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史學界為什麼把開疆擴土的功績都算在滿清身上?

相見是緣7


1,滿清所處的時代很關鍵:在歐洲白種人開始全球殖民擴張的前期一統中國,使得大一統的中國面對強大先進的歐洲文明入侵時有足夠的戰略緩衝。

2,滿清在世界近代史上各國有民族疆域概念時與歐美列強簽訂了一系列邊界條約:與俄國確定北方疆域;與法國確定中越邊界;與日本確定中朝邊界;與英國確定中緬邊界。這些條約得也到了歐美史學家的承認,也成為我們今天追索丟失領土的依據。滿清疆域的遼闊是世界主流學術界公認的。

上圖為美國曆史教科書中清朝在1760年時的疆域地圖。

3,滿清控制的領土面積大,並且控制的時間長。乾隆皇帝在位的18世紀50年代巔峰時有1380萬平方公里,1911年倒臺時仍然有1100多萬平方公里。而且滿清控制11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領土面積時間超過了150年,這個難得可貴。

上圖為英國在19世紀出版的中國地圖

4,滿清離我們的時間近,在現代國際上領土面積成為國家民族剛性生存前提下,滿清的版圖當然是我們認可和探討的最熱門話題。就是因為滿清是在時間上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所以滿清的版圖是我們今天在國際上領土傳承性方面現實的依據。

5,滿清一代真正屬於清朝全新開闢的疆土並不多。我們當然承認滿清的版圖很大,但是真正屬於清朝全新開闢的全新疆域並不多,我們放眼清朝的版圖可以發現清朝絕大多數領土在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分別都屬於中國的領土,只不過是清朝將那些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中國的領土全部統一進來了,而且維持的時間很長。例如外東北與內東北在歷史上屬於唐朝、金國、遼國、元朝、明朝;內外蒙古在歷史上曾屬於唐朝、元朝;新疆在歷史上曾經屬於漢朝、唐朝、元朝;西藏在歷史上屬於元朝;雲南貴州在歷史上曾屬於漢朝、元朝、明朝;青海曾經屬於唐朝、元朝;臺灣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三國時期的吳國、元朝。

上面圖的為1833年德國(當時的普魯士)Gotha出版的中國地圖。

真正屬於清朝全新開闢的領土可能是唐努烏梁海與外伊犁至巴爾喀什湖沿岸的地域,但可惜這些領土在清朝後期都丟失了。

滿清的地圖很養眼,我至今仍然在深深的懷念那片飽滿的秋海棠。


雄鷹展翅長空


拋開民族情感,只談歷史和地理。清朝的確奠定了中國版圖。歷史教科書上說唐朝1200萬平方公里,但是卻沒告訴你只維持了3年,明朝900多萬平方公里,只維持了20多年。而清朝從康熙末年拿下西藏時已經有1000萬平方公里,1759年乾隆拿下新疆領土達到巔峰1300萬平方公里,到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變成了1100萬,再到1911年清帝遜位交給民國的土地還是1100萬。也就是說清朝一千萬平方公里土地維持超過180年。簡單說就是領土足夠大,維持時間又足夠長,所以不管是國際上的認同感,還是國內各民族的認同感都很強,舉個例子去年和印度的邊境矛盾,中國拿出的證據還是清朝時期的條約。


完顏大老虎


很多人總是混淆滿清的性質。滿清是赤裸裸的民族壓迫,還有屠城、剃髮易服、篡改毀壞中國古籍,可以說,滿清比倭寇更加可惡。滿清統治中國,靠的是蒙古人和漢奸的八旗軍淫威,滿清的目的不是發展中國,而是統治中國、壓制中國、奴役中國,是寄生在中國之上,它們什麼都不生產,它們依靠中國已有的成熟的政府體系,在中國的皇宮裡以華制華。有些人說滿清留給中國大片領土,真是大錯特錯,包括中國內陸在內,都是滿清侵略的地區,它們可不是為了保護中國發展中國才去攻佔其他地區的。至於說什麼領土嫁妝,更是可笑,如果沒有強大的國軍、解放軍,會有今天的中國領地?所以滿清領土嫁妝論完全是無稽之談。還有人說,滿清時期中國人口量大增,搞清楚,沒有滿清的奴役迫害,中國只會更好,中國人口大增是因為引入了美洲食物。 其實,把滿清跟中國區分來看,形勢就非常清晰了,中國是中國,滿清是滿清,也就很好解釋清末中國百姓幫助洋人打滿清,滿清寧願大量賠款割地來向西方國家求和,它們無所謂,反正都是中國的財富和土地,是滿清搶劫來的,又不是滿清自己的。 滿清通過剃髮易服,讓很多中國人產生了認知混淆,好像自己跟滿清是一體的,實則完全不是,剃髮易服是侮辱,打斷了中國人得脊樑,所有尊嚴與驕傲完全泯滅殆盡。 如今中國有很多滿韃後裔混跡於文化界,很喜歡美化滿清,而作為中國人一定要有清晰的認識,中國文明要復興,復興的是中國文化領導地位。今天中國沒有跟滿清進行清算,是因為國共時期,國民黨基本是否定滿清,從慈禧墓被炸蔣介石的態度就知道。而共產黨需要壯大力量,滿清後裔基本靠向中共,新中國成立後當然沒理由去清算它們,滿韃後就肆無忌憚的各種美化滿清,各種辮子戲橫飛,把中國的形象弄得醜陋不堪,把中國弄得像是韃子國。如今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中國人民更加自信,傳統中國文化逐漸復興迴歸,更要認清歷史,認清滿清是什麼樣的貨色,謹防認賊作父!


火齊木難S


這是個事實,只不過明吹蛋白質不願意承認罷了,不過話說回來,明吹又算什麼東西。

根據我國著名邊疆史學者譚其驤先生在《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曆代疆域》一文,譚其驤先生把中國分為內地和邊疆區兩大部分,其中內地就是漢族佔多數的地區,而邊疆區則屬於少數民族佔多數的地區,比如蒙古、東北地區、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南北。

其實這在西方歷史學界也有對應的稱呼,內地和各個邊疆區分別對應中國本土中國韃靼區兩個部分,兩者合起來就是中華帝國(Chinese Imperial)。

而譚其驤先生的文章中,其實有大中華的思想在裡面,所謂的大中華,就是指內地和邊疆區,因為在歷史上這些地方都是互相之間存在廣泛交流的地區。內地和邊疆區在歷史上時而和好,時而交戰,時而統一,時而分解,換句話說,彼此之間的關係並不穩固。

但是大清開疆拓土的戰爭最終將內地和邊疆區統一起來,換句話說就是完成了大中華的統一併且穩固統治。當然,一時的軍事勝利並不能說明問題,必須要有政治、經濟作為輔助,這一點大清就做到了。

而且,清朝還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能夠穩定控制廣袤疆域的古典王朝,實際上清朝的疆域大小也是古典時代的極限了。

即便是清末,清朝能夠穩定控制的疆域也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

與此同時,清朝也奠定了現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雛形,因為大中華在清朝正式合為一體。而且,清朝在後期努力融入當時的國際法,開始對國人進行中國人身份認同構建,比如說中國的國籍法就延續了清朝血統主義原則,因為清王朝把各民族血脈統一至於中華血統當中。

在進入近代之後,清帝國雖然被迫加入列強制定的威斯伐利亞條約體系,但是清帝國積極融入列強指定的遊戲規則,將帝國疆域升級為主權領土,並盡最大的能力捍衛中國領土主權。(《舊邦新造》)

雖然清帝國雖然是當時幾個老大帝國當中最早崩潰的,但是清帝國無疑是平穩落地的。因為清帝國通過《大清皇帝退位詔書》將帝國主權和法統完整的移交給了接替她的民國政府,避免了諸如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等國家因為帝國崩潰而解體的結局,其意義不亞於光榮革命。

也正因如此,從清帝國到民國,再到今天的共和國都屬於政府繼承,中國的國家主權並沒有改變。

而且,清帝國締造的大中華多麼珍貴,我們可以看一下《清史鏡鑑》是怎麼說的:

今日中國的版圖疆域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數奠定於清朝,即使當代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民族關係等諸多方面問題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來的。這還是新修清史的立意,清史權威戴逸說:如果沒有康雍乾盛世期間的統一大業,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一。而且那時候不統一,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在近現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後勢必分崩離析。

所以,清帝國毫無疑問的奠定了現代中國的雛形以及中國全部的主權,並且一代代的傳承了下來。

至於明吹蛋白質承認不承認有什麼關係,明吹算什麼東西!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中國今日的版圖直接承襲於清朝,這是不爭的歷史事實,是嚴肅的歷史認知和正確的歷史觀問題。

滿清入關,揚州、嘉定,剃髮易服,確實殺人無數,極其野蠻,這是必須要批判的,但歷史也在反覆告訴我們,漢人殺起漢人來一點也不手軟,與滿清入關並無二致。清王朝是中國歷史長河一個時代的基本事實是不能抹殺,不可迴避的,也抹殺不了,迴避不了。

清朝就是中國兩千年帝制的一個階段,是最後一個帝國時代,在滿清時代,中國才真正的控制和強化控制了東北、內蒙和西藏,開拓了新疆,正是因為大清為日後之中國穩定住了這幾大少數民族地區,我們才有了今日之960萬,這是大清王朝留下的政治遺產,一筆永遠值得中國人銘記的巨大財富。網絡上歌功頌德的漢人政權大明,在他存在的270多年裡,控制地域東不出遼東,北止內蒙一部,西無非川康,無論明這個王朝有多值得漢族懷念(我個人也真沒看出大明王朝有多值得留念),今天的中國人都無權利也無資格為了捧明而去貶清,這應該是今天中國人的起碼良知,我們不能一邊享受清王朝留下的巨大政治財富,一邊罵清王朝喪師失地,清的喪師失地不過是歷史上帝國夕陽的再版,漢末三分,晉後南北,唐末五代更兼十國,宋南渡,哪個王朝不是盛極而衰?哪個王朝不是惜民於始,害民而終?張養浩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莫不如此,何以獨恨清?今日中華之版圖不以清為準固化,難道要以元為準,我們高喊亞洲和東歐都是我們的,能嗎?不以元,以唐為準,因為李白生於中亞,我們能要求中亞五國併入中國,能嗎?做人不能太扯淡。

今日之中國江山萬里,就是大清奠定,無論你喜歡不喜歡,這是事實。

不喜歡晚清的腐敗,但公正客觀的認識和評價滿清比個人喜好更重要。


老叟蜀山散人


我是閒翻古書笑談歷史,這個問我是題我來回答

這種說法應該說是有道理的,因為中華民國所繼承的就是清朝的疆土,《清帝退位詔書》明確了“仍合漢,蒙,滿,回,藏五族之完全領土為一中華民國”。

從法理上奠定了中國版圖的範圍,其後雖有的所失去,但總體還是在清朝疆域的基礎上的。

如果非要再往前翻,那就世一筆糊塗賬了,不免淪落的和某宇宙大國一樣的檔次了。

其實這句話是袁世凱特意加上去的鄂,只此一句,袁世凱對中華民族就是功不可沒,不能只盯著他後來的皇帝夢碎,忽略其在歷史上的功績,這不是客觀的史學態度。

我心目中的歷史,應該是客觀的,超然的,不受其他任何因素所影響的治學。

當然,不可否認,任何朝代的疆土都是對前代的繼承和發揚,清朝的疆域也是在明代疆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是事實,和民國繼承清朝疆域是一個道理。

但是你不能說現在的疆域是繼承明代的,就像明代不是繼承宋代的一樣。

唐代曾經一度將疆域拓展至三斯坦,明代也曾一度佔領越南,但是在法理上,沒有道理說三斯坦和越南是咱們的。

說今天的疆域是繼承自清朝,最明確的例子就是西藏,在明朝時期的疆域內,是不包括西藏的。

中原王朝對西藏行使主權,是從清朝開始的。

還有新疆,自唐之後,中原王朝對新疆的控制力就很弱了,元朝又納入版圖,但明朝沒有實際控制,真正開始控制是康熙破準格爾,乾隆年大舉進入,至左宗棠奠定。

只此兩例,確鑿無疑說明了今天的疆域是清朝所奠定,這是歷史客觀事實,不會因為我們的好惡而改變!


閒翻古書笑談歷史


中國之疆域豈獨是清王朝的功勞?

經常聽到有人說,今天中國的疆域主要是清王朝的功勞云云。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其實是個天大的謊言。聽任其這種謊言流傳,純屬汙衊歷代英雄人物!

歷史上的疆域,是一代承接一代, 每一代都在繼承前朝政治遺產的基礎上,力圖擴大自己的版圖。清王朝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有其歷史貢獻,主要是相對於漢唐,對邊疆地區的管理更完善,但這也是繼承元明兩朝的政治遺產,非滿清一己之功。

漢唐疆域廣闊,但一朝而終,今天中國的版圖,主要是蒙元奠定的基礎,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就是明證。再比如,東北地區在蒙元時代屬於嶺北行省、遼陽行省,後明軍出塞擊敗北元鎮守遼東的齊王,從北元那裡繼承了東北地區的統治權,設置了奴兒干都司和四百個軍鎮進行管理。再後來,滿清統一蒙古各部之後,又按照元明兩朝的歷史慣例行使統治權。這足以說明鞏固國家疆域是一個接力賽,元明清三朝,每一朝都有自己的責任和貢獻。

再比如新疆和中亞地區,蒙元之後,相繼被察合臺汗國,葉爾羌汗國,準格爾汗國統治,統治者都是蒙古貴族;後來滿清擊敗準格爾汗國,統治此地。如果說功勞都是滿清的,那麼,從前漢唐、西遼、蒙元對此地的統治不就毫無歷史作用了嗎?

這就比如有一愚人吃餅,先吃了四個,沒有吃飽;最後吃了第五個,吃飽了。於是,就認為,只有第五個餅有效果,有功勞,前四個餅子都沒有用。這種謬論的荒誕性不是顯而易見麼?


回憶還是要忘記


清朝奠定了今天的領土,這話沒有半點毛病。從國際法的角度而言,今天的領土的雛形便是清朝在近代以來通過一個個條約確定的。古代中國,只有“天下觀”而無“國家觀”,在傳統的天下觀中,中國在地理位置上居於世界中心,在地位上處於領導地位,直接表現便是朝貢體系。在遇到形成自1648年形成的近代國際體系之後,傳統的天下觀受到衝擊,朝貢體系瓦解,古老的中國被納入以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為基礎的近代國際體系之中。

在近代國際體系中,基本的組成單位便是平等的主權國家,即,在國際政治地位上,各國之間原則上平等,相鄰國家之間具有清晰的國界線,解決各國之間的利益糾紛原則上以平等協商為主要解決方法,整體講究形式平等。對於新的被納入國際體系的政治實體而言,領土主權的劃分以其之前所控制的疆域為基礎。由於古代的帝國形態之下,不存在明確的邊境,因此細節性的邊界需要與鄰國商議,並且以條約的形式確定下來。

中國近代領土的基礎,便是清朝乾隆時期最重形成的疆域範圍。雖然清政府在歷次戰敗後進行了割地,但在割地後將領土通過條約的形式確定下來,確立中國的主權範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國對本國的領土蠶食。

這便解釋了為何不是漢朝,唐朝奠定了中國現有的領土。因為在國際體系收納之前,漢唐額某些區域已經不屬於中國,如唐代的濛池都護府等。當然,這個不追溯的原則具有普遍約束力,因為意大利同樣不能因為羅馬帝國曾經的廣袤便要求對整個西歐的主權。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歷史上其他王朝在領土方面毫無貢獻,正是歷朝歷代對於中國傳統的所謂“漢地十八省”的經營,使得這些地區成為中國傳統上的“勢力範圍”,令這些區域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清朝以此為基礎,最終開拓出了龐大的疆域。

但有一點可以確認,如果明朝時期便被收納如國家體系,那麼今天的領土,只有三百多萬。


庭州行者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很多人,其實,大家質疑這個問題是對的,說明你愛思考,而且,質疑得很好,清史專家也並不總是對的。比如,清史學界把開疆擴土的功績都算在滿清身上,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他們的定性根本就是不合適的。

為了說明清史專家的錯誤,我們打個比方,讓問題通俗易懂。

我們把國家版圖比做一個公司,為什麼要比作公司?商場如戰場的道理都懂,這樣既相似又更容易理解。

公司要不要開拓市場?這個開拓市場就好比開疆拓土啊!道理是一樣一樣的。要開拓市場當然少不了跑業務,完了是不是還要籤合同?那麼,開疆擴土不就是打市場嗎?而劃定邊疆界限就是和別人“簽了”合同,僅此而已。

那麼,在中國版圖上,打市場的,是滿清一家嗎?當然不是!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政權更替頻繁,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家都是主角,都為我們今天的版圖做出了貢獻!但你非要堅持說,就是你滿清一家功勞,還大言不慚說什麼,你奠定版圖,羞愧不羞愧?人家的貢獻都是可以忽略的?!

既然是大家一起做的事,清粉們幹嘛非要把功勞都包攬給自己祖先?!是不是太自私了?!

但不巧的是,清代之前的歷朝歷代從來不需要籤合同,籤合同偏偏是近代的事情。

這個好事被滿清碰上了!這就是“國際法”的興起。

依據國際法,國家與國家之間是需要進行邊界劃定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公會的誕生,標誌著 近代國際法的產生。同時,它也宣告了“獨立主權”國家的興起!

事實上,這個公約承認了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眾多邦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而在這次公會上簽訂合約的主權國家都具備了這兩個顯著特徵,一是確定了國家主權平等,二是確定了領土主權原則,從而為近代國際法奠定了基礎!


這樣,滿清開始和接壤的國家劃清界限。毫無疑問,它成了唯一簽訂“合同”的人。於是,清史學家們把功勞都算在了滿清頭上,道理很簡單啊,誰簽約,誰受益,他們的邏輯就這麼單純。但是,這公平合理嗎?

NO!這不公平!

跑業務,最辛苦,這個道理誰不懂?!

歷朝歷代,開疆拓土的帝王不計其數,可那時候,國際上不流行簽訂邊界條約,不然,他們誰會不籤?

但狹隘的清史學家們,為了省事,他們怕麻煩啊,直接證明滿清是簽約人,把跑業務的功勞和簽訂合同的功勞合二為一,按照他們的邏輯就變成了:滿清簽訂了邊界條約,滿清就是版圖貢獻者。這就叫,法理依據!

其實,他們是混淆了概念,把邊界條約的“劃定者”當成了版圖奠定者,顯然是一種錯誤邏輯!


所以,如果把專家的說法調整為,“中國今天的版圖是滿清劃定的”,就準確了,也更好理解了,自然就不會產生歧義了!奠定與劃定,一字之差,意義清晰明瞭,不產生歧義,是不是這個理?

分析了清史學界犯下的錯誤,我們就能搞明白、弄清楚,清史學界把“版圖貢獻獎”頒發給滿清肯定是不合適的,這個“貢獻獎”是一個團隊合作獎,就好比一個公司的運營,業務的拓展,一定是一支優秀的團隊起作用,而不是靠某一個人單打獨鬥打拼來的!清史學界只肯定一個人的作用,怎麼能不讓人質疑其做法甚至於感到迷惑不清呢?!


當然,滿清對疆域是有貢獻的!它最大的貢獻就是把邊疆地區鞏固了!尤其是把蒙古和新疆的邊界劃清楚了!但這些地方在元朝就完全屬於中華了!而東三省和西藏在明朝就已經完全納入中華版圖了!

這個真的和滿清沒有“特殊關係”!說不上特別貢獻,沒滿清也是我們版圖上鐵板釘釘跑不了的!

有人在說版圖的時候,採用不公平的方法,刻意把明朝的版圖不計算在內。比如,他們把東北、西藏和內蒙都不計算在的做法是不恰當的。他們的錯誤是盲目機械地使用近代的國際法準則來衡量古人的邊界,須知,如果古代就按照國際法約定邊界,歷朝歷代,會含糊嗎?

比如,明朝疆域1200萬平方公里,是有充分依據的!在歷史地圖上最北方是標註為一條直線的,因為那些地方至今沒有足夠的史料證明,屬於明朝還是不屬於明朝?而且包括元朝都有類似情況存在。

因為在那些地方生活著一群人,今天被稱為“楚科奇人”,明代被稱為北山女真,他們的活動範圍目前還不確定。

在未知的歷史情況下,有人就煞有介事地否定明朝版圖,用末期的350萬平方公里領土來說事,故意貶低明朝版圖很小,是何用意呢?!

這難道不是為了凸顯拔高滿清而暴露出來的司馬昭之心?

這種惡意行為,真是其心可誅啊!

要說末期,滿清的版圖很大嗎?也就是紫禁城大小,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

我們承認滿清鼎盛時期版圖有1300萬平方公里,到後期割地賠款,還剩下多少呢?沒有必要過分貶低明朝吧?!

總之,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跨越了古代和近代歷史,獨享了近代國際法的“紅利”,參與劃定了邊界線,成為今天中國版圖的劃定者!但今天的版圖是歷經漢唐元明等歷代開疆拓土的結果,到清代的時候,最接近今天的形狀,清代成功地鞏固了歷代疆土,是集大成者,所以,歷史學界籠統地說,是滿清奠定了我們今天的版圖,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


卓爾艾米


有什麼好糾結的,因為清朝之前沒有國家領土觀念。清朝中期才確立了中國領土主權,從此以後,別國再想奪取這塊土地就是侵略,清朝乃至繼承清朝的政權再想奪取這塊土地之外的土地也是侵略。

對比一下,清朝前期《尼布楚條約》把大片土地劃給俄國,那是滿族長期活動的地方,但不算喪權辱國,因為那時還沒有確立領土主權。而清朝後期割地賠款就是喪權辱國了,因為這時候領土主權已經確立了,這些是大清的領土,給別人就是喪失了主權。

正是那時確立了領土主權範圍,後世才有了依據。解放全中國才有了範圍,範圍之內都可以解放,範圍外就不能去解放,不能因為有實力就去把越南緬甸也解放了,那就不是解放是侵略了。

所以,領土疆域是清朝時確定的,清朝對中國的版圖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假設當時不是清朝,換作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一樣的,區別在於領土大小而已。

這不是否認歷代王朝對中國領域的貢獻,沒有秦朝的統一,可能中國會像西歐那樣國家林立;沒有漢朝確立典章制度、儒家治國,可能會因為文化分裂成多個國家;……歷史是不斷傳承下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