌不但没有写垂直,还写成有弧度的的一个竖画了。这就叫没有看清楚笔法和笔势。还有其他几个字都没有一笔是与杨凝式的笔法接近的。

像董其昌这样的书法高手,更是临摹高手,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普通书法爱好者临摹行书不太好,也不能怪是楷书不好。

当然,我们有些朋友可能会认为,董其昌临摹杨凝式是高手对高手,他临摹像不像无所谓,反正董其昌的字还是很好。

我要告诉大家都是,临摹不像确实也不会影响大书法家的字仍然很好。因为他们的书法基础非常雄厚,怎么“临摹”也不会很差。

但是,这种“好”是掩盖不了董其昌并没有看清楚字帖上笔法的事实。不但是董其昌,凡是临摹字帖的,都会陷入临摹不像“装像”的问题。

按照科学临摹字帖,我们应该学会准确看字帖笔法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你就是行书临摹不好,再去临摹楷书,也会同样临摹不好的。因为,你永远在笔法的外面。

何况我们的书法基础跟董其昌是没法比的。即使我们有董其昌都书法基础,学会 观察字帖仍然是非常厉害的学习方法。

只要我们能够把笔法问题解决好,临摹字帖的进步就会很快的。

所以,书法学习的永恒原理,就是要把笔法学到手,这是基础的基础。因为,这是训练我们学习书法观察能力都第一道关,这一关还没有过,没有这个基础,书法就是空中楼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