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西部航拍第一人”西藏上空俯拍震撼美景,美輪美奐


在寒與熱的變換中,在凌空而解放的多重視角中,在一般人無法想象的艱苦中,穿越中國上空18年,完成航拍作品10餘萬幅,這些照片建立了具有收藏和研究價值的西部航拍圖片庫,特別是對生命禁區的5個高寒地帶的拍攝,填補了中國以至世界航拍史上的部分空白。他就是被人們稱為“中國西部航拍第一人”的田捷硯。

我最早在鄭州解放軍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專業學習,地理方面的知識積累了不少。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部隊當幹事,一開始是從事攝像工作。1988年,當時部隊有一個慶典活動,需要航拍飛行工作的畫面,但當時沒人有航拍的經驗,我就被派去執行航拍任務。第一次航拍時不能適應飛機的震動,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地平線也找不準。結果拍出來的圖像都是歪的,想象中飛行的美妙感覺一點都沒有。圖:八宿境內山脈。攝影|田捷硯

但當時就感覺到,隨著時代的發展,航拍早晚會在攝影方面獨樹一幟,並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93年,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臺相機。記得有一個體育比賽,我所在連的兩個戰士都獲了獎,我就給這兩個戰士抓拍了一張照片,後來在《解放軍報》上發表了,還意外地獲了獎,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圖:白馬溝景色。攝影|田捷硯


真正第一次航拍是1995年3月,成都平原的油菜花開得非常美,只有航拍才會更有氣勢,後來爭取到航拍機會,飛起來西嶺雪山都看得到,帶的5個膠捲全部拍完。那次以後就發燒了,對航拍的興趣一發而不可收拾。回來後就買了一堆器材,最瘋狂時裝滿了兩個大攝影包,總共有八臺相機。隨著工作的轉變,放下了肩上扛的攝像機,但手中的相機卻始終沒有丟掉,而且分量越來越重了。圖:達馬拉。攝影|田捷硯

由於有攝像的功底,攝像講究後期製作,對我的攝影很有幫助。每次拿起相機都要想,拍完之後要做什麼?但一個人精力有限、時間有限,一定要專攻某一個方向,並且要發揮自己的長處。恰好此時正趕上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政策,當時我就定下一個目標:要把西部12個省市自治區航拍完。冬日裡的冰湖與國道。田捷硯攝

從1997年開發西部的號角吹響以來,我拍攝完成了120反轉片8000多卷,曾4次深入可可西里無人區航拍、三次飛掠6300米的海拔高度拍攝新疆帕米爾高原、兩次在世界屋脊的最高地西藏阿里拍攝。發表的作品得到國內外眾多出版機構和攝影界的高度評價和關注。僅青藏鐵路從築路到開通就完整地航拍了4次近400個膠捲,建立了具有收藏和研究價值的地球之巔圖片庫。俯瞰然烏湖。田捷硯攝


特別是對被視為生命禁區的5個高寒地帶的系統拍攝,填補了中國航空攝影史甚至世界航空攝影史上的空白。川藏線是我航拍的16個專題之一,結緣川藏線是我2006年7月隨直升機開闢川藏航線,這次首飛作為跟機航拍的唯一攝影師,興奮自然不言而喻,因為此前直升機進藏一直都是飛青藏線,截止到2013年,我拍攝川藏線已5次。過通麥。田捷硯攝

我乘坐各種機型的飛機,俯瞰和記錄著西部大地。但是在祖國西部尤其是在青藏高原上,航空攝影的危險和困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為了拍好川藏線,我在川藏線這崇山峻嶺之間穿梭多次。一次去林芝拍南迦巴瓦峰,這座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山,投票用的就是我拍的照片。當時每天早上起來,看到的就是爬山雲,南迦巴瓦根本看不到。晚上也是拉開窗簾,看有星星沒有?等了半個月,每天都和飛行員吃住在一起,終於等到好天。腳巴的盤山路。田捷硯攝

航拍就是磨性格,有多少次,揹著攝影包走下飛機,手腳麻木,心裡更是失望。地上看還是藍天白雲,一上去就雲遮霧罩,沒法,又是英雄白跑路。 後來從林芝飛墨脫進行航拍,在進入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後,10分鐘之內海拔就下降到了500米,從極寒一下到熱浪滾滾,棉大衣、護膝都來不及脫,人可以忍受,但相機適應不了,鏡頭馬上就出汗,只好望景興嘆。色季拉山口。田捷硯攝


後來很多拍墨脫的照片,都是先飛墨脫,再從熱到冷返回去拍。其實航拍就像打仗,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準備。這包括知識、身體、器材等方面的準備。為了拍好照片,需要從地理、測繪、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中汲取營養,力求從自然、歷史的變遷,人文的演變中找到規律和個性。塘庫。田捷硯攝

迄今為止川藏線的影像還只是這條航線上的俯瞰,有太多細緻的風景尚未及瀏覽,有更為遙遠的地區尚未及到達。飛向青藏高原,換個角度,我們生存的大地竟然有另一種迥異尋常的大美;飛向青藏高原,換個角度,這將是人生的一次終極體驗!業拉山。田捷硯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