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空置房“氾濫”,而房價卻死撐不降,原因到底是什麼?

根據西南大學的一項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有6500萬套空置房,並且每年還在以1000萬套房子入市。還有,民間機構也統計了一個數據,自2019年以來,一線城市的空置率為22%,二線城市為24%,三、四線城市為26%。

更甚者,有人統計了一番數據,發現就目前的房屋市場而言,已經滿足了34億個人口的居住,而且這其中還不包括農村自建房、小產權房等非商用交易等房源。

空置房“氾濫”,而房價卻死撐不降,原因到底是什麼?

而中國人口最新數據也就在14億左右,現有的房子肯定是滿足當前所有人的居住需求,我們身邊也能看到大量房子處於空置狀態。

明明房子“供過於求”了,炒房客和開發商本應該降價來賣掉,以求資金快速回籠。可為何實際情況卻是有些地方房價“不降反升”呢?

首先,供過於求的市場往往只存在那些一線以下城市。缺乏經濟支撐的城市房子將大量空置,這就造成了熱點城市房價居高不下,而冷門的絕大多數城市房地產卻面臨“去庫存”問題。畢竟,一線城市的工資、就業機會、醫療和教育設施還是很完善的。

空置房“氾濫”,而房價卻死撐不降,原因到底是什麼?

其次,自2019年以來,在“房住不炒”的框架下,官方密集發佈“穩樓市”的信號,收緊房地產調控的韁繩。據媒體統計,全年樓市調控近500次!核心思想都是“穩”。可見,“穩”就是房地產市場的主基調,因此房價不會出現非常明顯的下跌。房地產還涉及鋼鐵、建材、水泥、家居、家電等行業,如果房價下跌,這些行業將受到沉重打擊,波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其三,消費觀念的誤區。房價漲得越高,就會有越多的消費者急於購買,因為他們擔心不能再買。另一方面,如果房價下跌,購房者會認為房價可能會下跌,所以買房子會更便宜。所以開發商寧願讓房子空著也不降價,因為房價越低,買房子的人就越少。

更嚴重的,也是最關鍵的是一群讓普通購房者深惡痛絕的存在:炒房客。他們通過資金槓桿把房價炒上去來賺取利益,讓房價日漸攀登。在資本投機炒作的氛圍下,房價波動實際與資金面有關,卻與商品房的庫存量關係不大。

空置房“氾濫”,而房價卻死撐不降,原因到底是什麼?

有專家建議,應該把消化庫存的任務給農民,既可以加速實現城鎮化,又可以解決庫存問題,一舉兩得。畢竟中國的農民多,嚮往大城市的農民並不在少數。當然,很多農民也期待賣掉家裡的房子,然後去城市買房,可是自己的房子根本沒有買家關注。而且,城市政策嚴格,落戶限制多,很多城市的生活福利遠遠落後於農村,與其搏一把,真不如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安全感。

也有專家說,房地產是支柱產業,降價會影響整體經濟發展?既然房子是買賣是交易,就得遵照市場規律,存量大了,價格已經超越群眾的購買承受力,價格就應該下來,刺激消費,從而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是“商品”就讓市場去選擇,是“投資品”就用於承擔風險,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