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快过年了,又到了结婚季,你还敢接未知来电吗?多少年轻人被“随份子”逼的吃糠咽菜,多少中老年人被随份子逼的勒紧裤腰带……当随份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沉重的负担,我们是否该拿起“理智”的武器,挣脱道德绑架的绳索,做一个自由的随礼人?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水冰月 | 文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大江南北随份子奇葩实录

没有最奇葩

只有更奇葩

快过年了,要问我最怕什么,怕接到陌生来电。

每到十月和过年前后这种结婚高峰期,随份子就成了压倒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轻则工资减半,重则借钱吃土。

我曾在网上见过一个姑娘吐槽她的十一假期,化身“散财童子”的她,月薪7000,硬生生随礼随出10000,以至于接下来的一个月,不得不借钱度日。

邢台某县一普通工薪族,曾创下7天长假赶15场婚礼的记录。最让他郁闷的是,这15场婚礼中,只有一两场是亲戚主办,其他的就是些社会“熟人”。而15场婚宴下来,别提当月工资了,就连下月工资,都没保住。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说这些网友的故事是以婚礼数量取胜,那还有些地方,一个婚礼就能随出去半月工资。

“温州起步价2000了解下”

我原以为这是网友开玩笑,不曾想,一山更比一山高,台州以“2800”的随礼金额,让我在瞬间记住了这座城市。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以上还只是婚宴随礼,有地方为了收份子钱,家里母猪生了猪仔,也要满村欢庆。据说,四川某些地区还有一种宴请叫“板凳宴”,意思是买条板凳也要办个酒席收随礼。

和这些随礼宴请相比,那些个什么家里老人过整寿,孙子周岁礼,什么三婚四婚,简直太该“收随礼”了。

还有些网友,亲戚们因随礼回礼不一样,亲姊妹也心生嫌隙。

网友有两个姑姑,一个大伯。前几年,大伯家女儿生了对龙凤胎,大家给俩孩子一人随礼200。


过了两年,同学大姑家的女儿生了一个男孩儿,大伯本着“礼尚往来”的态度,给大姑家外甥随礼200,其他人见大哥这样随礼,只好也跟随200。

可就这么着,还是出事了。大姑对二姑心生怨怼:“当初你儿子有了小孩,我可是随了500的礼,怎么到我女儿,就成200了?”

此话传到二姑耳中,二姑也是不忿,“我是跟大哥一起随的,又不是只有我随200,咋矛头还朝我来了。”

但不忿尽管是不忿,据网友说,那年过年,二姑硬是给大姑家孙子500块压岁钱,为的就是把随礼差的300 补上。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随礼数不对

亲姊妹也心生怨怼

老实讲,以上这些网友经历,要是搁以前,我指定是不信的,权且当个段子一乐。但现在,我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儿了,生活打起脸来,可是啪啪(pia~)响。

就在前两天,我还接到一个高中同学的婚礼邀请电话。虽然高中时我们关系不错,但自从毕业,我俩便再也没联系过,我实在想不通她结婚为什么要通知我,难不成就因为我给她的朋友圈点了个“赞”?

天晓得我已经勒紧裤腰带半个多月了,实在无力拿出几百大洋去随礼……难不成,下半月我要吃土度日么?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与我合租的一位室友刚交了三个月房租就收到了来自大学同学的婚礼邀请。月薪3000的她交完房租只剩下1200,于是,她不得不纠结到底是随200还是随500。

老实讲,以她当时的经济状况,随200对生活都是雪上加霜,别提500了。


可最后,她还是随了500,“我大学室友她们都是随的这个数,我怕我随少了不太好……”随500礼金的她面子是有了,可她接下来那段日子,我只能用清汤寡水来形容。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当然,“随份子”对年轻人如此不友好,对年轻人的父母,更不友好。

有次我妈打电话跟我感叹:“唉!这个月的退休工资又丁点不剩。前几天一个同学的妈没了,刚出去200,这不,恁花玲姨家的女儿后天‘做九’500,恁三奶奶家的小儿子结婚也是这个月的事儿……我这点退休工资,别说吃喝嚼裹了,就连随份子都不够。”

老同学的儿子结婚,同事的女儿生子,街门口的老人去世……各类红白喜事,哪个不得随几张大票。据我妈说,她现在每个月最大的支出,就是“随礼”。

为了随礼不出错,我妈还专门有个小本本,上面专门记载着这些年欠下的人情债,只待有朝一日还上。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份子钱

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前几年,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名为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英文缩写CFPS)的项目,其中针对中国各个省份人情礼专门做了数据统计: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数据显示,在2016年,重庆市家庭平均人情礼支出最高,高达10612元,占据家庭总收入的近20%;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人情礼支出最少,仅为325元;在东北、川贵地区,人情礼占家庭收入的9%—20% ;而在河南,2931元的人情礼,已接近很多县城人员一个月的工资。

要知道,2016年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也才30%。这还只是2016年的数据,如今四年过去了,这个数值可以说只涨不跌。

很多人管“随份子”叫“民间免费集资”,可见大家对这个事情的深恶痛绝!

有人提出,我们难道不能取缔这种恶习吗?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随份子”并非什么恶习,它是人们互帮互助的一种手段。每个随份子的人都知道,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份子钱迟早是要“礼尚往来”的。

然而,这些年随份子之所以败坏路人缘,通常因为两种原因,一是此事被肆意敛财的人当做一种生财手段,就像大家调侃的那样,谁还没接到过几个匪夷所思的“敛财”电话。


二则因为很多人被随份子所“绑架”,份子钱的多少,成为衡量你我之间情感深厚的标尺,被人用来攀比。

有些年轻人为了反抗“随份子”,甚至在红包里包一张纸,上面写着,“礼就不随了,我结婚时把这张纸还回来即可。”

这种做法虽然有些过犹不及,但总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其实,“随份子”并非我国特有的习俗,国外也有“随份子”,但不同的是,国外是实实在在的“礼物”。

在国外,人们结婚前会在亚马逊上建一个“礼物清单”,里面列举自己需要的礼物,朋友们可以在此清单中选择想要送给新人的礼物,以此聊表心意。


如此,即避免了被份子钱道德绑架,也避免了送给对方不需要的礼物。

份子钱,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当然,这也有弊端,手快的自然可以先捡便宜的礼物买来送给朋友,手慢的便只能为那些较贵的礼物买单。

其实,无论国外,随礼这个事都难以完全peace and love,我觉得,这个事儿也就这样吧。大家都放平心态,如果感情到位,几百块、几千块都一样;如果感情不到位,几百块、几千块其实也都一样。

所以,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有所成长,随礼,想随多少随多少~



豫记·专注河南乡土文化,甄选优质河南特产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获取更多豫记精选好物。

(添加时请备注“豫记好物”)

THE END

欢 迎 投 稿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