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5個“催眠大法”讓睡渣寶寶變身睡眠天使

  談到寶寶睡覺,很多媽媽都“怨聲載道”:

  吃著奶睡得賊香,一把TA放到床上,眼睛立馬睜開,瞪得溜圓!

  抱著哄、躺著拍,老母親的手都酸死了,但小傢伙的眼睛,卻始終沒有合上的意思!

  哄睡哭鬧沒完沒了,只要不勉強讓TA 睡覺,立馬又乖又安靜!

  不得不說,“睡渣寶寶”真是難纏,但跟疲憊相比,老母親更擔心的是,孩子的睡眠情況不好,會影響寶寶的體重、身高和認知水平的發育,所以,“催眠大法”刻不容緩。不過,如果方法用得不到位,也可能會適得其反。

5個“催眠大法”讓睡渣寶寶變身睡眠天使

  一、3大誤區,讓寶寶入睡越來越難!

  1、睡前使用移動或電子設備——NO!

  很多媽媽喜歡在睡前給寶寶看一會兒手機,但其實這種做法並不科學。據相關研究,手機和電腦發出的藍光,可抑制人體制造幫助催眠的褪黑素。

  所以,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至少在睡前1小時,要避免寶寶接觸電子屏幕,尤其要杜絕暴力視頻和遊戲。寶媽們,在哄睡之前,千萬不要讓孩子看太多手機哦。

  2、過度介入寶寶睡眠——NO!

  寶寶的睡眠,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逐步發生的過程,如果寶寶每次入睡的時候,家長都採取一些過度介入的方式,比如,拍打、搖晃進行催眠,同床陪睡等,都會對寶寶的睡眠情況產生不利影響。

  3、午睡時間過長——NO!

  寶寶適當午睡,可以提升注意力、增強免疫力、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但是午睡時間過長,則會加重夜晚的失眠情況。

5個“催眠大法”讓睡渣寶寶變身睡眠天使

  二、5個正確的“催眠大法” 讓寶寶愛上睡覺!

  1、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

  寶寶和成人一樣,都需要形成規律的睡眠習慣,這是構成健康睡眠的重要部分。《張思萊科學育兒全典》建議,從孩子3個月開始,媽媽就應當有意識地訓練寶寶在晚上八九點前入睡,3歲前可上午或下午小睡,3歲後儘量訓練其午睡,時間控制在1.5-2小時內。

  2、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環境嘈雜、天氣燥熱、房間過黑等,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據世界睡眠協會公佈的《6大金質睡眠法》中說,金質睡眠環境是溫度保持在20℃-25℃,溼度控制在60%-70%[2]。此外,保持安靜、房間亮度適宜等,都有助於寶寶的身體和心靈放鬆,幫助他更好的進入夢鄉。

  3、把床作為催眠的工具

  床是最舒適的睡覺工具,也是催眠的“好幫手”。提前讓孩子上床、讓TA愛上待在床上的感覺、一起晚點親子互動等都可以幫助寶寶入睡。

  要是孩子不想上床,可以在床上擺一些TA喜歡的玩偶、舒適或特別的毯子等來“勾引”TA上床,但要確保這些床上物品沒有安全隱患,並且在寶寶入睡後要記得撤走。

5個“催眠大法”讓睡渣寶寶變身睡眠天使

  4、睡眠儀式來幫忙

  儀式感,會幫助寶寶更好的入睡。所以,每次在入睡之前,可以安排固定的睡前活動,如洗個澡、換尿片、聽首歌、做一個小遊戲等,都有助於提醒孩子:該睡覺了!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還可以適當增加時間和活動內容,如給寶寶講故事、看書或寫日記等。

  5、合理的接覺方法

  很多寶寶,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經常會半夜醒來,對於這種夜醒頻繁的寶寶來說,最好的接覺方法就是“安撫”。

  輕輕拍一拍寶寶的後背,或者溫柔地摸一摸他的小手小腳。很多寶寶,就能夠接著入睡了。記住,寶媽的安撫時間不宜過長,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並逐漸減輕自己的安撫動作,試著讓寶寶自己入睡。

  有的寶寶天生睡眠少,如果TA的精神狀態好,跟他平時的睡眠時間差不多,也就不需要強行接覺了。

  其實,“睡渣寶寶”不是天生的,而是與後天的習慣養成有關。只要媽媽們,掌握了正確的“催眠”方法,養成“睡眠天使”,也不是什麼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