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企业,工厂“用工荒”的原因是什么?

七米嘀嗒


工厂企业出现“用工荒”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工人的待遇、地位、制度等问题上。


首先,我们说说看先工地、工厂工人的待遇情况。


我之前问过一些在工地和工厂干活的工人们平时工作的情况,有些农民工朋友委婉的对我说,现在有些招人的,刚开始谈的好好的,吃住环境给的工钱也都还可以,但是真正去了之后发现和当初说的不一样,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而且还会时不时发生拖欠工资的情况,这样下去谁愿意继续干呢。


大家都说农民工工资高了,虽然确实有提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高,总体水平也真没大家想的那么高。高的都是那些大型的企业集团下的建筑公司的公司人,或者真正有技术的工人,他们有稳定的工作来源。而小建筑工人只能是东边做一点西边做一点,很不稳定,工程也不多,所以工资在高也没啥用。


工厂里的就更别说了,虽然流水线上人人都是麻木的机器,每天重复一个动作上万遍,工资虽然看起来5、6千好像还行,但那都是拿命加班一天十几个小事换来的,按正常8小时上班根本拿不到几个钱。


而且基本没啥休息的机会,上班回来就只想睡觉,流水线监工管理手段十分低劣,制度的不完善让工厂上班的工人苦不堪言。工人地位又不高、工作又十分辛苦,说出去又不大好听,加之这样的情况下谁会想去工厂上班。


其次,我们再说说看现在社会现状。


以前去工厂、工地干活的父辈们大多数都是没什么文化和知识的,因为找不到什么能干的工作才去工厂、工地打工做些没什么技能要求的死工作。现在不一样了,农村出来的孩子们在目睹父辈们辛苦打工苦累的情况下,多数都努力读书,也算是受过高等教育了,在他们看来努力读书不是为了去工厂打工的,而是去从事一些能改变人生轨迹的工作,甚至发展自己的事业。


再者,现在并不只有打工才能挣钱,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挣钱谋生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何必去过那些一天到晚不见天日的日子,摆个烧烤摊也能挣不少钱呢。


最后,用人单位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想要那些有经验、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熟练工。


大学生出来的不好管理,太“跳”,吃不了苦,而且很容易离职,花时间培养又不划算。年轻人则认为这些工作没有前途,工资又不高。这样相互都看不上对方的情况下,“用工荒”就出现了。


我是木先生,欢迎点赞、收藏、关注,感谢。

Hello木先生


穷人打工一辈子也只是被剥削的命运的,看看上海吧!有几个工厂能和你签合同?都被人力资源公司垄断了,不管你从哪个劳务进都是一个结局,有的人都被倒卖三手四手了,你辛苦干一小时都要帮别人赚钱。而别人确是躺着挣钱人家劳务所都说了,到哪找工作也会被他们剥削的,中国从上到下哪个不腐败,你给找找,健康证国家免费但是医院为什么还敢明目张胆的收钱还不是有靠山,你再看看上海通用汽车有正式工吗?一线员工全是我们劳务派遣和外包工,别想太多了。所有国企都一样,你不管往哪找工作,在上海你就别想找跟厂里签合同,别想着福利待遇,能给你交上海社保都算是不错的,还没给你交外地的呢。想开点,中国不是你理想中的国家,除非你不在中国打工

我是进延峰伟世通当小时工的,(说好23一小时,15天一结账)正式工工厂又不收[流泪]结果我早上六点半上班晚上6点下班,(中午吃饭扣半个小时)晚上没吃饭还在干活但是中介公司照样扣半个小时,加起来就是1个小时,明明工时11个小时却给我10.5 个小时。干了5天心里不平衡就不干了,结果劳务公司就给我算18块钱一小时,我把东西都给他了,他却不给工资,说要等到二十多天才能给工资,我说我是小时工不是外包工和派遣工,劳务所却说你不是日结工就得按他们这边规矩来,去报警都没有,你也可以去劳务仲裁。不怕告诉你,你个穷打工的也就这个命,我们都有靠山的,没有靠山我们能在这边站住脚吗?


看淡红尘是与非


我一号在广州一家快递公司做了一天夜班临时工是通过中介去的说好做到18号16块一小时11号到17这几天最低18一小时。我就做了一晚就跑了。被分到翻面岗位就是把转送带上的货物有条码的一面翻到朝上这样好扫描。晚上九点半上班到十二点吃宵夜,十二点半一直上到早上七点就现在转送带边上一直把货物翻过来翻过去的小的货物还好一些大件的几十斤一上班传送带上的货物就没停过还基本都是几十斤的大件货物。干了一晚第二天拿筷子手都抖的走路的姿势就想被七八个大汉煎过一样。就这样的劳动强度干一晚才150[捂脸][捂脸][捂脸][捂脸]他们正式工工资也只有4000多一个月只比零时工多了社保而已


土豆PK洋芋1


中国企业,工厂"用工荒"的原因是赶货997不停的加班工作且薪资不高,淡季逼你休息领最低工资,就像临时工一样,没有工厂主人的感觉。谁愿意去这种工厂呢?


海栋樑


这全都是扯淡的回答。真实情况是70后的给钱就干,80年后的谁给的高给谁干,90后的你给的再高,今天星期天我就是不会给你干,就那么简单。个人的回答就是老板给你们的太少了,其实是你们的消费越来越高了,并不是说老板给你们太少了,当年我300块一个月的时候,我一个月可以存200块,现在呢,给我3万块,一个月不够用。


运动臂带


中国用工荒用“假”字来形容最好不过,现在的企业主已经彻底的蜕变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与压榨好无节制与底线,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基本都是“白忙族”,在工厂里辛苦干活,到头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状态,工人的权力、尊严、社会地位根本无从保障,“劳动法”也成了摆设和笑话,工作12小时以上而且全年无休假,工人现已沦落为最无奈阶层。

随着年龄的增长“60”“70”们已经渐渐老去,他们也成了被工厂嫌弃的人,“夕阳无限好好,可惜近黄昏”,未富先衰的他们已经逐渐的回归农村。

年轻人受不了资本家的嘴脸,他们宁愿去送外卖也不进工厂。

为了像风一样自由,无拘无束的日子为什么成了奢求?也该让企业“慌一慌了”。


乡村光头哥


我56岁,北京一家饭店打工,四千工资,新来的年轻人工资都比我高,但很多干不长的,说实话,很多干活还不如我那,干活磨磨唧唧,浪费严重,不知道珍惜餐厅的物品,但他们辞工就业机会多,我就不敢随便辞工,因为我们这个年龄再找工作很多单位一听年龄就不要。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但很多招聘单位观念却没有转过来,即使一般体力劳动岗位,也是只想用年轻人,但年轻人却普遍不想做这些工作。只能不好找了


听风137203806


企业用工荒不是无工可用,而是企业管理出了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对员工却越来越失去信心和吸引力,就我家大儿子所在企业来说该企业是上市大型企业,但企业管理特别是对员工本末倒置举一例,我大儿子五年军龄退伍后难免因军队原因有时需请假回老部队参加活动,但是企业不问请假原因一律规定凡是请假一天不断没有全勤奖而且每请假一天另扣工资二百元。试想一下这样的企业能留下什么人?而且这样的企业不是个例想当初我们那年代企业就是我的家而现在却根本没有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员工而是应剥的对象,所以企业用工需求难企业自身应该反省一下


金枪鱼34538246


工厂出现“用工荒”的现象,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

宏观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新职业兴起;

微观原因:企业效益不好,给不起高工资;企业管理有问题,很多人不愿意进工厂。

我有一个亲戚,今年50来岁,是辽宁省某地农村的。他们镇里规模比较大企业只有一家,是做食品的集团企业,下属分子公司有十来个。2013年前,亲戚两口子都在这个企业上班。当时企业发展得还不错,给工人的待遇也还可以,很多人想去这家企业上班,都得托熟人、找关系。

大概从13年下半年起,企业效益开始下滑。随之而来的是,工厂开始拖欠工人工资,后来更是直接降薪、裁员。分子公司也是关的关,停的停,最后只剩下了2家正常经营。

亲戚两口子,有一个直接就失业了。最后工资拖了一年多才结,还是拿30多只羊抵的。另外一人还在这家企业上班,不过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拿4000不到的工资,还挺知足的。

失业的这个亲戚,因为年龄、家庭原因,也不想去外地打工了。在家闲了半年多,开始跑黑车,结果没几天就被查了,还罚了不少钱。后来又在家养了几头牛,虽然很辛苦,挣得也不多,但也只能这样了。

从我亲戚这几年的经历,其实可以大致得出一些工厂“用工荒”的原因。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无人可用,有的地方无工可打。

出现工厂“用工荒”现象的地方,一般制造业比较发达,工厂比较多,比如“珠三角”等地区。而像我亲戚那个地方,整个镇子也没几家工厂,很多人想进工厂,都不一定能进得去。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有的地方无人可用,有些地方无工可打。制造业不发达地区的人,想进工厂打工赚钱,只能背井离乡去外地。等到了一定年纪,他们就不愿意折腾了。

第二,多种新职业的出现,让原来打工的人有更多选择

最近两年,最火的一个词儿应该是“自媒体”了吧?自媒体从业者里,有相当一部分原来就是打工的。还有一个“外卖小哥”。据调查显示,2018年初,全国外卖小哥的数量超过了700万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职业。而这些新职业中,有相当一份对人的能力素质要求也不高,选择进工厂打工的人,也只会越来越少。

第三,工厂效益不好,工人待遇太低。

这几年,很多中小实体企业真的是太难了。原因有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了。企业效益差,自然给不起工人很好的待遇,而且还经常拖欠工人工资。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水平又越来越高。很多人不愿意进场打工,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四,企业管理有问题,导致员工流失率越来越高。

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真的有很大问题。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太差,管理水平太低。很多中小工厂的中层管理,就是老板的亲戚。我一个客户,一个100多人的小厂子,大大小小10多个管理人员,只有2个外人。这样的工厂,但凡是有点能力的人,都干不长。

如果只是管理水平有问题,还有情可原。有些企业老板,根本就是心术不正。我一个广东的同学,在亲戚厂子上班。他跟我说,他们厂子为了节省人工成本有两大套路:一是跟某些学校合作,大量引进实习生;二是招工人有试用期,给低工资。等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直接以不合格为由辞掉。时间长了,企业的名声全臭了。但凡是知道这家企业的,几乎没人愿意进这家工厂打工。


剑心职场


我04年20岁时在大型的合资工厂干过一年,就说说自己的体会吧。四班三倒,做三休一,在那时需要倒班的工厂算好的。但是倒班真是反人类的事情,休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一年后就觉得身体明显变差很多,立马走人。再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不干倒班的工作。这两年据说那家工厂改成三班三倒了,没有休息了。

国内工厂用工荒,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收入低,倒班毁健康,而且年龄大了后被裁员和辞退的风险比其他企业要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