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攀枝花当年满大街的一种交通工具

在私家汽车还不普及的年代,攀枝花人除了乘坐公交车和出租车外,还有一种载客的交通工具被经常使用,那就是摩托车。

攀枝花人喜欢叫这种方式为“打摩的”。

攀枝花当年满大街的一种交通工具

那时公交车班次少,等车时间长,出租车数量也不多,所以摩的很多。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拉客生意特别火爆。

一个人,一台摩托,时间很自由。开摩托的,有空就出来跑几圈,不想跑了,就回家。坐摩托的,路边一招手就行,不象公交在规定车站等很长时间。

特别是当时攀枝花许多地方根本不通公交车,因而摩的就成了那里唯一的选择。

攀枝花当年满大街的一种交通工具

像渡口桥、密地桥两头这种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自不必说,总是有许多摩托排着队接人。东风到高峰的路口,螺丝嘴岔路口,长寿路口这些地方也是如此。还有就是攀钢厂区门口,特别是向阳门岗和热轧门岗附近,生意更好。职工睡懒觉错过通勤车的,就只好到厂区门口去打摩的,否则靠双腿在厂区走路肯定迟到。

攀枝花当年满大街的一种交通工具

摩的司机有的是专职,以此为生。还有许多攀钢职工也利用倒班空闲和中午午休时间出来赚点外快,搞点烟酒钱。

有两人的摩托,也有坐三个人的偏三轮摩托。品牌有什么湘江、嘉陵、幸福、铃木、五羊本田等等。

那年,有个同学倾其所有买了一个屁股翘得很高的日系摩托车去跑摩的。当时这车在攀枝花极少,不仅外形超酷,而且颜色鲜艳,极其拉风,路上随时都有人招手,可他只拉美女,一天心里美得不得了,羡煞他人。

后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私家车的出现,公交车的越来越多,加之运输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摩的越来越少,现在只有在一些稍微偏远的地方还能看见。

如今回想起当年打摩的,特别是大冬天在寒风瑟瑟的清晨坐上摩托,被冻成了狗的样子,也挺有意思。

这段过往,相信许多攀枝花人也记忆犹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