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揚州高郵地名史話之“菜市街”

高郵菜市街在郵城北門外,大約形成於清末民初。要想了解菜市街形成的背景,還得先從當年北門大街繁忙擁擠的現狀說起。

當年出高郵城北門有一個較大的十字路,這就是有名的北市口。各種各樣的商店眾多,樓房林立,飛簷翹角,向東是東臺巷,向西是明清時期多寶樓路。辛亥革命後,多寶樓路改為復興西路,取意復興中華。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復興路改為“興無路”,現又改為復興街。從復興街1號至41號,在歷史上這裡曾是繁榮的北門菜市街。街道兩旁有糧油店、麻油作坊、餅麵店、亞洲大藥房、五洋店、雜貨店、車木作坊、服裝鞋帽店、錦旗綢緞店、國華理髮店、鴻運樓茶酒館和書場,還有陳七房材板店和早在宋元時期就出名的多寶樓珠寶店、皮毛市場、砂炒店、西醫張鑫醫療所等。這其中唯陳七房在清末民初所建的一棟木結構三層樓房,至今還在使用。

復興街和北市口一樣繁榮,街兩邊的樓房比北市口還要密集,也是舊時高郵最熱鬧的商業中心。不管誰家辦紅白喜事,所有商品應有盡有,因此被人們稱之為蘇北的“小上海”!每天天剛亮,來自城郊的菜農、漁民及各種商販雲集,各種物品亮相街道兩房出售。由於無人管理和髒亂差,店主和商販們經常發生矛盾,後經商會和地方出面多次調解安排,規定商販設攤位不能影響店家門面營業,早市結束後必須打掃衛生等,矛盾才稍有緩和。到了清末,因在此設卡收稅的稅務橋橋身太高,影響了南北交通,因此有關部門就拆了稅務橋,西邊的景家橋和半邊橋也相繼被拆除,河道被填平。這樣就成了一條和北門大街平行、東西相隔四五十米的一條土路了。為了徹底解除北市口和復興街市場繁忙和交通擁堵的現狀,由商會和地方出面,將被填平的南北走向的土路用青磚鋪成路面,建成一條專業的菜市街,把在復興街兩旁的所有商販遷入菜市街經營,從而解決了復興街的交通壓力。

揚州高郵地名史話之“菜市街”


由南向北的菜市街全長約400多米,各種蔬菜、商品擺放地點做了有序的規定和劃分。例如在29號處有一個十字路口,向東是半邊橋巷,這一段路大約有40多米長,出巷子就是稅務橋。這段街面是專門安排城郊的農民、菜農和裡下河的漁民賣一些瓜果蔬菜及小魚小蝦、雜貨等。這裡有王姓豆腐店、茶水爐、餃麵店、趙三毛專營的長魚、野鴨、雞、大雁、野鳥、兔子之類的各種野味。兩隻野鴨在趙老的手中,不出十分鐘就將毛拔光,把大毛片和絨毛分裝在兩隻蒲包內。去毛的鴨子還在鴨屁股尖上留兩根長毛,說明這是上等的對鴨(一公一母),同時將氣管拖出用嘴吹氣,鴨子立即膨脹起來,這時將氣管紮好放入鴨嗓子裡,並把鴨頭朝上,別入兩個翅膀中間,就像一件藝術品。一手交貨,一手收錢,這筆生意就滿意成交了。

從29號向南,北段是葷食品如豬、牛、羊肉攤位。野味攤位專賣各種飛禽走獸。家禽有雞、鴨、鵝攤位,再向南就是水產品攤點,有高郵湖青殼蟹、大青蝦、白米蝦、銀魚,還有高郵特產四大名魚鯿、白、鯉、鱖魚等等,另外還有糧、米、油攤位、山珍海味及豆腐、各種蔬菜瓜果攤位等等。因菜市街中間寬,東邊北市口的茶食店、菸酒店和利農社、醬醋廠的後門與作坊均在此。他們也開門設攤位,擴大經營各自的商品,從早到中午一直不停,熱鬧非常。

1956年,京杭大運河拓寬時,拆掉北門城牆,修築了通湖路,把拆下來的大城磚運到菜市街重新鋪街道,地面建兩條明陰溝,中間建一條暗陰溝,把汙水排出,又派專人負責打掃衛生,同時又在菜市街2號至6號之間(街東)拆了一批民房,蓋了兩排幾十間室內市場,直通北門大街,把鮮活商品全部遷入室內經營。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於菜市街不能適應需要,政府就在今人民影劇院的後邊、養豐閘的東邊填平一段城河,建成城北菜市場,又在珠湖路上設菜市場,以後菜市街上的商販逐漸分流走了,菜市街也就漸漸消亡了。

揚州高郵地名史話之“菜市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