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黄冈名师|浠水县教研室 江船:基层名师工作室要把握四个关键点

基层名师工作室要把握四个关键点


黄冈名师|浠水县教研室 江船:基层名师工作室要把握四个关键点


建设名师工作室,是实施教师成长工程的有力举措。随着名师工作室逐渐增多,如何发挥其应有作用成为一个严峻而现实的课题。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基层名师工作室的作用,要立足基层实际,鼓励大胆创新,坚决克服四种倾向,把握四个关键点。

要克服功利主义倾向,把服务教学作为出发点。建设名师工作室是时代的要求、组织的期望、个人的责任。

当前,有些教师认为建设自己领衔的名师工作室是额外的工作,是荣誉、光环、资本,甚至将其作为争取教研经费的特殊途径。有的名师工作室还急于求成,刚刚成立就忙着总结经验、出教研成果。这些行为都是功利主义思想在作怪,必须坚决予以克服。

成立名师工作室的“初心”应当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领衔的教师要坚持把服务教学作为出发点,强化“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的使命和担当,潜心工作、深入研究、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地感染教师,手把手、心贴心地指导教师,发挥好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要克服“高大上”倾向,把走进课堂作为落脚点。工作室一切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指导一线教学。教研活动只有既具有现代教学的前瞻性,又具有农村课堂的针对性,才能使工作室接地气,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当前的一些教研活动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盆景式培养、表演式教学、花样式论文等不良倾向,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对指导课堂教学毫无益处。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必须坚持把能否指导一线教学作为检验和衡量的根本标准,坚持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多加强基层调研、多联系一线教师,使教研活动不仅“架天线”更能“接地气”。

要克服“个人主义”倾向,把共同成长作为突破点。一花独放不是春,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成长的共同体,实现途径是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领衔的名师既是引导者,更是组织者;参加的教师是学生,更是平等的参与者。

当前,有些人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总想着个人出成果,总想着个人得失,忽视了集体的荣誉,不愿意相互交流学习。有的甚至把指导帮助其他教师作为累赘。参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都必须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不耻下问、取长补短,在相互学习中成长、在博采众长中进步。

要克服“重建轻管”倾向,把考核评估作为着力点。名师的培养是长期工程、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粗放式管理成就不了知名的名师工作室,更不可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有的名师工作室成立时轰轰烈烈,建设过程中冷冷清清,最后不了了之。有的名师工作室平时没有什么活动,考核评估靠应付、交流经验靠造假。各级主管部门要克服“重建轻管”倾向,及时研究印发考核评估的具体办法,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以管促建、以评促建,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树立鲜明的教研业绩导向,对优秀的名师工作室大张旗鼓地表彰,对活动不开展、被动应付的要及时予以解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