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子”见人品

“份子”见人品

你们那方言把“随份子”叫啥?我们阎良关山镇附近把随份子称之为“行门户”。

“份子”见人品


随份子在中国是一种文化,也是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交手段。特别是在我们农村,一村就那么一二百户人,谁家没有个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呀?每逢这个时侯,过事的主家门口放个大桌子,桌子上坐着个记账的,进来一个行门户的,记一个,进来一个,记一个。

“份子”见人品


2010年我从渭南师范毕业,行的第一个门户是我大学一个宿舍的同学结婚,他家在汉中,由于当时单位忙,请不下假,那会也没有微信红包转账,没办法只能让我同学给我捎了一份礼金100元。人家也是个讲究人,当年来西安办事,还专程在丰庆路十子东南角的“陈三娃泡姜鸡”请我吃了个饭。紧接着高中同学结婚又是100块,下来高中关系好的一个同学结婚,当时关系好的七个商量了一下大家统一每人随了500块。从此以后礼金水涨船高,关系好的都是500块。

“份子”见人品


2018年10月3日我结婚,算是我同学中结婚比较晚的。我这人不爱张扬,也没有给所有人都通知,我的原则就是:你结婚通知了我的,说明你看得起我,你看得起我,我肯定就去,即使工作忙,实在抽不开身,人不到,礼金也让其他人捎过去。根据这个朴实的原则,我把我单位、我同学和朋友该通知的都通知了。可是最后好几个人,还是让我大吃一惊。

“份子”见人品


A是我高中同学,高一和高三一直在一个班级。毕业后我俩也经常聚,2012年的时候我辞职了,他把我介绍到他单位,我俩共事半年多。那种感情,感觉真是过命的交情,他结婚的时候,我早早过去帮忙,又给随了500块钱的礼金。他娃过满月,我虽然人没去,但是还是让别人捎了200块钱的礼金。我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请我单位的同事和高中同学在阎良吃饭,我们刚到饭店,他竟然带着媳妇娃在那等着,我笑着说:“你个怂,消息还灵通滴很”。那晚我喝多了,回来就睡了。第二天忙的焦头烂额,那种感觉,结过婚的人都知道。结完婚好几天后,我妈提醒我把礼单看看,以后人家结婚了干啥的,好还人情。我随便翻着看看,结果神奇的事情出现了:礼单上竟然没有A的名字!可能是人家给我发的微信红包吧。不甘心,我又把微信聊天记录打开看了一看,结果还是没有他的名字。当天私下给我现金的我都给上面写着名字,也没有他的名字。当时心里就不舒服,十几年的感情,我现都想不通,A杂能干出这种事?

“份子”见人品


还有我单位的好多人,结婚、娃过满月我都去了,我结婚通知人家,有的是微信回复:祝兄弟新婚快乐,工作实在太忙,抽不开身。这种最起码心里还能接受,还有的人不来都不说,连句恭喜都懒得说。唉,杂还把人家当兄弟,还是太幼稚了。

“份子”见人品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一点不假,钱代表不了一切,但是通过我结婚行门户这件小事,我就认清了好多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份子”见人品


各位条友,你们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