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古商丘地望在濮陽

鄭傑祥

商族聚居的商丘所在地望,歷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在今河南商丘縣,這種說法最早見於《左傳》。《左傳·昭公十七年》雲:"宋,大辰之虛也"。春秋宋國在今河南商丘縣,魯人梓慎認為那就是天上大辰星宿對應於地上的分野區。東漢班固對此說得更為明確,他所著的《漢書·地理志》說:"周封微子於宋,今之睢陽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閼伯之墟也"。漢代睢陽即今河南商丘縣,他認為那就是古代閼伯所居的商丘,後世不少學者多承此說,直至現今仍稱作商丘縣。其二是在今河南濮陽縣境,這種說法最早也見於《左傳》。《左傳·僖公三十一年》雲:"冬,狄圍衛,衛遷於帝丘,卜曰三百年。衛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甯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於此久矣,非衛之罪也"。春秋衛國所遷的帝丘即今河南濮陽縣,相為夏王朝的第五代國王,它曾遷都於帝丘這個地方。帝丘在其他文獻中又稱作商丘,古本《竹書紀年》說:"帝相即位,處商丘"。

古商丘地望在濮陽

《竹書紀年》是地下出土的戰國時期的考古資料,比《左傳》記載更為可靠,因此,《左傳》所說的"帝丘"應是"商丘"之誤,"帝丘"本來應稱作"商丘"。東漢末期皇甫謐《帝王世紀》也說:"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以來,夏政凌遲,帝相為羿所逼,仍徙都商丘"。因此,後世不少學者都認為濮陽的商丘才是閼伯所居的商丘。

古商丘地望在濮陽

《帝王世紀》又說:"《世本》雲:'契居蕃,相(土)徙商丘',本顓頊之虛。故陶唐氏之火正閼伯之所居也。故《春秋傳》曰:'閼伯居商丘,禮大火,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謂之辰',故'辰為商星',今濮陽是也"。《水經·瓠子河注》雲:"河水舊東決,逕濮陽城東北,故衛也,帝顓頊之墟。昔顓頊自窮桑徙此,號曰商丘,或謂之帝丘,本陶唐氏之火正閼伯之所居,亦夏伯昆吾之都,殷之相土又都之,故《春秋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也"。

古商丘地望在濮陽

楊守敬《水經注疏》雲:濮陽故城"在今開州西南三十里"。清代開州即今河南省濮陽縣,濮陽故城在今濮陽縣西南的故縣村,《水經注》作者以為那就是商族先祖閼伯、相土所居的商丘。

以上所述前人關於古代商丘所在地望的兩種意見,筆者以為當以第二種意見為是,即古代商丘當在今河南濮陽縣境。至於今河南商丘縣的商丘,應當就是殷墟卜辭中的宋地,也就是說早在商代後期也稱為宋地。

古商丘地望在濮陽

到了西周初年,這裡仍然稱作宋地,《史記·宋世家》雲:"周公既承王命,誅武庚,殺管蔡,乃命微子開代殷後,奉其先祀國於宋"。這裡所說西周王朝封殷王朝後裔微子"國於宋"而不說"國於商",可知周人只知這裡稱作宋地而不知這裡有個商地。但是以微子為首的商遺民遷來之後,他們一方面仍然自稱為商人,一方面為懷念故土,把新居宋地又稱作商地,正如岑仲勉先生所說:"商族既被戰勝者周族遷往東南,他們於是把舊日主要的地名都帶到新遷的宋國"。這有如"南朝時代有所謂僑州,事因五胡亂華,許多北方人民跟著東晉南遷,所住地方仍依他們的舊日鄉名來命名,比如從冀州南遷的叫作南冀州人,從雍州南遷的叫作東雍州。又如近世英國的約克郡(Yorkire)遷居美洲的人,叫他們的住地作新約克(New York)。這種把舊居地名移到新居地名的習慣,古今中外,大致相同"(《黃河變遷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古商丘地望在濮陽

這個意見是很有道理的,因此,今河南商丘應是西周以後的地名,就是說它是商人遷去以後才有的名稱,而不大可能是商代及其以前的名稱。

與上述商丘相比,今濮陽商丘則顯得更加古老,首先根據文獻記載,《左傳》和古本《竹書紀年》都說夏王相曾居於衛地商丘,這說明早在夏王朝時期,這裡已稱作商丘。

古商丘地望在濮陽

再者根據殷墟卜辭資料,到了商代後期,商人仍視商丘(卜辭稱之為丘商)為神靈,並多次在這裡祭祀神祖。如卜辭雲:"甲午卜:燎於丘商"(《甲骨文合集》7838),燎為祭名,即在丘商燒柴用火祭祀神祖之意。"己丑卜,貞:於丘商?四月。貞:勿祥於丘商?……壬寅卜,貞:不雨?惟此商有作禍?貞:不雨?不惟茲商有作禍?"(《甲骨文合集》776)為祭名,意義不明,此文意即商人於某年四月祭丘商以祈求降雨,並反覆卜問天不降雨是否為丘商神靈降下的災禍。如此等等,可見到了商代後期,丘商一地在商人的心目中仍受到相當的尊崇。關於卜辭中丘商的地望,可從下述一版卜辭加以推測,其辭雲:"壬子卜,:於丘商?勿於丘商?豕於洱?勿……於洱?癸丑卜,貞:遘受年?二月。貞:遘不其受年?貞:悖受年?貞:悖不其受年?二告。貞:蜀受年?貞:蜀不其受年?"(《甲骨文合集》9774)這幾個與丘商有關的地名所在,經我們考證:洱即後世的禰地,在今山東省東明縣東,此地西北距濮陽縣約40公里,東南距商丘縣約110公里;遘地即後世的郈地,位於今山東省成武縣西,此地西北距濮陽縣約100公里,西南距商丘縣約70公里;蜀地即後世的蜀地,位於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南,此地西距濮陽縣約100公里,西南距商丘縣約160公里;悖地即後世的貝丘,位於今山東省臨清縣東南,此地西南距濮陽縣約130公里,距商丘縣約250公里。這幾個地名分別位於濮陽縣的東南、東方和東北方,呈圍繞濮陽縣半環形而存在,而都位於現商丘縣以北偏遠,相比之下,這幾個地名與濮陽縣的關係密切一些。因此,從與丘商同版卜辭的幾個地名來看,商代商丘當在今河南濮陽縣境,而不應當在商丘縣境(參考拙作《商代地理概論》)。

古商丘地望在濮陽

另外根據考古調查,今河南濮陽縣發現有不少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文化遺址,其中以位於濮陽縣東約7公里的商城遺址最為重要。《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第301頁雲:商城遺址"經鑽探,遺址覆於地表6米以下,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3米。包含物有龍山文化黑陶薄胎豆、黑陶碗、罐等殘片,周代灰陶矮足鬲、粗繩紋罐等器物。據傳,這裡是衛國晚期都城帝丘"。《考古調查簡報》又云:"高城遺址,據文獻記載,是上古時代顓頊的都城。經實地調查,高城村以西以北地面5米左右有大面積文化層,在附近約10000平方米範圍內,當地農民打井,都發現了深灰土文化層,包含物有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和周代遺物……緊靠高城村北首地面下約3米處發現東西向夯土牆,夯土相當堅硬"(《中原文物》,1986年4期)。這是一處在整個濮陽市迄今所發現的面積最大、內涵最為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址。此地過去曾被稱作昆吾城,而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實際上應當就是古代的商丘,《左傳·哀公十七年》:"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說苑·敬慎》雲:"衛遷於商丘"。此商丘為商族歷閼伯、相土兩代聚居於此,不僅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也留下了生動的文化傳說,《史記·殷本紀》司馬貞《索隱》雲:"《左傳》曰:'昔陶唐氏火正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始封商也"。商族正是在這裡開始了自己歷史的新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