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说60多了还有妈妈骂是幸福,也有人说是折磨,你认为呢?

缘份让我让识了你


有妈妈健在我们就还是孩子,兄弟姐妹们就会因探望老母亲经常会聚会在一起,很幸福的事。前提是母亲还健康!


宋洛夫斯基


六十多了,父母还健在无疑是幸福的。

我虽然还没有六十岁,但我的大哥明年就退休了。父亲八十五,母亲八十二,还有一个九十三岁的伯母。

父母身体还算硬朗。伯母没有儿女,大伯去世后,我便把伯母接过来一起生活了,她向来很爱干净,什么时候都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的。她不爱吃肉,净吃些萝卜咸菜干,这些年背更弯了,去年开始,伯母浑身疼,侧躺在床上不敢动弹。医生说是骨质疏松引起的,也没特效药。住院两个多月,都是媳妇在照顾她,听人说有种进口针剂对控制骨质疏松很有效,大哥千方百计托人买回来了,二千多元一针,一年只能打一针,最多打三针。打了一针之后,伯母说不那么疼了,竟然能慢慢地起来,并试着挪步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全家上下都舒了一口气,为了让她接受更正规的治疗,让伯母入住了一家疗养院,每个月三千多元的费用,有医生、护士、护工,环境优美。三天两头地大家轮流去看望她,让她不寂寞,每逢周末节假日就接回家住。

老话说得好,老人就是家中宝。有老人在,自有一种凝聚力,兄弟们更团结一心,劲往一处使,这就是幸福。

伯母活到百岁不是梦,这是我及兄弟们心中的愿望。


家乡气象


我很羡慕你。60多了还有妈妈骂。我觉得是幸福。我现在想听妈妈骂,也只能在梦里了。

我今年也50多了,可父母已不在人世了。虽然我们在外多年,当妈妈在世的时,每年都要回去看望几次。虽然满脸皱纹,白发苍苍,讲话也不大清楚。可每次还是想多看几眼,听她老人家多唠叨几句。就怕哪一天见不到她身影, 听不到她的唠叨。现在一切都将成回忆了。俗话说家有一老胜有一宝。无论怎样,在的时候还有一个妈,去世了,就再也见不到了。

父母把你养育成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骂你几句也是应该的,别到时想骂都没人骂了。父母在世的时还是多多孝敬,别到时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贵自知自明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的压力很大,有时候犯点小错,被他们知道了,都是又打又骂。那时候,我特别盼望,能够赶紧长大,离开家,再也没有人训我。

后来,我结婚以后,过的并不幸福。公婆完全不把我当一家人,挑拨离间,又不幸遇见了妈宝男。他毕业以后,无所事事在家混了很多年,不管孩子,没有工作,甚至很多天都不回家,生活费也不给。我经常厚着脸皮,去爸妈家拿菜。一天一天,一月一月,我一个人孤独的在家,动不动就哭,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实在无聊透顶,我就开始听收音机,内容不重要,只要有个人说话就好了。

那天,爸妈突然过来看我。坐在卧室的床头,他们无言,我默默流泪。我知道他们很心疼我。支持我离婚,孩子就没有妈妈了,不支持,我又确实过的不好。爸妈跟我一起流泪。那时候,我多想回到小时候。小时候,犯了什么错误,爸妈打一顿,过后什么都不担心了。现在,他们老了,打不动我了,本是应该依靠我的年纪,可我自身难保。生活仿佛一个泥坑,一不小心踏入,却怎么也出不来。

结婚以后,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父母,真正希望你好的,没有几个。当我在别人家,被排挤,被冷嘲热讽,被各种苛求和苛待,我不止一次对比过小时候爸妈打我的时候,觉得即使被打,也是恨铁不成钢的爱,是打在你身伤在我心的痛,因为他们出发点,是希望我更好。好多年没有挨过打,回不去的过去,挥不去的思念。

人生就是这样,当时不明,等到懂得时候,什么都失去了。珍惜当下,珍惜所爱!


筱筱竹叶笙


《其实我没有家》

2019年11月9日

今天下午突然接到《引江社区志》总编张和平的来电,两点有车接我去老家引江社区参加区史志办主持的《引江社区志》初稿初审会,我立即收拾材料入包等待车到,不到五分钟车来了。

车在市区几分钟进入乡村,路两边的稻子收得差不多了,田间很少有人,几分钟就到了老家引江社区。

从会议室后窗向西眺望,隐隐约约能看到我家的老房子,不!准确地讲是弟弟家的房子,因为母亲去逝已经20年了(父亲去逝已经54年了),我现在也已经70古稀了,老家的一切都给了弟弟,母亲不在了,我没有家了,这20年我很少回去,因为弟弟一家已经定居苏州,平时房子锁着没人住,只有春节时弟弟一家人才回老家过年,有时甚至不回来。

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左邻右舍的老人认得我,我也认得他们,只要遇见总是亲热地寒喧,邀请我去他们家喝茶吃饭。年青的相互都不熟,连辈分他们都分不清了,偶尔回去相互都不知道怎么称呼,弄得都很尴尬。

坐在引江社区会议室等待参会人员到齐开会,等待很无聊,玩手机又觉得不礼貌不妥当,突然想回老屋(老家)看看,可刚站起来倚窗远眺老屋,去了看什么呢?又没有钥匙,又没有爸妈在,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没有父母的家已经不是我的家,尽管我已古稀仍有恋(念)父母之情感,所谓老家只是个记忆罢了,人们归纳为乡愁是多么的确切。

老屋,老家,其实已经没有我的家了。

你有老屋吗?你有老家吗?老家还有父母吗?有父母就有家,没有父母了就没有家了,顶多算个客人。

我倚立窗前,我有点恍惚了,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坐位上坐下来发呆。

还是回忆。

记得母亲在时,我和爱人每周都要回去一次,送钱,送吃的,送穿的,送用的,有时也只是送药去,有时什么也不送不带,就是回去看看,有时不打电话告诉母亲,来个突然袭击,乐得老人笑得掉泪,走时又大包小篮子装满瓜果蔬菜,有时候打个电话给母亲说什么时间到家,母亲总是在门口的路边等我们。

年少不觉家乡好

年老方知乡愁长

思乡,念亲,人之本能!

现在开会!

会议主持人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惊醒!

抬起头,拿起笔,准备记录。


翁明才779


我曾经亲眼见过,村子里有老人去世,本来都已经60多岁的大爷,失声大哭:我没有妈了~我一下子眼泪就流出来了。妈妈,就是内心最容易触动的那根弦。

小时候,学会的第一首张口就来的儿歌,大概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就是小时候的全部依赖,现在,我自己有了孩子,我也会给她教这首歌,但我也最害怕唱到:没有妈的孩子像根草,孩子和妈妈那是终生的牵挂。

人们常说:家里一老如有一宝。父母在的家里,兄弟姐妹每年都回家团聚,父母是亲情之间的粘合剂。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太羡慕谁家有妈妈能给帮忙,可以安心工作。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逆转,未成家立业之前,我们为自己活;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后,我们为孩子活;愿我们没有负担,夕阳西下慢慢变老时,可以陪伴父母,为父母尽一份心。

有妈的地方永远都会有自己的一个避风港。



悠悠小酱


当然是最幸福的事了。79年的我是家里的老三,在我们小时侯农村人都特别重男轻女,而我家是姐妹三个没有男孩,在那个年代没男孩是会受别人冷眼和欺负的,连奶奶也不待见我们,想想妈妈那个时候不知道怎么走过来的。现在好了我们都大了成家了,都围着妈妈身边虽然每天都要听她唠叨,但是我觉得这就是幸福![心][心][心]


乡村人小杰


我七十二了,父亲十年前走了,母亲还健全。我有七子妹,走了两个。我们子妹虽然分开过,但在母亲眼里,从来都是一家。母亲有时还骂我,但疼的时候更多,逢年过节或是我生曰,还能收到母亲的红包,你说我有多幸福?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弟妹,这辈子值了!


风沙树


60多了还有妈妈骂是幸福的,有妈,兄弟姐妹是一家,没有妈,兄弟姐妹沦落天涯,有妈,说明60岁的人还在长大,人在来路上,没了妈,说明60的人成长快到头,正往衰老的方向,人在归路上。60岁了,还有妈陪伴在左右,听着妈的唠叨,骂骂怎么了?当然想不通是有的,我妈有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可我逆来顺受,会习惯给心灵找个出口,幸福感永远占上风,人生恨短啊,再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我主动在妈妈旁边租了房子,每天有妈妈声音在耳畔,日子过得很舒坦,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但是少了许多牵挂,我现在50多岁已这样了,若到60岁了,有妈的骂,会更幸福,有妈的孩子,象块宝!



红酒99


到了这个年龄还有爸妈骂是最幸福的,我太羡慕你了,我已经五年没人拿着拐棍打我了,父亲大小脑委缩,不开心像小孩一样让我给跪下,没办法只能跪,那时也感觉很委屈,父亲2014年走了,时年88岁,可是现在想跪没机会了,有父亲在那种幸福是无法表达的,就是精神之柱,所以现在父母健在的珍惜,你们是最有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